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 > 第101章 青苗破土蕴新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漕运案的余波逐渐平息,红焰薯的推广亦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帝国上下似乎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平稳期。

然而,初颜公主却并未有丝毫松懈。

她深知,任何事业一旦陷入停滞,便意味着倒退。尤其是在与庞太师一党看似偃旗息鼓,实则转入了更深远、更隐蔽的布局之后,她更不能有半分大意。

这一日,她轻车简从,再次来到了京郊的皇庄育种圃。这里与她数年前初次试验时已大不相同,规模扩大了数倍,被整齐地划分为数个区域:常规育种区、优选观察区、杂交试验区、以及一小块引种和海外其他薯类作物的隔离区。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特有的清新气息。

负责此地的是那位一直跟随她的王老汉,如今已被正式授予了劝农司“农师”的职衔,虽然并无品阶,却代表着朝廷对其技艺的认可。他精神矍铄,见到初颜,连忙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憨厚笑容,却又多了几分自信与从容。

“殿下,您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边!”王老汉引着初颜走向杂交试验区的深处。

只见一片精心打理的地块上,生长着一些与常见红焰薯形态略有差异的植株。有的叶片更加肥厚浓绿,有的蔓茎更为粗壮,有的则已经开始在地下结出形态各异的块根雏形。

“殿下您看,”王老汉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一株植株根部的泥土,露出几个已经初具规模、表皮颜色略浅于常见红焰薯的块根,“这是用咱们本地最抗旱的红焰薯做母本,和南边引来的一个口感特别粉糯的品种杂交的后代。

您摸摸,这薯块比一般的要硬实些,老朽估摸着,耐储存性应该会更好。就是这产量,还得再观察观察。”

他又指向旁边另一片区域:“那边,是用高产但易感一种叶斑病的品种,和咱们自己选育出的抗病性强的植株杂交的,目前看,长势不错,还没发现病害,希望能把高产和抗病这两个优点凑到一块儿去!”

初颜仔细地观察着,听着王老汉如数家珍般的介绍,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植株,蕴含着未来农业发展的无限可能。她知道,这种基础性的育种工作,投入巨大,周期漫长,且失败率极高,但却是确保红焰薯产业乃至国家粮食安全能够持续领先的根本。她不惜投入重金和人力,支持这项“百年大计”。

“王老伯,辛苦您和诸位了。”初颜真诚地说道,“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是咱们的未来。有任何需要,尽管向劝农司提。”

离开育种圃,初颜又巡视了皇庄内新建的几个加工示范工坊。这里不仅生产常见的淀粉、粉条,还按照初颜的要求,尝试着一些新的方向。

比如,利用红焰薯渣滓混合其他材料制作廉价的燃料块,尝试用特殊工艺提取薯类中的有效成分制作简易的浆料用于纺织初加工,甚至还在试验用红焰薯配合其他谷物酿造一种口感更醇厚的新酒。

初颜对工坊的管事强调:“加工之道,在于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提升价值。不仅要让百姓吃得饱,还要让他们通过这红焰薯,获得更多的收益。你们大胆去试,莫怕失败。”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欣欣向荣、专注于技术深化之时,初颜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潜藏的危机。

这危机,并非来自朝堂上直接的攻讦,而是源于红焰薯推广成功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巡查曹陆续收到一些来自地方,尤其是土地兼并现象原本就较为严重、且红焰薯推广极为成功的州县的密报。

报告中提到,一些地方豪强和嗅觉灵敏的大地主,看到了红焰薯带来的巨大利润,开始利用其财力和势力,大肆收购或抢占周边小农的土地,意图建立大规模的红焰薯种植庄园。

他们给出的地租或收购价格,短期内或许高于小农自己种植的收益,诱使不少抗风险能力弱的农户卖地,沦为佃农或流民。

虽然目前这种现象尚属局部,且因红焰薯高产,即便沦为佃农,其生活或许暂时无忧,但初颜却看到了其中巨大的隐患。

土地的高度集中,意味着大量农户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其命运将完全掌握在少数地主手中,长远来看,必将导致贫富悬殊加剧,社会矛盾积累,甚至动摇国本!这与她推广红焰薯以求“藏粮于民”、稳固社稷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她也注意到,随着红焰薯加工产业的发展,一些早期与劝农司合作、或因眼光独到而迅速崛起的工商业主,开始形成新的利益集团。

他们固然推动了产业发展,但也开始试图垄断渠道、操控价格,甚至与地方官吏勾结,排挤小型作坊和农户自发的加工行为。

“旧的痼疾未除,新的隐忧又生……”初颜在劝农司的值房内,对着巨大的疆域图,喃喃自语。庞太师一党或许暂时沉寂,但他们代表的旧有土地兼并势力和官僚惰性,并未消失,反而可能借着红焰薯带来的经济格局变化,以新的形式沉渣泛起。

而那些新崛起的工商业势力,若引导不当,也可能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

她意识到,红焰薯的推广,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技术问题,它深刻地触及了土地制度、财富分配、社会结构等核心领域。接下来的挑战,将是如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和调整,确保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公平地惠及广大民众,防止新的垄断和剥削产生。

这无疑是一个比推广一种新作物更加复杂、更加艰难的课题。它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更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勇气。

初颜铺开纸笔,开始起草一份新的奏章。

她要在奏章中,向父皇阐述这“盛世下的隐忧”,并提出初步的应对之策:比如,严格限制豪强地主单次收购土地的面积,鼓励和保护以“推广社”为单位的集体经营模式;

加强对新兴工商业的引导和监管,防止垄断,维护公平竞争;

甚至,可以考虑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试行由官府主导、农户入股的新型合作工坊……

青苗已然破土,生机盎然,但要想让这片新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荫蔽万民,还需要更精心的呵护,以及敢于修剪可能出现的歪枝斜杈的决心。

新的机遇与挑战,如同这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蕴藏着无限可能,也预示着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初颜知道,她的征程,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