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 第25章 讲解上古天真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足太阳经膀胱脉,目内眦上额交颠,

支者从颠入耳角,直者从颠络脑间,

还出下项循肩膊,夹脊抵腰循臂旋,

络肾正属膀胱腑,一支贯臀入腘传,

一支从膊别贯胛,夹脊循髀合腘行,

贯腨出踝循京骨,小指外侧至阴全。

此经少气而多血,头痛脊痛腰如折,

目似脱兮项似拔,胭如结兮腨如裂,

痔疟狂癫疾并生,鼽衄目黄而泪出,

卤项眦腰尻腘腨,病若动时皆痛彻。

在远古时期,黄帝诞生之际便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和才智,堪称神童。他自幼便口齿伶俐,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仅如此,他的思维异常敏捷,对于各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远超同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帝的品行愈发敦厚,待人友善,同时他的行动也变得迅速而果断。这种优秀的品质使得他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备受瞩目。

当黄帝成年之后,他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得到了广泛认可,最终登上了天子之位,成为万民敬仰的领袖。

然而,黄帝并未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对人类的健康和长寿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决定向当时着名的天师岐伯请教:“我听闻上古时期的人们,寿命都能超过百岁,而且动作依然矫健,不显衰老之态;可如今的人们,才刚到五十岁,动作就已经变得衰弱无力了。这究竟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导致的呢,还是由于当今的人们失去了某些重要的东西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的人,那些懂得生存之道的,取法于阴阳变化的规律,适应各种应变的策略。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不胡乱操作劳动,所以形体和精神能够协调统一,而能够享尽自然的寿命,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把酒当作好喝的浆汁,使荒唐的生活作为常态,喝醉了酒却要行房,以致恣情纵欲而使精气衰竭,从而使真气耗散。正是因为他们不知保持精气的充满,不时常保护精神,而贪图一时之快,违背了人生快乐的根本,作息没有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上古时期,对于圣人的教导,下边的普通人都能够遵守。对于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能够及时避开,而且他们清静安闲,没有私心妄念,所以真气通畅,精神内敛,持守于内,疾病从哪里而来?因此,人们的心志安闲,少有欲望,心志安定而没有担忧,形体劳作而不疲倦,真气因而通顺,各人都能从心所欲,愿望得到满足。所以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甜美,随便穿什么衣服都感到满意,人们喜爱自己的风俗习惯,无论社会地位高低,却不相倾慕,老百姓因此表现得朴实无华。所以贪图欲望不会引起他们的注目,过度的邪气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是愚笨的、聪明的,还是优秀的、能力差些的,都不受身外之物的干扰而有所动摇,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他们的德行完满身心不被干扰危害的缘故。

黄帝说:人年老了不能生育子女的原因,是精力衰竭了呢,还是生理规律所致呢?

岐伯说:女子到了七岁时,肾气盛旺起来,乳齿更换,头发长得长了。十四岁时,天癸来了,任脉通畅,太冲脉也旺盛,月经按时来,因而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平和,智齿生长周全。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生长达到最密,身体非常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逐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的气血从头部开始衰弱,面部憔悴,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逐渐衰弱,天葵衰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状貌变老而失去了生育能力。

男子到了八岁时,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充满而能外泄,两性交合,阴阳相配,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平和充实,筋骨强健,智齿生长周全。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结实,肌肉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四十八岁时,阳气从上到下逐渐衰竭,面部憔悴,头发和两鬓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骨活动不再灵活。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稀少,肾脏衰退,于是牙齿头发开始脱落,身体的衰退难以阻挡。

人的肾脏主水,接受五脏六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所以说脏腑的功能旺盛,肾脏的精气才能充盈外泄。现在的五脏功能都已衰退,筋骨怠惰无力,生育能力已经枯竭了。所以头发鬓发都变白了,身体沉重,走路不稳,不能生育子女了。

黄帝说:有的人年纪已老,却仍能生育,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他先天的禀赋超过常人,气血经脉能保持畅通,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虽然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这个岁数的男女的精气便枯竭了。

黄帝说:那些修道养生的人,年龄都达到一百岁左右了,还能生育子女吗?

岐伯说:善于修道养生的人,能延迟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事已高,仍然能生育子女。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有称之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运行和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天地之间的清气,独处修炼,守持自己的精神不致散乱,使全身上下的筋骨肌肉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所以他的寿命与天地相同,没有终止,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

中古的时候,有称之为至人的人,道德淳厚,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

与阴阳变化的规律相协调、适应四时的变化,摆脱世俗社会的干扰,积蓄精气,全神贯注,驰骋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他的视觉和听觉达到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

其次有称之为圣人的人,能够安然处于天地自然的和谐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将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适应,没有恼怒怨恨之心;行为习惯不脱离世俗的一般准则,对外做事不过度表现,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作为风格,以悠然自得作为目标;所以他的形体不易疲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

其次有称之为贤人的人,能够遵循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辨别星辰的位置,以迎合天地阴阳的消长,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上古真人,使自己的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好了亲爱的伙伴们今天就和大家讲到这里,在没结束之前我和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我看刚才我边讲课的同时咱们群里边进了不少人,在此感谢大家的支持。

我是六岁开始和祖父开始学习祖国传统中医学,十三岁开始诊脉看病?十七岁独立坐诊。十七岁至二十二岁的五年期间刻苦钻研,成功的翻译了祖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老百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