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 > 第135章 趁机从大清身上咬块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趁机从大清身上咬块肉

九月下旬,局势出现了一丝转机。

在顺义附近,一支援军意外出现,重创了孔有德的一部人马。

是什么人?竟敢偷袭我们?

孔有德怒问。

探马回报:看旗号,是.....是赵子龙的兴国军!

原来,由于距离过远,赵子龙虽然主力未出,却派出了数支精锐小队,以营团为单位,专门袭击清军的后勤线。

同时,各地起义军也开始相互联络。

数支义军形成了松散的联盟,互相支援。

最让清军头疼的是,这些起义军采取游击战术,专打清军的运输队。

十月,清军开始分批撤退。

虽然携带着大量战利品,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皇太极在出关前,回头望向南方的山河,感慨道:明朝虽弱,但汉人的抵抗之心未死。看来要取天下,还需从长计议。

崇祯九年的这个秋天,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清军此次入塞,历时四个月,蹂躏畿内、河北、山西等地,攻陷城池五十余座,掳掠人口三十六万,金银财物不计其数。

对明朝而言,这次清军入塞暴露了军事体系的腐朽和边防的脆弱。

崇祯在事后痛心疾首地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对清军而言,虽然劫掠了大量物资,但也认识到明朝还能苟延残喘,征服中原也并非易事。

皇太极开始调整策略,准备用更长时间来瓦解明朝。

而对普通百姓和各地义军来说,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活下去,不能指望朝廷,只能靠自己。

而兴国军也在此一役当中,从大清手中截下了数量众多的物资和人口。

粗略统计,粮草达到11万石,人口也有六七万人,这些都被他们带回了泰山基地。

莱州基地。

赵子龙站在城楼上,对身边的孙传庭说:

经此一役,天下大势将彻底倒悬。我们的大机缘,终于要来了。

孙传庭若有所思:将军早就料到会如此?

赵子龙微微一笑,一脸的高深莫测:清军入塞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容易,看似危机,实则是我们发展的良机。朝廷威信扫地,民心离散,正是我们要开始展现力量的时候了!

正如赵子龙所料,此次事件后,明朝的统治基础进一步被动摇。

各地义军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朝廷却已渐渐无力镇压。

在陕西,李自成趁机壮大。

在四川,张献忠重整旗鼓。

在山东,赵子龙暗中扩张……

大明王朝,正在一步步走向它的终局。

秋日的莱州基地,一派繁忙景象。

到处都是抢收粮食的场面,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赵子龙正在新建的炼钢工坊里查看新出炉的钢材质量,亲兵突然来报:主公,外面有人说他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说是奉旨前来。

赵子龙手中的铁钳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放下:带他到议事厅等候。

孙传庭这时听到消息,凑近低声道:这个骆养性亲自前来,怕是来者不善,难道崇祯…..

赵子龙冷笑一声,不屑地道:崇祯这是坐不住了,想拉拢我们了。走,去会会这位锦衣卫头子。

议事厅内,骆养性一身便装,正悠闲地品茶。

见赵子龙进来,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然后放下茶盏,起身笑道:赵将军,幸会幸会!

骆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赵子龙也假装热情地打招呼,然后才在主位坐下,一番天南海北之后,然后才问道:不知大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骆养性这才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绫,郑重地道:陛下听闻将军在莱州经营有方,特命本官前来慰问。如今清军刚退,天下未安,陛下希望将军能以大局为重,为朝廷分忧。

赵子龙接过圣旨,看也不看就放在桌上:骆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好,爽快!

骆养性见他对圣旨丝毫没有尊敬之意,脸色不愉,但很快就转变过来,身体前倾,小声道:陛下想知道,清军入塞时,将军手握兵马,为何会坐视不理?

厅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骆养性将目的达到,又是哈哈一笑,轻松地将话题又错了过去。

双方再次天南海北、风花雪月。

他心中明白, 赵子龙明面上自成体系,关起门来不理世事,但实际和流寇无异,自是不会听从朝廷调遣。

他也只是想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而已。

送走骆养性后,赵子龙立即召集核心成员开会。

骆养性这次来,明着是询问清军入塞时我们的动向,实际上则是在试探我们的立场。

赵子龙面色凝重。

孙传庭皱眉道:更麻烦的是,他怎么会对我们的动向如此了解?除非…...

除非我们内部有他的人。

赵子龙接话道。

众人闻言,面色俱是一沉。

大家都将目光汇聚到负责情报的柳如烟身上:主公,最近基地周围确实发现多股不明身份的探子,人数比起以前要多一些。另外,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各势力安插进来的眼线可能超过数百人,这些人一直在我们的监视之下,我们想放长线钓大鱼。

卢象升闻言,拍案而起:真是岂有此理!这些人把我们基地当成什么了?

赵子龙沉默片刻,突然问道:贺一龙那边情况如何?

整体还行,但这些人有些陋习,会变成不稳定因素。

孙传庭语气沉稳地道:他带来的老兵中,有不少人对被安排到矿区不满,整日牢骚满腹。

赵子龙站起身,在厅内踱了几步,又皱眉沉思了一阵。

兴国军现在规模越来越大,虽然非常注重思想和信仰教育,万众归心。

但收的人多了,就难免会良莠,看来确实应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传令下去,明日开始,全军开展整风运动。

说完他拿出一沓稿纸,这是他提前就写好的整风方案,他老早就预测到会有这样的一天。

次日清晨,基地校场上聚集了所有团长以上军官、各部门一些大小负责人。

赵子龙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

各位兄弟,

他的声音在晨风中格外清晰和冷冽:我们兴国军从无到有,能发展到今天不容易。但是现在,有些人开始动歪心思了!

台下鸦雀无声,都是一眨不眨地盯着他,都能感受到这严肃的氛围,觉得有大事要发生了。

有人想升官发财,有人想作威作福,还有人…...想吃里扒外!

赵子龙猛地提高音量,仿佛撒了一把碴子一般:我决定:从今天起,全军开展整风运动。所有人员必须重新接受审查,有问题的,一律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