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司的侦察小队被成功逼退,并未在灰烬堡垒内部引发松懈,反而像一根骤然绷紧的弦,让整个堡垒的运作节奏变得更加迅捷而警惕。胜利的喜悦是短暂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压力,如同暴风雨前低垂的乌云。

指挥室内,气氛凝重。

“他们看到了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也暴露了我们不希望他们知道的。”山猫指着简陋沙盘上标记的敌方渗透与撤退路线,声音低沉,“他们知道了我们拥有某种超出常规的、能够探测到灵能遮蔽单位的手段。这会让他们下一次的行动更加难以预测。”

“我们的外部物理传感器几乎成了摆设,”铁拳抱着双臂,眉头紧锁,“他们的迷彩技术和反侦察能力远超我们之前遭遇的任何敌人。如果不是‘网络’……”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夜莺。灵能奇点网络,这个基于意志与生命力量的造物,如今已成为堡垒最关键的耳目,甚至是未来的神经中枢。

夜莺指尖轻点着桌面,她的意识仿佛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参与会议,另一部分则延伸出去,与那无形的网络,与地底深处那微弱的心跳同频共振。

“网络是我们的优势,但也是我们的弱点。”她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它能感知恶意与异常,但对方如果派出没有强烈恶意的、或者意志完全空白的单位呢?比如,纯粹的自动化机械?”

众人心中一凛。这完全有可能。公司完全有能力投放一批没有任何生命气息、程序设定的杀戮机器。

“我们必须让网络变得更‘智能’。”夜莺继续道,“不能仅仅依赖对‘生命’或‘恶意’的感知。需要它能分辨能量的细微特征,物质的异常构成,甚至是……逻辑上的不合理性。这需要将‘盖亚’数据包中关于物质识别、能量谱分析的知识,更深地融入到网络的感知逻辑中。”

这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意味着技术小组需要将冰冷的数据库知识,与充满活力的灵能感知进行更深层次的编码融合。

“同时,”疤脸补充道,她的独眼中闪烁着实战派的锐利,“我们不能只依赖网络防御。外部警戒圈必须重建,用新的思路。他们能用技术潜行,我们就能用‘原始’的方法。”

“原始的方法?”铁拳疑惑。

“陷阱。不是能量触发,而是最纯粹的物理机关、化学标记、甚至是训练过的变异生物——那些对能量波动不敏感,却对环境变化极其敏锐的小东西。”疤脸解释道,“我们要把堡垒外围的废墟,变成一片他们用技术也难以完全看透的、充满意外危险的狩猎场。”

这个提议得到了通过。老狼立刻开始着手组织人手,结合侦察兵对地形的了解和猎人们的经验,开始在堡垒外围关键通道布设各种隐蔽的物理陷阱和预警装置。这并非为了造成多大杀伤,而是为了制造障碍,拖延速度,并最重要的是——提供预警。

就在堡垒积极调整防御策略的同时,远在数十公里外,一座临时建立的前进基地内,那名之前下达撤退命令的公司指挥官,正看着面前全息投影上回传的有限数据。

画面因干扰而模糊,主要记录了灰烬堡垒外围的物理结构变化——修复的围墙,新增的伪装,以及最后那场混乱中捕捉到的、堡垒防御者迅速而有序的反应。

“目标表现出超乎预期的组织度和低技术环境下的高适应性。”指挥官的声音冰冷,不带丝毫感情,“其拥有未知型号的广域感知系统,能有效探测‘幽影’小队的灵能遮蔽立场。评估:威胁等级由‘delta’提升至‘Gamma’。”

他调出另一份报告,上面是关于该区域异常能量波动和微弱生命场信号的记录,这些信号与数据库中任何已知的变异生物或失落科技都对不上,其源头直指灰烬堡垒。

“疑似掌握未知的生物——能量融合技术。优先度:高。建议:启动‘清道夫’协议,进行强制性样本采集与设施渗透。”

命令被无声地下达。这一次,公司不再派遣侦察兵。三台体型如猎犬大小、通体漆黑、关节处采用磁悬浮设计几乎无声的自动化单位被激活。它们搭载着多种传感器、小型切割工具和非致命性捕捉装置。其核心程序设定:规避所有已知生命体征单位,利用环境潜行,潜入目标设施,采集任何具有技术价值或生物价值的样本,并在必要时,留置微型监视单元。

它们是“清道夫”,纯粹的机械造物,没有意志,没有情绪,只有绝对的指令和高效的执行逻辑。

夜幕降临,废墟陷入了死寂。只有风声掠过锈蚀金属的呜咽。

灰烬堡垒的灵能奇点网络依旧在缓缓运转,大部分节点都处于基础的警戒状态。值班的感知者努力分辨着网络中的信息流,但一切似乎都很平静。

然而,在堡垒西侧,一段因地形复杂而陷阱布设相对较少的区域,三个冰冷的“空洞”悄无声息地越过了外围警戒线。它们完美地避开了所有物理陷阱的触发点,移动轨迹飘忽,如同真正的幽灵。

“清道夫” units 进入了网络的有效感知范围。

负责该扇区网络节点的,正是之前立过功的“壁虎”。他盘膝坐在哨位内,意识与网络相连。起初,他并未察觉到异常。没有生命光点,没有恶意波动。

但渐渐地,一种极其细微的“不适感”萦绕在他心头。就像一幅原本和谐的画面中,出现了几处几乎看不见的、扭曲的像素点。它们不发光,也不吸收光,但它们的存在本身,似乎排斥着周围灵能背景的自然流淌,造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凝滞感”。

他想起了夜莺之前的提醒——对能量特征和逻辑不合理性的感知。

“报告……”他再次开口,这次语气更加不确定,甚至带着困惑,“西区……没有生命体,没有恶意。但是……感觉不对。有三处‘不自然’的空白区域,正在缓慢移动。它们的移动方式……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是生物在复杂地形中的移动。”

他努力将自己的感知聚焦于那些“空白”区域,试图分析其能量特征。反馈回来的,是极其微弱、但高度内敛的电磁信号和几乎为零的热辐射。这与周围环境背景,以及任何已知的变异生物都截然不同。

“是机器!”壁虎猛地醒悟,惊呼道,“无声的机器狗!正在渗透!”

警报瞬间拉响!

虽然发现了敌人,但如何拦截这些无声无息的机械猎犬成了新的难题。它们速度极快,而且显然对常规火力点有规避程序。

关键时刻,疤脸的“原始”方法发挥了作用。一支埋伏在暗处的、完全静默的侦察小队,接到了指令。他们没有使用能量武器,而是举起了加装了特殊消音器的弩箭和投索。

淬了强效麻痹毒素的弩箭破空而出,几乎无声。一台“清道夫”被射中了关节部位,动作瞬间僵硬、失衡。另一台则被突然弹出的合金套索缠住了腿部,虽然它迅速用切割工具试图摆脱,但行动被严重迟滞。

第三台见势不妙,立刻放弃任务,以惊人的速度后撤,转眼间便消失在黑暗的废墟中。

被捕获的两台“清道夫”在试图启动自毁程序前,被迅速拆除了核心能源。它们成为了灰烬堡垒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公司”科技样本。

这场无声的博弈,堡垒再次险胜。但每个人都明白,这远未结束。公司已经亮出了新的牌,而堡垒的底牌,也在一张张被迫揭开。

下一次,来的会是什么?冰冷的机械洪流,还是更加诡异难防的手段?

融汇之路,注定布满荆棘,每一步都踏在未知与危机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