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阮小七带来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生辰纲”、“黄泥岗”、“六月”、“梁中书”……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指向了一个清晰而危险的事件。

送走阮小七后,陈稳立刻闭目凝神,全力催动Lv.3的感知,尤其是那新解锁的“因果片段”功能,试图从混乱的时间线中,捕捉更多关于此事的碎片。

石墩与钱贵屏息静气,不敢打扰。

室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摇曳。

陈稳的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无数模糊的光影、断续的声音、扭曲的符号在他意识中飞速掠过。

大部分依旧是无意义的噪音。

但渐渐地,几道与“生辰纲”紧密相关的碎片,开始变得清晰。

第一道碎片,是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押送着许多沉甸甸的箱笼,行走在一条崎岖的山道上。

道旁似有“黄泥岗”字样的残破界碑。

队伍中为首军官,面带骄横之色。

第二道碎片,是几个模糊的人影在密林中低声商议。

其中一人羽扇轻摇,应是吴用。

另一人身材魁梧,气度豪迈,当是晁盖。

还有三人,水性极佳的模样,隐约是阮氏三雄。

他们言语中提及“不义之财”、“取之何妨”、“七星聚义”等词句。

第三道碎片,则是一副混乱的厮杀场面。

蒙汗药酒、倾倒的箱笼、惊慌失措的军汉、以及……几条从阴影中悄然延伸出来的、冰冷无情的“幽能”锁链,试图缠绕、引导着这场劫掠的走向,确保其按照某种“剧本”发展。

第四道碎片,最为短暂,却让陈稳心神一凛。

那是宋江的身影,在郓城县衙中,与一名神色匆匆的军官密谈,随后,官军的追捕便诡异地偏离了方向……

诸多碎片,纷至沓来,又倏忽远去。

陈稳猛地睁开双眼,额角已渗出细密汗珠,呼吸略显急促。

“君上?”

钱贵连忙递上一杯温水。

陈稳接过,一饮而尽,缓了片刻,方将方才所见碎片,择其要点,告知石墩与钱贵。

“果然!”

石墩听完,双拳紧握,眼中闪过兴奋与战意。

“晁天王和吴学究他们,当真要动手!劫那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不义之财!痛快!”

但他随即想到那些“幽能”锁链,脸色又沉了下来。

“只是,铁鸦军果然在背后盯着!怕是要借此机会,彻底将晁天王他们逼上梁山,纳入其掌控!”

钱贵则更关注宋江的动向,他捻着胡须,沉吟道:

“宋江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颇为微妙。”

“他看似为晁盖等人通风报信,行义举,但官军追捕的偏离,恐怕也与他脱不了干系。”

“此举既能全其‘及时雨’之名,加深与晁盖等人的情谊,又能确保此事闹大,将晁盖等人彻底推向与官府对立的一面,再无回头路……”

“一石二鸟,好算计!这背后,定是铁鸦军在操控!”

陈稳点了点头,神色凝重。

“钱贵分析得不错。”

“这‘生辰纲’事件,乃是铁鸦军精心设计,推动晁盖、吴用等人命运轨迹,逼其落草,并以此为开端,正式拉开‘梁山聚义’大幕的关键节点。”

“其目的,便是要借此事,催生煞气,汇聚星力,为他们那‘天罡地煞’的剧本,奠定基石。”

他站起身,在房中缓缓踱步。

“若我等置之不理,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后,便只能上梁山落草,一步步落入铁鸦军编织的罗网之中,最终成为其维护‘历史’的工具。”

“这非但我等不愿见到,对晁天王他们这等豪杰而言,亦是悲剧。”

“那……我等该如何应对?”

石墩急声问道。

“难道要阻止晁天王他们劫这生辰纲?可那是不义之财,劫了也是替天行道!”

“阻止?不。”

陈稳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不仅要劫,还要让他们劫得漂亮,劫得干净利落!”

“但,绝不能让铁鸦军如愿以偿地将他们逼上绝路,完全纳入其掌控!”

他看向钱贵与石墩,沉声道:

“铁鸦军欲借此事件,完成对晁盖、吴用等人的‘逼上梁山’。”

“那我等,便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要利用此事,一方面助晁盖他们成功获取这笔不义之财,增强其实力与声望;”

“另一方面,则要设法为他们留下后路,至少……留下选择的余地,而非只有上梁山一条道!”

“更要借此机会,进一步强化我等播下的‘北望’种子,让他们的反抗,从一开始,就带着更宏大的目标!”

“留下后路?”

钱贵若有所思。

“君上的意思是……在劫取生辰纲之后,设法混淆官府视听,拖延甚至误导追查方向,为晁天王他们争取隐匿或转移的时间与空间?”

“正是!”

陈稳赞许道。

“铁鸦军要的是快刀斩乱麻,逼其迅速上山,纳入剧本。”

“我等则要将其变成一场‘悬案’,让晁盖等人即便劫了生辰纲,也能有暂避风头,甚至暗中积蓄力量的余地。”

“同时,借吴用之智,引导其思考,劫得这十万贯金珠宝贝后,除了个人享用,是否能有更长远、更利民的用途?”

“譬如,购置粮草,暗中接济周边贫苦;譬如,打造兵器,积蓄力量……”

“将他们的目光,从单纯的‘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引向更具建设性的‘开创基业’。”

石墩听得两眼放光。

“妙啊!如此一来,既坏了铁鸦军逼人上山的算计,又能让晁天王他们得了实惠,还能让咱们的‘北望’理念落到实处!”

“然也。”

陈稳点头。

“此事关键,在于两点。”

“其一,准确掌握生辰纲押送路线、时间、护卫力量,确保晁盖他们行动万无一失。”

“其二,便是在事后,如何巧妙地影响官府追查,以及……如何应对铁鸦军可能的后手。”

他看向钱贵。

“靖安司在山东路,尤其是济州、郓州一带的人手,能否在不动用核心力量暴露的前提下,摸清生辰纲的具体行程?”

钱贵略一思忖,郑重回道:

“属下尽力而为。大名府至东京路途遥远,押送队伍规模不小,沿途州县必然需要接应补给。只要盯紧几个关键节点,结合阮小七提供的线索,应能推断出大致时间和路线。”

“好!”

陈稳决断道。

“钱贵,你即刻去办此事,务必尽快拿到详细情报。”

“石墩,你随我明日去东溪村。”

“这出戏,铁鸦军搭好了台,想按他们的本子唱。”

“那我们,就去给他们改改词,换换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