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 第18章 背井离乡闯社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从腋下臑内萦,

前干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

遂入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

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为喘满咳,

膨膨肺胀缺盆痛,两手交警为臂厥,

肺所主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结,

臑臂之内前廉痛,为厥或为掌中热,

肩背痛是气有余,小便数欠或汗出,

气虚亦痛溺色变,少气不足以报息。

爷爷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一脸严肃地看着我,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孩子啊,以后你行医的时候,一定要格外细心,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你要知道,每一味药都关乎着患者的性命啊!一旦配错了药,那可不仅仅是一条人命的问题,还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完整。所以,我们这些行医之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父母一样。”

我认真地点了点头,郑重地回答道:“爷爷,您放心吧,您说的这些话,我一定会牢记在心的。”

爷爷听了我的回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接着说道:“孩子,我还有三件事情要叮嘱你。第一,学医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立稳脚跟;第二,我们行医的目的是为了拯救众生,而不是为了图省事或者贪图富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患者,都要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地去治疗他们;第三,在钻研医术的时候,一定要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的懈怠。遇到困难和生死考验时,更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

我对着爷爷说道:“您老就放心吧,您老说的字字句句我都牢记于心。”

听我如此说,爷爷笑呵呵的说道:“走吧,希望你飞的更高、更远。”

听爷爷说完这些话,我深吸一口气,然后和父母挥手道别,正式踏入了社会这个大舞台。我的第一站,便是吉林省梅河口市的药业公司。

在那个年代,梅河口市的药业公司可是东三省乃至全国最大的中药批发基地。这里汇聚了各种各样的中西成药、输液、饮片,甚至还有珍贵的参茸。可以说,只要是跟医药相关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

到达梅河口后,通过姑姑的介绍,我顺利进入了药业公司工作。然而,为什么我最终选择在药业公司上班,而没有从事爷爷所期望的中医事业呢?这其中的缘由,还得让我慢慢道来。

当我走出爷爷的诊所时,我才惊讶地发现,外面的世界对于中医的认可度竟然如此之低。爷爷的诊所之所以人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爷爷在那里,他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了。可是,一旦离开爷爷的诊所,我几乎看不到其他的中医诊所。就连中医院的办公楼,也显得破烂不堪,仿佛被遗忘在了角落里。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西医医院里,整个中医科竟然只有一名中医。这与西医科室的热闹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想起来,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和科学如潮水般大量涌入,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了冲击。

在1879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国学大师俞樾发表了一篇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章——《废医论》。在这篇文章中,他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废除中医的主张。俞樾认为,中医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之上的,这种理论基础是荒谬和愚昧的,无法与现代科学相提并论。

俞樾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接受西方文化的官员、学者和科学家纷纷响应。其中,鲁迅、梁启超、胡适等知名人士都对中医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中医缺乏科学依据,治疗方法不够精确,甚至有些方法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中医的质疑和否定逐渐影响到了政府的决策。1912年,北洋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将中医排除在了正规教育体系之外。这一举措进一步削弱了中医的地位,使得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开始推行现代化改革,西医因其见效快、易于标准化等特点,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中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卫生会议通过了一项备受争议的决定:“以四十年为期,逐步废除中医”。余云岫等一些人认为中医不科学,阻碍了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主张全面推行西医。然而,这一提案引发了中医界的强烈反对,中医界人士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议和抗争。

最终,由于中医界的坚决抵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决定未能得到实施。但这次事件无疑给中医界敲响了警钟,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新中国成立之后,卫生部的部分领导受到了西医的深刻影响,他们对中医持有否定的态度。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中医在新中国的医疗体系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新中国的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上,余云岫再次提出了废止中医的方案。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方案竟然得到了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王斌的支持。王斌认为中医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主张让中医学习西医的知识,进行所谓的“改造”。

这种观点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西医抬头、中医受压制的情况。许多中医从业者感到非常不满和愤怒,他们认为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不应该被轻易否定和抛弃。于是,中医界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要求政府重新审视中医的地位和价值。

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毛主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他对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见解,认为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在毛主席的干预下,中医最终得以保留下来,并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医疗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西医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一些人开始对中医产生怀疑和偏见。这种情况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医界需要不断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近年来,有一部分人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展开了一系列的质疑和否定。其中,方舟子和张功耀等人尤为突出。他们通过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文章、举办演讲等方式,大肆宣扬中医缺乏科学依据的观点,并极力主张废除中医。

这些人的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他们声称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只是一种经验性的医学,不具备现代科学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中医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和实践经验,以及其在许多疾病治疗中所取得的显着成效。

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打起了中医的旗号,行骗于市。这些骗子往往利用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和对健康的渴望,编造各种虚假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骗取钱财。这种行为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经济损失,更严重地损害了中医的声誉,让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中医在社会上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人开始对中医产生怀疑,甚至拒绝接受中医的治疗。这对于中医的发展和传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