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八点,吴佳怡办公室的落地窗将城市夜景切割成细碎的光斑。张倪芳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进来,看着伏案整理文件的吴佳怡,轻声说道:“月度会议的余热还没散,财务部刚传来消息,有三位原本观望的元老,主动提出要参与新业务的资金调配会议。”

吴佳怡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温热的暖意。她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九月这一个月,像打了一场硬仗。从曹三失联的恐慌,到新业务被质疑,再到今天用数据堵住所有人的嘴,我们总算把危机变成了转机。”

张倪芳在她对面坐下,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说起曹三,昨天收到他从海外发来的邮件,说已经完成了海外供应商的考察,还带回了两套先进的生产技术参数。更重要的是,他在邮件里提到,这次经历让他明白,光靠勇气没用,还得懂技术、懂市场,才算真正能扛起事。”

提到曹三,吴佳怡的眼神柔和了几分。九月初,曹三为了寻找新业务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独自前往欧洲,却因当地合作方临时变卦,陷入短暂失联。那段时间,不仅外部有曹天明散播 “曹三携款潜逃” 的流言,内部也有元老借机要求暂停新业务,压力几乎将团队压垮。“他能这么想,比什么都重要。” 吴佳怡轻声说,“之前他总觉得靠家族光环就能成事,这次海外之行,算是真正磨掉了身上的浮躁。”

核心事件一:吴佳怡的系统性汇报与铁证展示(复盘版)

吴佳怡起身走到文件柜前,取出一份标注 “九月复盘” 的文件夹,摊开在桌面上:“你看,这是我们九月新业务的完整复盘报告。从数据上看,除了会议上提到的 3.2 亿订单和 18% 净利润率,还有两个隐藏的成果 —— 一是我们通过与三星物产的合作,拿到了进入 h 国市场的准入资质,这为明年的海外扩张打下基础;二是研发团队基于新业务的需求,优化了核心部件的生产工艺,成本再降 5%,技术专利也在申请中。”

她指着报告中的图表:“更关键的是客户结构的变化。之前我们的客户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占比超过 70%;现在,像华能、三星物产这样的行业标杆客户占比提升到 38%,这些客户不仅订单稳定,还能为我们带来行业背书。曹天明他们总说新业务‘不稳定’,但这些数据就是最好的反驳。”

张倪芳看着报告,忍不住点头:“这些成果确实超出预期。尤其是技术专利,之前研发部还担心进度跟不上,没想到借着新业务的压力,反而提前完成了。”

“压力就是动力。” 吴佳怡笑了笑,“九月最艰难的时候,研发团队连续一周住在实验室,就是为了攻克工艺难题。现在看来,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核心事件二:曹天明等元老的反应变化(后续追踪)

“说到曹天明,” 张倪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会议结束后,我让人盯着他的动向。发现他昨天私下见了外部资本方的代表,还去了法务部,似乎在查新业务供应商的资质。虽然我们提前做了准备,但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吴佳怡的眼神沉了下来:“我早料到了。他在会议上服软,只是因为没有反驳的理由,但心里肯定还在盘算怎么拆台。不过,现在形势对我们有利 —— 董事会已经批准了新业务扩张计划,资金和资源都向我们倾斜;而且,曹三带回的海外技术和供应商资源,能进一步巩固我们的优势。曹天明想找突破口,没那么容易。”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元老们的态度也在变化。之前坚定支持曹天明的生产总监王强,昨天主动找我谈新业务的生产排班;财务元老张叔也表示,会优先保障新业务的资金需求。曹天明的阵营,已经开始松动了。”

张倪芳露出欣慰的笑容:“这说明大家还是认成果的。只要我们能持续拿出业绩,曹天明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小。”

核心事件三:吴佳怡借势总结与提出新计划(战略升级)

