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顾阳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每日清晨,他便会准时前往周厉的火梧院,完成三炉回灵丹的炼制任务。
周厉人如其名,严厉非常。他几乎从不夸奖,只会冷眼旁观,一旦顾阳在炼丹过程中出现任何微小的失误,或是火候掌控有丝毫偏差,便会立刻出言指正,言语简洁却直指要害,毫不留情。
“火候过了三分,药性已失。”
“神识分散,融合不均。”
“灵力回收太快,丹形不稳。”
起初,顾阳还需刻意控制,模拟出未达筑基期修士应有的水平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但很快,他发现周厉在丹道上的造诣确实深厚,其指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即便是顾阳以金丹境界的眼光来看,也颇受启发。他便索性沉下心来,真正将这次经历当作一次夯实基础学习此界正统丹术的机会。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在周厉规定的框架内,不断微调手法,尝试以更精妙更节省灵力的方式完成炼制。成丹率稳定在五到六成,品质也从中上逐渐向优良迈进。
周厉虽然依旧冷着脸,但训斥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偶尔在顾阳完成一次近乎完美的炼制后,他会多看顾阳一眼,那眼神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一分认可。随着在内门的修炼,顾阳的修为也稳步“突破”了筑基期。达到内门弟子的修为要求。
这一日,顾阳刚完成第三炉回灵丹的炼制,成丹六颗,四颗优良,两颗上佳。他正准备收拾东西离开,周厉却叫住了他。
“明日不必炼制回灵丹了。”周厉的声音依旧冷硬,他抛给顾阳一枚新的玉简,“这是‘凝碧丹’的丹方,二阶中品,疗伤效果颇佳,炼制难度比回灵丹高上数倍。三日之内,熟悉丹方,然后炼一炉给我看。”
顾阳接过玉简,神识一扫,里面正是之前黑衣人给过的三种丹方之一。他心中微动,面上却露出适当的为难:“周师兄,这凝碧丹弟子只是听闻,从未接触过,恐怕……”
“怕就永远学不会。”周厉打断他,语气没有丝毫转圜余地,“丹道一途,如逆水行舟。你若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趁早离开丹霞峰,去外门混日子。”
顾阳“脸色”变幻,最终像是被激起了斗志,咬牙道:“是,师兄!弟子定当尽力!”
周厉不再多言,挥手让他离开。
回到流云坡洞府,顾阳取出玉简,再次仔细研读凝碧丹的丹方。此丹涉及十八种药材,君臣佐使关系复杂,对火候转换、药性融合的时机要求极为苛刻,确实不是寻常弟子能够轻易掌握的。
“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展露炼制二阶丹药的能力。”顾阳心中已有计较。他并不打算一蹴而就,而是要展现出足够的“天赋”和“努力”,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掌握它。
接下来的三天,他除了完成日常的修炼,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凝碧丹的推演中。他以自身深厚的丹道底蕴为基础,结合玉简中的心得和周厉教导的正统手法,在识海中进行了无数次模拟炼制。
三天后,顾阳再次来到火梧院。
周厉什么也没问,只是将一份炼制凝碧丹的材料放在他面前。
顾阳深吸一口气,走到丹炉前。他没有立刻开始,而是闭目凝神了片刻,将推演了无数遍的步骤在脑中过了一遍,这才引动地火。
预热丹炉,投入第一味主药“碧凝花”……他的动作比平时慢了许多,显得格外谨慎。每一种药材的处理,火候的细微变化,他都力求精准。
周厉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地看着,但眼神却比平时更加专注。
炼制凝碧丹的过程远比回灵丹复杂,尤其是到了中期,多种药性不同的辅药需要几乎同时投入,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融合,对神识和灵力的消耗极大。
顾阳额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也微微发白,模拟出灵力大量消耗的状态。但他的双手却稳如磐石,控火法诀变幻自如,神识紧紧锁定丹炉内的每一丝变化。
当最后几种药性猛烈的辅药投入时,炉内药液瞬间剧烈翻腾,不同属性的灵气相互冲撞,发出低沉的嗡鸣,眼看就要失控!
