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艰难地穿透工厂上空的灰霾,落在满地锈铁与碎玻璃上,折射出斑驳冷光。林默言蹲在昨夜激战的中心,指尖拂过焦黑地面,忽然触到一本半埋于瓦砾中的册子。封面焦痕累累,却仍能辨认出三个褪色小字:
《禁术录》
——柳玄舟亲笔。
她心头一紧,轻轻翻开。纸页脆如枯叶,墨迹却力透纸背。前半本尽是吞噬、封印、隔绝之术,字里行间透着偏执与恐惧。可翻至最后一页,画风骤变。
那是一幅精细至极的双体结构图:左侧为镇魂木,枝干如经络延展;右侧为饕餮戒,纹路如血管盘绕。两者之间,以红线相连,标注一行小字:
“克制非毁,乃导;需共生契约为匙,方启正途。”
字迹颤抖,似在挣扎中写下。
更令人动容的是,页面角落夹着一枚青铜残片,边缘磨损,却仍清晰刻着:
“268”
——正是柳玄舟当年获得戒指的日子。
林默言将残片翻转,背面竟有奶奶的批注,墨色淡雅,却力重千钧:
“他始终留着回头的余地。”
短短十字,如针扎心。原来即便在最黑暗的岁月里,柳玄舟也未曾彻底斩断归路。他把钥匙藏在了自己亲手写下的禁术之中。
她将《禁术录》与自己的代码本并排放于石台上。两本书静置片刻,忽然无风自动,书页哗哗翻动,最终在同一页面同时停下——
左边是咒文:“逆流归源,双脉同契”;
右边是代码:if (trust_level >= threshold) { activate(symbiosis_core); }
咒文与代码,竟如阴阳相合,彼此补全,毫无违和。仿佛三百年前的术法与今日的逻辑,在此刻跨越时空握手。
“这不可能……”林默言喃喃,“除非它们本就同源。”
“不是同源,”魔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低沉而复杂,“是同愿。”
他缓步上前,目光死死锁在《禁术录》末页的插画上——那镇魂木根系中,竟嵌着一道极其隐蔽的符文,形如双蛇缠月,正是魔族古传的“融灵印”。
“这是我教他的。”魔尊声音微哑,“三百年前,他还是个少年,偷偷潜入魔域边境,求我教他真正的融合之术。他说,‘若人魔术法能互通,何须筑墙?’”
林默言猛地抬头:“你认识他?”
“不止认识。”魔尊苦笑,“他曾是我最看好的学生。那时他眼中有光,不似后来被恐惧吞噬的模样。”
他伸手轻抚那道符文,指尖微颤。“我没想到,他竟把这符文藏进了禁术图里……用魔族之印,去约束人界邪器。他一直在试图平衡,只是走错了方法。”
林默言沉默良久,忽然将青铜残片“268”轻轻按入木心碎片。两者接触刹那,金光迸发,一道全息画面自碎片中投射而出——
画面中,年轻的柳玄舟跪坐在镇魂木下,面前摊开一本旧笔记本。他左手执笔,记下奶奶讲解的“引契咒”;右手却在同一页面空白处,悄悄描摹魔族符文。阳光透过枝叶洒在他肩头,眼神专注而明亮。
奶奶站在一旁,白发如雪,嘴角含笑,轻声道:
“术无正邪,唯心所向。你既想融两界之长,便要先学会,不惧差异。”
画面一闪而逝,却在林默言心中掀起巨浪。
原来,柳玄舟并非天生极端。他曾真心相信融合的可能,甚至为此苦学双界之术。只是后来,恐惧压过了信念,才让他将融合之力扭曲为封锁之刃。
“他不是背叛了初心,”林默言轻声说,“他是被自己的恐惧背叛了。”
魔尊点头,眼中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悲悯。“所以奶奶始终没放弃他。她知道,只要那本笔记还在,他就还有回头的余地。”
两人将《禁术录》郑重收入木心碎片生成的灵匣中。匣成之际,碎片表面浮现出新的纹路——人族算术符号与魔族符文交织成环,中央一点金光,正是“共生契约”的雏形。
返回共生观途中,彩虹桥比昨日更加明亮,桥面光斑自动组成数字:
“268”
与残片编号呼应,亦与柳玄舟命运转折之日重合。
林默言打开终端,新建日志:
行动编号:268
成果:获取《禁术录》,确认柳玄舟曾尝试融合两界术法
关键发现:共生契约为钥,信任为基,术法本无界
备注:最深的悔恨,往往藏在最偏执的禁术里;而最真的初心,总在无人看见的笔记角落。
夜幕降临,镇魂木新叶轻摇。一只青铜蝴蝶停在枝头,翅膀微张,映出少年柳玄舟伏案绘图的身影。
而在某处虚空深处,奶奶的声音仿佛再次响起:
“孩子,你写的每一页,我都替你留着。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想回来。”
风过林梢,带走了最后一丝阴霾。
从此,禁术不再是枷锁,而是通往理解的桥梁;
从此,268,不只是一个日期,更是一份未被磨灭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