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糖心画笔:画手的甜系创作日记 > 第55章 抹茶画笔与京都的禅意清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章 抹茶画笔与京都的禅意清甜

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时,我已踏上了京都的石板路。此行是为了寻觅一支传说中能晕染出“侘寂之甜”的抹茶画笔——那抹带着微苦回甘的绿,是甜系创作里极小众却极具韵味的存在。

在只园附近的一间百年文具店“墨彩堂”,我见到了它。笔杆是温润的竹青,笔毛却似揉碎了的抹茶千层,浅绿中带着绒绒的黄,握在手里竟有股淡淡的茶香萦绕指尖。店主是位年逾古稀的匠人,见我对着画笔痴看,便笑着递来一小碗抹茶:“这画笔的毛,是取了宇治老茶树旁生长的山羊毛,用抹茶汁浸了九九八十一天才制成的。”抿一口抹茶,微苦的茶汤在舌尖漾开,而后漫出清甜,我忽然懂了,这画笔要画的,从不是甜腻的糖霜,而是回甘的诗意。

找了处临着鸭川的町屋,我铺开画纸。笔尖蘸取颜料的刹那,仿佛触碰到了京都的灵魂:先是极淡的青,像初绽的苔花,而后渐次晕开,化作雨打荷叶的翠,最后沉淀出老茶树根的深褐,每一层都裹着若有似无的甜,那是抹茶在舌尖化开时,后知后觉的暖意。我画了一座抹茶色的神社鸟居,檐角坠着的风铃没画金属光泽,反倒用画笔调出了糖霜的质感,风一吹,似有细碎的甜簌簌落下。又画了穿和服的少女,手中捧着的抹茶团子,我刻意让颜料在纸面微微堆叠,模拟出糯米外皮的软糯,而团子上的抹茶粉,是用画笔最纤细的毛锋轻扫上去的,像一层会呼吸的甜雾。

画到兴起,我索性挤了点真的抹茶粉在调色盘里,和着颜料玩。意外发现,当抹茶粉与颜料以三比七的比例融合时,画出的叶片会带着绒毛般的肌理,像是刚从枝头摘下的抹茶大福,咬一口,外皮的绵密与内馅的清苦在笔下活了过来。我又尝试画京都的庭院,苔藓用深抹茶色铺底,再以浅抹茶色点染,竟画出了“苔痕上阶绿”的湿润感,而院中的石灯笼,我用画笔蘸了些带颗粒感的颜料,让它看起来像覆了层抹茶脆壳,在阳光下泛着温柔的光。

邻座的老者凑过来看,捋着胡须笑:“这绿,画的是宇治的魂啊。”我递过画笔请他试试,他迟疑片刻,蘸了点色,在我画的鸟居旁添了株矮松,那松针的绿,竟比我画的多了分历经岁月的醇厚,像陈年抹茶老茶,苦尽甘来的甜。我们聊起抹茶的历史,他说从前的贵族以抹茶为雅,如今寻常百姓也爱这一口清甜,就像这画笔,把小众的韵味画进了生活里。

日落时分,我把画稿铺在町屋的廊下。晚风掠过,画里的抹茶色似乎都在轻轻颤动,鸟居、团子、松针,每一处都透着京都独有的,把清苦过成清甜的温柔。我摩挲着笔杆,想着回去后要用它画满整个系列:抹茶与巴黎铁塔的甜酷碰撞,抹茶与敦煌壁画的古韵融合……这支抹茶画笔,怕是要在我的甜系创作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而此刻,鸭川的水静静流淌,远处的抹茶店飘来阵阵茶香,我知道,我的甜系创作,又多了一份禅意的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