顾阳眼神一凝,指诀陡然加快,地火随之分化,如同数条灵蛇,分别缠绕、安抚着那些狂暴的药液。同时,他强行梳理着混乱的灵气脉络。
这一幕看得周厉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此子对危机的应对和掌控力,远超其修为表现!
剧烈的波动持续了约莫十息,终于渐渐平息下来,药液成功融合,化作一团色泽深邃灵光内敛的碧绿色液团。
顾阳暗暗松了口气,他知道,最难的关头已经过去。接下来的凝丹过程,虽然依旧需要小心,但已无大碍。
又过了半个时辰,当地火缓缓熄灭,丹炉开启的瞬间,一股清新而浓郁的生机药香弥漫开来。炉底躺着四颗通体碧绿的丹药,正是凝碧丹!虽然其中两颗色泽稍显暗淡,但另外两颗却是灵光饱满,品质上佳!
成丹四颗,成功率达到四成,对于第一次炼制二阶中品丹药的弟子而言,这已是极其出色的成绩!
顾阳身形微晃,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激动”,看向周厉。
周厉走上前,拿起那两颗品质上佳的凝碧丹,仔细端详了许久,又看了看顾阳,冷峻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极淡的波动。
“第一次炼制,成丹四颗,两颗优良,两颗尚可。”周厉的声音依旧平淡,但语气却缓和了一丝,“还算……没有辱没我的教导。”
他将丹药放回,看着顾阳,继续道:“从今日起,你每日炼制两炉凝碧丹,材料照旧提供。另外,藏经阁一楼东侧,有三本关于二阶丹药药性辨析与控火技巧的典籍,你去借来研读。一个月后,我要你能将凝碧丹的成丹率稳定在五成以上,优良品率过半。”
“是!多谢师兄!”顾阳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躬身应道。他知道,这代表着周厉已经初步认可了他的潜力,开始给予更进一步的指导和资源。
离开火梧院,顾阳的心情并无太大波澜。展现天赋,获得更好的资源和关注,这本就在他的计划之内。凝碧丹只是一个开始,他需要更快地提升明面上的丹道水平,才能接触到更深层的东西。
他按照周厉的指点,前往丹霞峰的藏经阁。
藏经阁是一座九层高的八角塔楼,气势恢宏,守卫森严。凭借丹霞峰弟子令牌,顾阳顺利进入了一层。
一层空间极大,书架林立,玉简如山,大多是涉及一阶、二阶的丹方、心得以及基础修炼功法。不少弟子在此安静地翻阅或复制玉简。
顾阳直接走向东侧,很快找到了周厉提及的那三本典籍:《百药新解》、《离火控微录》、《丹理杂谈》。这三本书并非什么不传之秘,但却是前人经验的精华总结,对夯实二阶丹师基础极有帮助。
他办理了借阅手续,将三枚复制的玉简收起。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通往二楼的楼梯口。那里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幕,气息晦涩,显然设有强大的禁制。旁边的石碑上刻着:筑基后期或对宗门有卓越贡献者,经执事批准,方可入内。
“二楼以上,应该就有关于三阶丹术,乃至更高层次的记载了吧……”顾阳心中暗忖,“甚至,关于宗门秘辛、跨界传送阵的零星信息,也可能藏在更高层。”
他收回目光,面色平静地走出藏经阁。现在还不是时候,他需要耐心,需要一步步往上爬。
回到洞府,顾阳开始研读那三本典籍,同时继续每日的炼丹任务。日子在平静而充实的修炼中缓缓流逝,他的“丹道水平”也在周厉的严厉督促和自身“努力”下,“稳步”提升着。
然而,这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每月一次,那神秘的黑衣人都会如期而至,取走记录着三名内门弟子行踪的玉简,并留下一些“报酬”。顾阳每次都小心应对,提供一些无关紧要却又看似真实的信息,既不让对方起疑,也避免真正卷入其中。
他像是一个最耐心的猎手,潜伏在玄丹门深处,一边汲取着成长的养分,一边等待着触及核心秘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