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 > 第71章 雷霆擒首,釜底抽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章 雷霆擒首,釜底抽薪

初颜公主的车驾,在夜幕初降时,毫无征兆地直抵临渊州知州衙门。门吏见来人气度不凡,又有精锐护卫,不敢怠慢,慌忙入内通传。

知州刘明远正与几位心腹属吏在后堂商议公务(亦或是别的),闻听公主殿下突然驾到,惊得手中的茶盏差点掉落。他慌忙整理衣冠,率众迎出。

“下官不知公主殿下驾临,有失远迎,万望殿下恕罪!”刘明远躬身行礼,脸上堆满惊讶与惶恐,眼神却有些闪烁。

初颜径直走入大堂,于主位坐下,目光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威压扫过众人:“刘知州不必多礼。本宫奉旨巡查灾情,途经临渊,听闻此地漕运新政推行颇有阻碍,甚至有不轨之徒意图煽动民变,特来问问刘知州,可知情否?”

刘明远心中巨震,脸上却强作镇定:“煽动民变?殿下,此话从何说起?临渊州虽遭水患,百姓困苦,但下官一直竭力安抚,并无此等骇人之事啊!至于漕运新政,确有部分船工一时不适,下官也已多次劝导,断不敢有阻碍之心。”他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哦?并无此事?”初颜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份口供(周崇刚刚紧急送来的,来自那个被灌醉的黑龙帮小头目),掷于地上,“那这黑龙帮收受银钱,密谋听到乱钟便冲击漕运衙门,又是怎么回事?据其招供,这银钱,可是来自‘城里最有钱的那几位爷’!”

刘明远捡起口供,只看了几行,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冷汗涔涔而下。他没想到公主行动如此迅疾,竟然已经拿到了如此确凿的证据!

“这…这定是诬陷!是那些刁民胡乱攀咬!”刘明远还在试图狡辩。

“是不是诬陷,很快便知。”初颜不再看他,对身旁的周崇下令,“周统领,持我令牌,即刻调集驻防州兵,封锁全城!缉拿黑龙帮所有头目,搜查其窝点!另,派人‘请’赵千钧、钱友德、孙半城三位员外,来衙门问话!记住,是‘请’!”

“遵命!”周崇领命,大步流星而去。

刘明远瘫软在地,面如死灰。他知道,公主这是要动真格的了,自己今日恐怕难以脱身。

初颜又看向惊蛰:“惊蛰,你带一队人,持钦差手令,直接去查封孙半城的‘珍宝斋’和钱友德的‘通源钱庄’!搜查所有账册往来凭证,尤其是近期的大额异常资金流动和来自京城的交易记录!胆敢阻拦者,以抗旨论处!”

“是!”惊蛰领命,身影无声无息地消失。

初颜雷厉风行的命令,如同一道道惊雷,在寂静的州衙炸响。整个临渊州城瞬间被惊动,大队州兵跑步上街,封锁路口,衙役捕快四处拿人。百姓们惊慌又好奇地躲在家中,透过门缝窥视着外面的动静。

赵千钧、钱友德、孙半城三人被“请”到州衙时,还试图保持镇定,尤其是孙半城,仗着与“京中贵人”的关系,甚至还带着几分倨傲。

然而,当他们看到面如死灰的刘知州,以及公主那冰冷彻骨的眼神时,心中开始打鼓。

初颜没有给他们太多狡辩的机会。周崇很快带回消息:黑龙帮大小头目悉数落网,从其窝点搜出了尚未散发的煽动传单和部分赃银。惊蛰那边更是成果显着,不仅查封了店铺钱庄,更从孙半城书房一个极其隐蔽的暗格里,搜出了他与京城某位“贵戚”管家往来密信的底稿,以及记录接收珠宝古董和变卖资金流向的私账!钱友德的通源钱庄账目也发现了数笔无法说明来源、最终流向江湖帮派的巨款!

铁证如山!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赵千钧、钱友德先后崩溃,招认了受孙半城指使和资金支持,一个出人,一个提供资金通道和散播谣言,密谋制造民变以破坏漕运新政的罪行。

唯有孙半城,依旧咬紧牙关,拒不承认与京城有关,只说是自己不满新政,故而铤而走险。

“孙半城,”初颜看着他,声音冰冷,“你以为你不说,本宫就查不到你背后之人吗?这些珠宝古董的来历,京城那位‘贵戚’管家的身份,你真以为能瞒天过海?本宫给你最后一个机会,主动招供,尚可保全家族。若冥顽不灵……”

她的话未说完,但其中的威胁意味让孙半城不寒而栗。他想到家中老小,想到公主连太后都敢硬撼的狠辣手段,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

他瘫倒在地,涕泪横流,终于吐露了实情:确是慈宁宫通过心腹太监,将珠宝古董秘密运出宫,经由多条隐秘线路,最终送到他手中变卖,所得资金,用于收买豪商、煽动民变,目的就是要彻底搞垮漕运新政,将初颜公主置于死地!

虽然早已猜到,但亲耳听到供词,初颜心中还是涌起一股冰冷的怒意。太后为了权力,竟真的不惜动摇国本,甚至不惜引发民乱血案!

“将所有口供、物证,详细记录,形成案卷!”初颜下令,“刘明远玩忽职守,纵容包庇,革职查办!赵千钧、钱友德、孙半城及其党羽,即刻打入死牢,严加看管!”

处理完这些,初颜并未感到轻松。擒贼擒王只是暂时扑灭了眼前的火苗,但临渊州乃至整个运河沿线的积弊和怨气,并未消除。

次日,初颜公主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情。她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在临渊州码头,召开了一场公开的“陈情会”。她让人将漕运新政的章程、运价标准、未来规划,用大白话写成告示,张贴各处,并亲自向聚集过来的船工、商户、百姓解释。

她承认新政推行初期确有不足,承诺会改进,严厉惩处那些阳奉阴违、欺压百姓的官吏。她公布了孙半城等人阴谋煽动民变的罪行,却并未提及太后,只说是“劣绅豪商为私利破坏国策”。她宣布,将抄没孙、钱等人的部分家产,用于补偿受灾船工、修缮码头、以及设立“漕运互助基金”,帮助真正困难的船户度过难关。

她的坦诚和雷厉风行的行动,赢得了底层百姓的信任。加之阴谋被粉碎,谣言不攻自破,临渊州的紧张气氛逐渐缓和。

初颜又雷厉风行地撤换了一批临渊州漕运分司的昏聩官吏,提拔了几位在救灾和此次事件中表现出色的干员。同时,她上书皇帝,详细禀报临渊州之事(隐去太后具体角色,只言“京中权贵”),并强烈建议加快官船队建设,切实降低运费,让利于民,并从制度上杜绝漕帮势力死灰复燃的可能。

经此一役,漕运改革路上的最大一颗毒瘤被狠狠剜去。初颜公主以她的智慧、勇气和果决,再次化解了一场巨大的危机,并将新政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览奏,良久无言,最终叹道:“朕得此女,实乃云泽之幸。”而对慈宁宫,则下了一道更严的禁足令,并将其宫中用度再次削减。

太后在宫中听闻计划彻底失败,孙半城等人悉数落网,气得当场吐血,一病不起。

初颜离开临渊州时,码头上许多百姓自发前来送行。看着渐渐恢复生机的运河和那些眼中重燃希望的百姓,她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方向正确,每一步都算数。她手中的那袋北疆紫薯种,似乎也变得更加沉甸甸——那里面,或许就藏着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