吴佳怡拿起笔,在复盘报告上圈出几个关键点:“基于九月的成果和目前的形势,我有三个新计划。第一,成立海外业务部,由曹三负责,利用他带回的资源,明年年初启动 h 国和欧洲市场的布局;第二,加大研发投入,成立‘核心技术攻坚组’,重点突破节能部件的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目标是将净利润率再提升 3-5 个百分点;第三,推进‘供应商整合计划’,淘汰资质不全的小供应商,与有实力的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降低供应链风险。”

她将计划递给张倪芳:“这三个计划,既延续了新业务的优势,又能应对曹天明可能的发难。比如供应商整合,就是提前堵住他查资质的口子;海外业务则能拓宽收入来源,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张倪芳仔细看着计划,眼神越来越亮:“这个布局很全面。尤其是让曹三负责海外业务,既能发挥他的优势,又能让他在集团内树立威信,一举两得。”

“没错。” 吴佳怡点点头,“曹三这次海外之行,不仅带回了资源,更重要的是完成了转型。让他负责海外业务,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有他在海外开拓,我们在国内应对曹天明,就能形成内外呼应的格局。”

结尾状态 \/ 悬念:

两人聊到深夜,办公室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九月的危机已经过去,新的战略计划也已成型,团队的凝聚力和信心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吴佳怡站在窗前,看着远处林氏集团总部的灯光,心里清楚,虽然目前形势有利,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 曹天明与外部资本的勾结、海外市场的未知风险、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每一个都可能成为新的危机。

就在这时,吴佳怡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曹三发来的微信:“姐,我在欧洲遇到一个奇怪的情况,有个匿名买家一直在跟我们抢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出价很高,不知道是不是针对我们。”

吴佳怡的心猛地一沉。匿名买家?难道是曹天明联合外部资本,想从供应链上卡他们的脖子?她立刻回复曹三:“密切关注,收集对方的信息,我会让国内团队配合你调查。”

挂掉手机,吴佳怡的脸色变得凝重。她原以为,九月的危机过后,至少能有一段平稳发展的时间,却没想到,新的威胁已经在海外悄然出现。这个匿名买家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曹天明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张倪芳看到她的神色变化,连忙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吴佳怡将曹三的消息告诉她,语气严肃:“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对手的手段。曹天明不仅在国内搞小动作,还可能联合外部势力,在海外给我们设绊子。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推进新计划,还要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供应链危机。”

张倪芳的脸色也变得紧张:“那我们要不要调整计划?先集中精力应对眼前的危机?”

“不用。” 吴佳怡摇摇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计划照常推进,但要加快速度。海外业务部提前成立,让曹三尽快摸清匿名买家的底细;供应商整合也要提速,与核心供应商签订排他性协议,不给对手可乘之机。我们不能被危机打乱节奏,反而要借着危机,进一步巩固我们的优势。”

深夜的办公室里,两人重新坐回桌前,开始调整计划的细节。灯光下,她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九月的战略转折,不仅让团队度过了危机,更让他们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机会。虽然新的威胁已经出现,但吴佳怡和张倪芳都清楚,只要她们团结一心,坚定地执行战略,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曹天明的办公室里,他正对着电脑屏幕,与海外的匿名买家视频通话。屏幕上的人戴着面具,声音经过处理:“曹总,我们已经开始接触林氏的欧洲供应商,按照您的要求,出价提高了 20%。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切断他们的供应链。”

曹天明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容:“很好。记住,不要暴露身份,一定要让他们以为是市场竞争,而不是针对他们。只要能阻止林氏的海外扩张,钱不是问题。”

视频通话结束后,曹天明走到落地窗前,看着吴佳怡办公室的方向,眼神里满是不甘和狠戾:“吴佳怡,你以为九月赢了就万事大吉了?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我会让你知道,林氏集团的控制权,最终还是我的。”

一场围绕供应链和海外市场的新战争,已经悄然拉开序幕。吴佳怡和曹三能否识破匿名买家的真面目?曹天明的阴谋能否得逞?林氏集团的战略扩张计划,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些疑问,像一团迷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也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重重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