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糖心画笔:画手的甜系创作日记 > 第149章 芋泥麻薯橡皮与巷尾甜铺的软绵馅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芋泥麻薯橡皮与巷尾甜铺的软绵馅心

林糯刚把松饼钢笔放进笔袋,画室的门就被“咚咚”敲了两下——巷尾甜铺的阿婆提着个藤篮,篮里裹着层棉巾,掀开时滚出的芋泥香裹着麻薯的软,像把整碗甜汤都端进了屋。

“糯糯,刚蒸的芋泥麻薯,配这个‘软馅橡皮’刚好!”阿婆把藤篮推到画本旁,篮底躺着块圆滚滚的橡皮:颜色是浅紫的芋泥色,裹着层半透的膜,像刚裹好的麻薯皮;橡皮表面嵌着几缕深紫的“芋泥馅”,捏在手里居然是“软的”,像按在刚凉透的麻薯上,带着点黏糯的回弹。

“这是‘麻薯橡皮’?”林糯指尖刚按下去,橡皮就陷出个浅窝,松开后又慢慢弹回原样,连指腹都沾了点芋泥的甜香——不是香精的甜,是蒸透的芋头混着鲜奶的软绵香气,裹着麻薯的糯味。她拿起橡皮往画本上擦,擦痕居然是“软的”:不像普通橡皮那样留下毛屑,反而像用勺子挖开芋泥麻薯,擦过的地方带着点黏糯的光泽,像馅心在纸上晕开的印子。

“这橡皮是用‘麻薯胶’做的!”阿婆把碗芋泥麻薯推过来,“擦的时候会‘拉丝’——像麻薯裹着芋泥的样子!”

林糯握着橡皮擦去画本上的草稿线,果然看见浅紫的橡皮屑缠成了细缕,像麻薯被扯开的软丝;擦过的纸面居然留着层淡香,是芋泥混着鲜奶的暖甜,和碗里的麻薯味一模一样。更妙的是,擦痕的颜色会变:刚擦完是浅紫的芋泥色,晾半分钟后,慢慢透出点奶白,像麻薯皮裹着的馅心慢慢化开。

“这是‘馅心橡皮’?”小橘扒着画本看,林糯正用橡皮擦去松饼画旁的多余线条——擦过的地方不仅没留毛屑,还把纸面晕成了软绵的质感,像铺了层薄芋泥;她甚至用橡皮的“芋泥馅”部分,在画本空白处按出了麻薯的圆印,印子边缘带着黏糯的拉丝,像刚从碗里夹出来的麻薯。

这时阿婆递过来勺麻薯:“你尝尝,橡皮的软和这馅是一样的!”林糯咬了口,麻薯的黏裹着芋泥的绵在舌尖散开,鲜奶的甜软得像化不开的云,居然和橡皮的香气裹在了一起——画本上的麻薯印仿佛真的软了起来,连擦痕的光泽都跟着润了润。

她低头接着擦,橡皮的黏糯感越来越明显,像按在刚蒸好的甜汤里。擦到画本的旧稿时,林糯忽然想起阿婆早上说的话:“橡皮和麻薯是一样的——软着擦,才不会伤了纸。”当时她只当是闲聊,现在握着这块橡皮才懂:那些能让人“觉得软”的东西,从来不是只有触感而已——是麻薯拉丝的黏,是橡皮擦痕的软,是芋泥淌在碗里的光,是这些细碎的、裹着温柔的细节,把“甜”揉成了日子里的软。

等她把最后一道多余线条擦完,画本上已经铺了半页的软香:按出的麻薯圆印、晕开的芋泥擦痕、沾着甜香的纸面,连橡皮本身都沾了点画本的暖。林糯把橡皮搁在碗旁,橡皮的芋泥香还在往鼻尖钻,阿婆已经把剩下的麻薯都装回藤篮:“这块橡皮是‘限定软’,只有蒸麻薯时攒够的芋泥汁才能调胶——你这一块,是今秋的头份芋泥料。”

林糯笑着把橡皮收进笔袋,笔袋里的其他画具忽然都沾了点软香:松饼钢笔裹了层芋泥甜,桂花铅笔透出点麻薯糯,连钢笔都像沾了鲜奶的润似的。她忽然想起早上路过甜铺时,阿婆贴在窗口的纸条:“软不是没脾气,是刚好裹住甜的温柔。”

窗外的天已经染成了芋泥紫,把画本上的擦痕晒得更软了。林糯捏了捏手里的麻薯橡皮,橡皮的温度刚好是掌心的温度——像刚从碗里舀出来的芋泥麻薯,裹着馅的甜,也裹着日子的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