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权力巅峰之官场鬼才 > 第186章 高光时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滇缅省委和临海市委同步的反腐手段在临海官场中来得突然,也去得迅速,还不让人完全接受,一场突如其来的人事任命又让本不平静的湖面再次起了波澜。

下午四点,临海市大礼堂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台下人影攒动,各部门、各区县的负责干部们正襟危坐,却掩不住眼神中的闪烁与交头接耳的低声议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后的躁动与不安。与往常会议截然不同的是,主席台正中央那个属于市委书记的位置,此刻空空如也,这个醒目的空缺无声地宣告着临海市权力核心已然易主。

“同志们,请安静一下。”

市长沈立军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带着一种不同以往的权威感。窃窃私语声瞬间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主席台。沈立军面色平静,继续道:“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省委组织部潘习林部长莅临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

台下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中充满了对上级领导的敬畏,也夹杂着对未知消息的揣测与紧张。

潘习林在掌声中微微颔首,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神色庄重地打开一份红头文件。他没有多余的客套,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有力:

“同志们,今天我来临海市,主要是有两件事要向同志们通报和宣布。”他刻意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他话语的分量,“第一,是通报关于临海市市委书记顾英同志的相关问题;第二,是宣布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决定。”

会场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潘习林给了大家几秒钟消化这个开场白,然后才用清晰无误的语调说道:“经初步核实,临海市市委书记顾英同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省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早已预知的石子,台下并未引起太大的骚动,只有一些早已听闻风声的人交换着“果然如此”的眼神。顾英早上被带走的场景,早已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传遍了临海官场的每个角落。

然而,潘习林接下来的话,才真正掀起了波澜。

“同时,”他拿起另一份文件,声音依旧平稳,却带来了更大的冲击,“经滇缅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沈立军同志,不再担任临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另有任用。”

“哗——”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讶声浪!所有人都以为,扳倒了顾英,沈立军顺理成章会成为临海新的掌舵人。这个突如其来的免职决定,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就连坐在潘习林右手边的李明阳,脸上也瞬间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沈立军。

而沈立军本人,却依旧面色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然笑意,仿佛这个决定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这份定力,让台下不少有心人暗自心惊。

不等众人的惊讶平息,潘习林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最终的王牌,掷地有声:

“并且,经省委指派,在临海市新的市委书记、市长到任之前,暂由临海市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明阳同志,临时主持临海市市委、市政府的全面工作!”

“轰!”

所有的目光,在这一刻,不约而同地、齐刷刷地聚焦到了李明阳身上!惊讶、审视、敬佩、畏惧、谄媚……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那些目光里。这一刻,再无人怀疑,这位年轻的副书记,这位以铁腕和强硬着称的纪委书记,已然成为了临海市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人”!

台下第一排,宣传部长罗英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精气神,瘫软在座位上,一副如丧考妣的绝望模样。她想起自己之前多次在常委会上公开与李明阳唱反调,甚至在南越事件中提出妥协方案……往日的种种此刻都化作了冰冷的利刃,悬在她的头顶。李明阳全面主持工作,她几乎可以预见自己未来在临海官场将会是何等举步维艰,前途一片黑暗。

直到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场,李明阳坐在主席台上,脸上依旧残留着一丝难以消化的震惊。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顾英倒台、临海百废待兴的这个关键节点,省委竟然会做出调整沈立军职务的决定。在他乃至绝大多数人看来,由熟悉情况、且在扳倒顾英过程中立下大功的沈立军接任市委书记,是顺理成章、稳定局面的最佳选择。

坐在他身旁的潘习林,将李明阳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困惑尽收眼底。散会后,潘习林并没有直接选择返回省城,而是示意李明阳,随他一同来到了市委三号楼的办公室。

秘书方小军为两人泡好茶后便悄然退下,并轻轻带上了门。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潘习林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看着对面眉头微蹙的李明阳,脸上露出了温和而了然的笑意:

“明阳,是不是感觉很疑惑,甚至有些想不通?”他开门见山,“为什么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调整了立军同志的职务?按常理推断,眼下由他接任市委书记,概率确实是最大的。”

李明阳没有掩饰,坦诚地点了点头:“潘部长,我确实很不理解。立军同志的能力、资历,以及对临海情况的熟悉程度,都是稳定大局的不二人选。这个变动……太突然了。”

潘习林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透露了一个更让李明阳意外的信息:“如果我告诉你,这次职务调整,并非是省委的主动提议,而是立军同志自己,主动向王书记和苏省长提出的请求呢?而且,他的决定不仅仅是辞去市长职务,是辞去所有的公职。”

“什么?!辞去所有公职?!”李明阳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临海现在正是需要他的时候!”

潘习林缓缓靠回沙发背,摇了摇头:“具体的原因,立军同志没有细说,只是向省委表明了坚决的态度。这个答案,恐怕需要你亲自去问他了,或许,他能给你一个解释。”

他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起来,目光锐利地看向李明阳,语气语重心长:

“明阳,省委做出由你暂时主持全面工作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既是对你在临海这段时间表现出来的魄力、原则和担当的充分肯定,也是基于对临海未来复杂局面的判断。让你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希望你能不受任何掣肘,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去干!”

他的声音沉了几分:“你要清醒地认识到,临海市的问题,盘根错节,积弊已深。绝不仅仅是拿下了一个顾英,查处了一批腐败官员就能解决的。隐藏在深处的黑社会势力残余,屡禁不止的毒品流通网络,以及被腐败土壤滋养的各类社会顽疾……这些都是硬骨头,接下来的担子,会比之前更重,更考验你的智慧和毅力!”

潘习林的目光中充满了期望与审视:“你能不能处理好这堆烂摊子,能不能真正让临海市浴火重生,这不仅关系到临海几百万百姓的福祉,也对你个人下一步的发展,至关重要!省委在看着,王书记和苏省长,也在看着。”

听着这番推心置腹又分量极重的话,李明阳心中的疑惑被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取代。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迎向潘习林,这一次,他用了更亲近的称呼:

“潘叔,您的意思,我明白了。谢谢省委和您的信任。我知道该怎么做,也请您放心,我不会辜负这份期望和重托。”

潘习林看着他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和决心,满意地点了点头。有些话,点到即止,他相信,以李明阳的悟性和能力,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