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 > 第83章 秘研新法稳根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殿风波虽暂告一段落,但初颜公主深知,庞太师一党的沉默之下,必然酝酿着更凶险的阴谋。

被动防御绝非长久之计,她必须主动出击,在对方找到新的漏洞之前,进一步夯实红焰薯推广的根基,让其真正变得难以撼动。

皇庄水源投毒事件,暴露了集中育苗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旦核心苗圃被破坏,整个推广进程将遭受重创。初颜苦思冥想,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将育苗的风险分散,即便部分受损,也不至于影响全局?

她再次埋首于农书典籍之中,并更加频繁地召见那几位有经验的老农,甚至不惜重金,派人前往南方一些种植薯类作物较早的地区,秘密寻访有独特经验的农户,虚心求教。

一日,在与王老汉探讨如何提高薯块发芽率时,王老汉无意间提起:“俺们老家那边,有时候薯种不够,或者怕烂种,会把一些大的薯块切成好几块,只要每块上都有个‘眼’(芽眼),埋到火炕边温着的沙土里,也能长出苗来,就是比整薯慢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初颜脑海中灵光一闪!集中育苗的优势在于管理方便、出苗整齐,但风险也集中。如果,能将育苗的权力下放一部分呢?不是简单地将珍贵的种薯直接发给农户,而是探索出一种更稳妥的“分散式育苗”方法?

她立刻抓住这个思路,深入追问:“王老伯,您说的切块育苗,具体有何讲究?对薯块大小、芽眼位置、沙土温度湿度有何要求?成功率几何?长出的苗与整薯苗可有差异?”

王老汉见公主如此重视,也认真起来,细细讲解其中的门道。初颜又找来张昀等翰林学士,查阅是否有相关古籍记载。经过数日的反复讨论和初步小规模试验,一个名为“薯块切芽温床分散育苗法”的构想逐渐清晰起来。

其核心在于:在皇庄核心苗圃确保提供第一批健康种薯的基础上,由推广司组织培训一批可靠的基层农技人员(或本身就是示范户),教授他们如何精准切割薯块(确保每块带1-2个健壮芽眼)、如何对切口进行简单的草木灰消毒防腐、如何制备保温保湿的沙床(可利用农家现有的火炕余热或简易温棚)。

让这些经过培训的人员,在自家或指定的安全地点,进行小规模的分散育苗。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其一,将庞大的育苗任务分解,降低单一节点(如皇庄苗圃)被破坏带来的毁灭性风险。

其二,分散育苗点更贴近农户,便于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也能让农户更早参与进来,增强其认同感和责任心。

其三,一旦此法成熟,可以大大加快种苗的繁殖速度,缩短推广周期。

当然,此法也对技术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切块的大小、消毒是否彻底、温湿度的控制,都直接影响成活率。

初颜亲自参与制定了详细到每一步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决定先在皇庄内划出小片区域,由王老汉等老农带领挑选出的几名心灵手巧的年轻农户进行封闭式强化培训和试验,待成功后再逐步推广。

与此同时,《红焰薯种植要略》终于审定完毕,交付刊印。

初颜并未满足于此,她考虑到许多农户识字不多,又请画师绘制了更加生动直观的“连环画”式解说图册,重点展示整地、施肥、栽种、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关键环节。

她还提议,在推广司下设一个“宣讲团”,招募一些口齿清晰、了解农事的吏员或民间艺人,待种苗分发时,深入乡村,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宣讲,现场答疑解惑。

这些举措,看似琐碎,却是在构建一个从技术到宣传、从集中到分散的立体化、韧性更强的推广体系。

初颜明白,唯有让红焰薯的种植知识真正深入人心,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掌握其技能,才能形成燎原之势,让任何试图扼杀它的阴谋都难以奏效。

就在初颜全力推进新育苗法和宣传策略时,她派出的暗中调查水源事件的人手,也传回了一些零碎的信息。

虽然尚未能直接指向庞太师,但确实发现近期有陌生的江湖人士在京郊活跃,并与太师府的一些外围人员有过隐秘接触。

此外,太医署那边对“枯腐散”成分的分析也有了初步进展,确认其中含有几种罕见毒蕈的提取物,这些毒蕈只生长在特定的阴寒之地,非寻常人所能获取。

线索正在一点点汇聚,虽然模糊,却让初颜更加确信敌人的身份和其歹毒的用心。她不动声色,继续暗中布网,等待时机。

这一日,初颜再次来到京郊皇庄。不同于往日的凝重,今日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喜悦。

那片曾险些遭受灭顶之灾的西南角苗圃,在经过彻底的水源净化和土壤局部更换后,大部分苗株竟然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虽然长势略逊于其他区域,但依然绿意盎然。

而更让她欣慰的是,在王老汉的指导下,首批参与“切芽育苗”试验的几名农户,已经成功地用切块的方法培育出了健壮的幼苗,成活率超出了预期。

看着那些在简易温床中茁壮成长的新绿,初颜仿佛看到了希望之火正在以更分散、更顽强的方式燃烧起来。她蹲下身,轻轻触摸着那柔嫩的叶片,心中充满了力量。

“殿下,这新法子要是成了,咱们这红焰薯,可就真的扎下根了!”王老汉激动地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初颜微微一笑,目光望向远方广袤的田野:“是啊,王老伯。我们要让这希望之根,扎得更深,更广,让任何风雨都无法将其摧毁。”

阳光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她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每克服一个困难,每取得一点进展,都让她离目标更近一步。这场关乎国运民生的较量,她输不起,也绝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