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未知信号的聚焦扫描,像一枚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灰烬堡垒管理层内部激起了一圈圈紧张的涟漪。

紧急会议上,气氛凝重。疤脸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摊开的手绘地图上,位置正是“知识殿堂”的正上方。

“信号源在这里进行了超过三秒的驻留扫描。强度不高,但指向性极强,目的明确。”山猫汇报时,声音带着一丝后怕,“对方对我们的了解,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深。他们知道哪里是我们的‘大脑’。”

“是‘公司’的侦察单位吗?”一位负责狩猎的小队长沉声问道,手下意识地摸向了腰间的武器。

“不确定。”夜莺摇头,眉头紧锁,“老烟斗传来的信息里,‘公司’的风格更倾向于直接武力威慑或渗透收买,这种纯粹的、技术性的远程窥探,不太像他们的作风。而且,信号特征很陌生,与已知的任何势力都对不上号。”

“也许是另一群拾荒者?或者某个我们不知道的幸存者据点?”有人猜测。

“拥有这种精准遥感技术的幸存者据点?”疤脸哼了一声,语气带着否定,“可能性不大。我更倾向于这是一个新的、未知的对手。他们隐藏在暗处,技术可能比我们,甚至比‘公司’的某些前沿部队更诡异。”

这无疑是最坏的情况。一个在明,至少知道其威胁和大致行为模式;一个在暗,技术路线不明,意图成迷。

“加强戒备!尤其是知识殿堂和周边的巡逻密度加倍。”疤脸下达指令,“所有外部活动小组,必须配备信号干扰器……就是我们用旧零件做的那些简易玩意儿,能起多少作用算多少。发现任何异常信号,立刻报告,禁止擅自追踪!”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堡垒仿佛一只受惊的刺猬,悄然缩紧了身体,将最珍贵的部分保护起来,同时亮出了无形的尖刺。

然而,外部的压力并未如预期般立刻转化为内部的恐慌。恰恰相反,那份刚刚开始试行的《堡垒技术实践与资源管理暂行条例》,在这场潜在的危机面前,意外地获得了巩固和强化的机会。

当“外敌”的阴影笼罩时,内部原本因条例约束而感到不适的些许杂音,很快被一种更强烈的共同体意识所覆盖。人们意识到,散漫和内部消耗,在未知威胁面前是致命的。那份粗糙的条例,不再是限制他们“自由发挥”的条条框框,而是保障集体生存、协调一致对外的基石。

申请使用工具和材料的流程变得顺畅,因为大家都明白,有序的资源调配才能支撑起更有效的防御。安全规范被更严格地遵守,因为没人希望因自己的失误给堡垒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在这个敏感时期。甚至有人主动提出,将个人发现的一些可能有用的旧时代零件,统一上交到资源库,由技术小组评估后优先用于防御相关的项目。

知识殿堂里,讨论的主题除了技术原理,也开始更多地涉及战术配合、信号伪装和陷阱布置。技术的种子,开始在“生存”这块最坚硬的土壤里,萌发出具有防御力量的枝丫。

夜莺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变化。她没有过度渲染外部威胁,而是将这种压力转化为推动堡垒自我完善的动力。她组织技术小组,结合山猫带回的信号特征,尝试改进那些简陋的信号干扰装置,并设计了几种针对能量扫描的被动伪装方案——利用废弃金属网和特定的吸波材料(从一些烧焦的隔热层中提取改造),在知识殿堂上方和关键区域构建粗糙的防护层。

这个过程本身,又是一次绝佳的学习和实践。参与者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知识不仅能改善生活,更能直接转化为守护家园的力量。

与此同时,夜莺与林风之间的意识联系,也在这段紧张的日子里稳步增强。那舒缓的脉动变得更加清晰,偶尔,她能接收到一些断断续续的、充满生机的画面碎片:灵栖谷中更加茂盛的奇异植物,空气中流淌的、肉眼不可见的能量光带,以及一种深沉的、如同大地脉搏般的稳定感。

林风的意识似乎正与那片土地更深层次地融合,他的恢复过程,本身就是在理解和驾驭一种截然不同的、基于生物与灵能的技术体系。夜莺会将堡垒面临的压力和应对措施传递过去,有时会收到一些模糊的、关于“能量频率遮蔽”或“生命场模拟伪装”的意念片段,虽然难以直接理解,但往往能给她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这种跨越空间的、无声的并肩作战,成了她内心最重要的支撑。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负责监听信号的山猫再次带来了消息。这一次,他的表情更加困惑。

“信号又出现了,但……方式变了。”他向夜莺和疤脸报告,“不再是扫描,而是……一种断断续续的、编码规则的短促脉冲。像是在尝试建立通讯,但又用的是一种我们完全无法解析的密码。”

“通讯请求?”疤脸眉头紧锁,“是敌是友?”

“无法判断。但至少,他们没有立刻发动攻击。”夜莺沉思片刻,抬头看向山猫,“能记录下脉冲的序列吗?”

“已经记录了。”

“给我一份。另外,尝试用我们已知的几种通用求救码和和平询问码回应,频率调到与他们信号接收可能频段的重叠区,功率放到最低。”夜莺指示道。这是一种极其谨慎的接触尝试,既表达了接触的意愿,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暴露自身核心信息。

命令被执行了。灰烬堡垒向着黑暗中的窥探者,发出了微弱的、试探性的信号。

回应在数小时后才到来。依旧是无法解析的编码脉冲,但序列长度增加了,并且在结尾部分,夹杂了一小段极其微弱、但让夜莺和山猫都瞬间绷紧神经的干扰背景音——那背景音,与之前捕获到的、伴随能量信号出现的、类似某种生物低鸣的声波特征,有百分之八十的吻合度!

“不是机械造物……至少不完全是。”山猫的声音有些干涩,“对方可能……是某种生物与技术结合体?”

这个推测让情况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纯粹的机械敌人,或者纯粹变异生物,都有对应的经验和应对思路。但这种未知的、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范畴。

夜莺抚摸着怀中温热的“星火”密匙,远方林风传来的脉动平稳而有力。她深吸一口气,对疤脸说:“继续保持最低限度的接触尝试,同时加快我们的防御升级和伪装部署。在搞清楚对方是狼是羊之前,我们先要把自己的篱笆扎牢。”

她走到知识殿堂的入口,望向外面沉寂的荒野。黑暗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闪烁。有的属于凶残的变异兽,有的属于贪婪的掠夺者,有的属于神秘的“公司”,而现在,又多了一双来自未知领域、带着生物与技术双重特征的窥视之眼。

新生的嫩芽,在风雨和窥探中,努力地将根系扎向更深的土壤,汲取着知识与团结的养分,以应对注定充满挑战的未来。堡垒的基石,正在内部规范与外部压力的共同锻造下,一点点变得坚实。

而真正的暗流,或许才刚刚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