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何以为民 > 第32章 离别的汽车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在巨大的痛苦和无奈的等待中,缓慢而粘稠地流淌。自那晚在办公室相拥痛哭、许下沉重的约定之后,李腾和张薇都仿佛被抽走了一部分魂魄。张薇开始着手办理繁琐的调动手续,整理她在青林镇两年多来积攒的寥寥物品,每一件都似乎承载着一段回忆,拿起又放下,反复摩挲,眼圈总是红红的。李腾则将自己更深地埋入工作,试图用无尽的忙碌来麻痹那颗因即将分离而阵阵抽痛的心。他亲自跑县里的乡镇企业局和体改办,反复沟通竹编厂改制的细节;他带着经发办的人一个村一个村地摸排春季农业生产准备情况;他熬夜撰写青林镇特色产业发展的初步规划……只有身体极度疲惫时,那蚀骨的思念和离愁才会暂时退却。

然而,无论怎样逃避,离别的日子还是冷酷地到来了。

那是一个灰蒙蒙的早晨,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青林镇那个简陋的客运点,比平时更加冷清。一辆破旧的长途客车停在那里,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像是催促离人上路的鼓点。

张薇的父亲张承儒已经提前一天回去了,他要赶回去照顾妻子,也为女儿回家做准备。站台上,只有李腾来为张薇送行。

张薇穿着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时那件浅蓝色的连衣裙,外面罩着一件米色的风衣,显得单薄而脆弱。她手里只提着一个不大的行李箱,其他的东西已经提前托运走了。她看着李腾,努力想挤出一个让他安心的笑容,但那笑容却像浸了水一样,随时会碎裂开来,化作泪水。

李腾穿着一身半旧的夹克,身影在晨风中显得格外挺拔,却也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孤寂。他手里拎着一网兜青林镇本地产的山核桃和晒干的菌菇,是让张薇带回去给父母尝尝的,东西不贵重,却代表着他的一份心意和无力改变现状的笨拙慰藉。

“路上……把这个带着,渴了饿了垫一垫。”李腾将网兜和一个装了些零食水果的布包递给她,声音低沉沙哑。

“嗯。”张薇接过,手指不经意地触碰到他的,两人都像被电流击中般微微一颤。

“到了市里,给我……给单位打个电话。”李腾避开她那泫然欲泣的眼神,望着那辆破旧的客车,艰难地组织着语言,“照顾好阿姨,也……照顾好自己。”

“你也是。”张薇的声音轻得像梦呓,“别……别太拼命,按时吃饭。”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一句也说不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悲伤和不舍。过往的点滴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中心小学初识时那纯净的琴声,梧桐树下关于文学的交谈,昏暗宿舍里那碗卧了荷包蛋的温暖面条,山坡上那个带着泪水的拥抱和坚定的承诺……这一切,都将随着这辆即将启动的客车,被带离这片土地。

“各位旅客请抓紧时间上车了,马上发车!”司机不耐烦地探出头喊了一嗓子,打破了这凝固的悲伤。

最后的时刻还是到了。

张薇的眼泪终于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像断线的珠子,滚落在她苍白的脸颊上。她猛地扑进李腾的怀里,用尽全身力气抱住他,仿佛要将自己融入他的骨血之中。

“李腾……等我……”她在他耳边哽咽着,泣不成声。

“我一定等你。”李腾紧紧回抱着她,手臂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他低下头,将脸埋在她带着清香的发丝间,声音坚定如同誓言,“无论多久。”

他没有说更多煽情的话,但这六个字,却承载了他所有的决心和未来的期望。

最终,张薇还是松开了手,她不敢再看李腾的眼睛,怕自己会失去离开的勇气。她提起行李,低着头,脚步踉跄地、几乎是逃也似的踏上了客车的台阶。

车门在她身后“哐当”一声关上,隔绝了两个世界。

李腾站在原地,如同一尊雕塑,目光死死地盯着那扇紧闭的车门,仿佛能穿透它,看到里面那个哭泣的身影。客车引擎发出一阵更加剧烈的轰鸣,排气管冒出一股黑烟,车身缓缓启动,沿着那条崎岖的黄土路,颠簸着向镇外驶去。

他下意识地向前追了几步,直到客车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最终消失在道路的拐弯处,被层叠的山峦彻底吞没。

天空中,终于淅淅沥沥地飘起了冰冷的雨丝,打在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站台上空无一人,只剩下他孤零零的身影,和那弥漫在潮湿空气中的、无边无际的空旷与寂寥。他失去了她,就在这个平淡无奇、阴雨绵绵的清晨。那个曾照亮他枯燥基层生活的女孩,那个在他失意挫败时给予他温柔慰藉的女孩,那个他曾在心中暗暗发誓要与之共建未来的女孩,就这样离开了。

他在雨中站了许久,直到浑身湿透,冷意浸入骨髓,才仿佛从一场大梦中惊醒,缓缓地、沉重地转过身,一步一步地朝着镇政府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又像是拖着千斤重镣。

回到那间突然变得异常空旷和冰冷的宿舍,属于张薇的气息似乎还未完全散去。书桌上,那本她忘了带走的《唐诗三百首详析》还静静地躺在那里,里面夹着一片已经干枯的、他们一起散步时采的银杏叶书签。李腾走过去,拿起那本书,紧紧抱在怀里,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残留的体温。他颓然坐在床沿,将脸深深埋进带着皂角清香的被子中,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压抑了许久的痛苦和泪水,终于在这无人看见的角落,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不知过了多久,哭声渐渐止息。李腾抬起头,用袖子胡乱地擦去脸上的泪痕和雨水。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冷潮湿的空气涌入,让他混沌的头脑清醒了一些。窗外,雨还在下,青林镇笼罩在一片迷蒙的雨雾之中,远山如黛,沉默而坚定。

他想起自己对张薇的承诺,想起周德海书记的期望,想起自己肩上经发办主任的职责,想起那片亟待发展的土地和那些对他抱有期待的人们。

离别,是痛苦的,但它不应该是终点。

他将那本《唐诗三百首》小心翼翼地收进抽屉的最底层,如同珍藏起一段最珍贵的记忆。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挺直了脊梁。眼神中的悲伤尚未完全褪去,但一种更加坚毅、更加沉静的光芒,已经开始在其中凝聚。

他失去了爱情的诗意栖居,但脚下的路,还必须走下去。而且,要走得更稳,更远,直到有足够的力量,去兑现那个在站台上许下的、关于未来的沉重诺言。

他关上窗户,隔绝了外面的风雨声,也仿佛将所有的软弱和彷徨都关在了门外。转身,拿起桌上那份关于竹编厂改制最新进展的报告,重新坐了下来。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而坚定。

新的战斗,已经打响。而他,别无选择,只能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