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默的《桃花庵歌》,如同一记无声却雷霆万钧的重拳,不仅彻底粉碎了所有质疑,更如同一面旗帜,鲜明地昭示了他的精神境界与价值追求。

这首诗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洒脱不羁、超然物外的态度,迅速在年轻人中引发了巨大的共鸣。无数高校的论坛、社团群、朋友圈都在热烈讨论这首诗: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说得不就是我吗?我才不想卷什么绩点、实习,我就想追求我喜欢的!”

“默神活成了我想活却不敢活的样子!”

“这才是真正的精神自由啊!”

不仅是在校学生,许多已经步入社会、在职场中感到疲惫和迷茫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也将凌默视作了一种精神象征。他的歌慰藉情感,他的诗安放灵魂,他特立独行的方式,成了许多人压抑生活中的一束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许文华教授在极力赞赏凌默诗才的同时,对他所展现的书法更是叹为观止,念念不忘。

那种字体,飘逸灵动,潇洒自如,却又法度严谨,蕴含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神韵和力量,仿佛超越了时代的审美,自成一派,卓然大家风范。

作为华国书法协会的资深顾问,许教授对书法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他反复观看凌默的书写视频,越看越是心痒难耐。

“若能求得一幅墨宝,日日观摩临习,该是多大的幸事……”这个念头一旦生出,就再也无法遏制。他迫切地想要当面见一见这位惊才绝艳的年轻人,与他探讨书法之道,更想亲眼见证那笔墨在宣纸上流淌的瞬间。

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远不止许教授一位。

华国收藏界的巨擘——钱总,以其犀利的眼光和雄厚的财力闻名。当他看到凌默接连发布的三幅诗词书法作品时,职业敏感度让他瞬间心跳加速!

无论是诗词本身堪称绝唱的文学价值,还是那前所未见、极具开创性的书法艺术价值,都让他意识到,这几幅作品,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瑰宝!其潜力远超他收藏室里许多声名在外的古玩字画!

“快!立刻!想办法联系上这个凌默!”钱总第一时间叫来助理,语气急切,“不惜一切代价,表达我的诚意,希望能够收藏他的这几幅墨宝。价格,随他开!务必拿下!”

收藏界的消息灵通程度超乎想象。钱总一动,其他几位顶尖收藏家也闻风而动,纷纷各显神通,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凌默。一场围绕凌默墨宝的无声争夺战,悄然拉开了序幕。

与此同时,许文华教授来到了华国书法协会总部。一进门,就发现好几个平时难得一见的老朋友、同样是文学界和书法界泰斗的老教授们,竟然都聚在了一起,正围着电脑屏幕,激动地讨论着什么。

“老许来了!快来看!快来看凌默那幅《桃花庵歌》!”

“这用笔!这结体!这气韵!简直是开宗立派之象!”

“还有这诗!旷达洒脱,古今罕见!老许,你之前说的那句‘晓看天色暮看云’也是他写的?这年轻人莫非是文曲星转世?”

“我们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半天,越分析越觉得深不可测!他才二十多岁啊!难道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天才?”

几位老教授争论得面红耳赤,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兴奋和探究欲。凌默的出现,像一块巨石投入了他们沉寂已久的学术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

另一边,苏青青也第一时间看到了凌默发布的《桃花庵歌》。她反复诵读着“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心中为凌默感到无比的骄傲,同时也被诗中那份超越世俗的洒脱和淡泊深深吸引。

她内心的情感已经无比清晰:凌默的才华,凌默的个性,凌默偶尔流露的深沉与孤独,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她。她不仅仅是欣赏,更是为之倾心、着迷。

而苏青青的母亲,一位同样优雅知性的女性,也通过同事间的议论和网络上的风暴,注意到了这个名叫凌默的年轻人。她稍微向女儿打听了一下苏青青虽害羞但也没完全否认,又简单了解了一下凌默的情况才华横溢、低调踏实、没有任何不良传闻,越是了解,眼中赞赏的神色就越浓。

“青青眼光不错。”苏母微笑着对苏父说,“这孩子,虽然出身普通了点,但这身才华和心性,万里挑一。比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强多了。”

她对凌默这个“准女婿”,是越看越满意了。一场由诗词书法引发的风波,正悄然改变着许多人的轨迹和看法。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凌默,对此仍是一无所知,或许正享受着他“桃花仙”般的悠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