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何以为民 > 第80章 愉快的新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冬将至,青林镇的山峦蒙上了一层薄霜。石泉村的通村公路上,却是一派热闹景象。今天是公路通车的日子,村民们早早聚集在村口,等待着这一历史性时刻。

李腾站在新建成的公路起点,望着这条蜿蜒在山间的柏油路,心中感慨万千。半年多前,这里还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土路,村民们出山要步行两个多小时。如今,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直通村内,公交车可以直接开进村里。

李镇长,一切都准备好了!耿大山兴奋地跑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李腾点点头,看了看手表。上午九点整,通车仪式正式开始。在震天的鞭炮声中,第一辆公交车缓缓驶入石泉村。村民们欢呼雀跃,老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条路,我们盼了一辈子啊!王老栓抹着眼泪说。

通车仪式后,李腾在村委会召开了石泉村年终总结会。会上,耿大山汇报了这一年的成绩:山泉水项目年利润突破三万元,藤编合作社产品打入省城市场,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五十亩,全村人均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更让李腾欣慰的是,石泉村的发展模式已经在全镇推广。在他的指导下,另外三个贫困村也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马鞍村发展高山蔬菜,流水村搞特色养殖,云雾村扩大茶叶种植。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李腾在总结时说,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明年的任务更重,我们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会后,李腾独自来到石泉村的后山。站在山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新修的公路像一条玉带,串联起山泉水厂、藤编合作社和中药材基地。家家户户屋顶上竖起的电视天线,标志着这个深山村庄正在与现代文明接轨。

李镇长!刘明气喘吁吁地爬上山,我就知道您在这里。

有事?李腾问。

省农大的教授来信了,说明年要在我们村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刘明激动地说,还说可以帮我们引进新的药材品种。

这是个好消息。李腾欣慰地说,你要抓住这个机会,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还有,刘明有些不好意思,我和小芳准备明年结婚。想在村里安家,继续搞中药材种植。

小芳是藤编合作社的骨干,两人在共同创业中产生了感情。李腾看着这个曾经腼腆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村里的技术骨干,还要在村里成家立业,心中倍感欣慰。

好!到时候我一定来喝喜酒。

下山时,李腾遇到了陈老根。老人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已经年过七旬。

李镇长,我收了八个徒弟,手艺都传下去了!陈老根自豪地说,明年我们准备开发旅游纪念品,把藤编卖到更多地方。

陈大爷,您为村里立了大功啊!

是您给了我们希望啊!陈老根激动地说。

回到镇上,李腾开始着手制定明年的工作计划。石泉村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他的工作重点将转向全镇的特色产业发展。

在办公室里,他铺开青林镇地图,仔细研究各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马鞍村的高山蔬菜品质优良,但缺乏冷链运输;流水村的特色养殖初具规模,但防疫技术跟不上;云雾村的茶叶名声在外,但品牌建设滞后...

这些问题都需要统筹解决。李腾意识到,单靠各村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必须建立全镇统一的产业体系。

正在思考时,赵晓波推门进来。

李镇长,听说你要把石泉村经验在全镇推广?赵晓波开门见山地问。

是的。你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可以建立一个产业联盟。赵晓波说,把各村的特色产品整合起来,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销售。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这个建议与李腾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立即开始讨论具体方案,直到深夜。

第二天,李腾向宋知远汇报了这个想法。

产业联盟...这个思路很好!宋知远表示支持,可以先试点,成功了再推广。

得到书记的支持,李腾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走访了各特色产业村,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大多数人都支持这个想法,但也有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

统一销售,价格谁定?利润怎么分?马鞍村的村主任直言不讳地问。

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共同商议。李腾说,我们可以成立一个理事会,每个村都有代表参加,重大事项民主决策。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青林镇特色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下设生产技术、质量检测、市场销售三个部门,李腾兼任理事长。

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在李腾的坚持下,所有产品都必须达到无公害标准,部分产品争取绿色认证。

标准定得太高,会不会影响产量?有人担心。

宁要质量,不要数量。李腾态度坚决,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

标准制定后,联盟开始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降低成本;统一技术培训,提高水平;统一包装设计,提升形象;统一开拓市场,扩大销路。

在这个过程中,李腾忙得不可开交。他不仅要协调各方关系,还要亲自跑市场、谈合作。经常是天不亮就出门,深夜才回到宿舍。

张薇来电话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语气中的担忧也越来越明显。

你又要加班?这周已经是第三次了。

对不起,薇薇。产业联盟刚起步,很多事情要处理。

那我们的婚礼呢?还有一个月就要举行了,你什么都没准备。

李腾这才想起,婚礼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承诺道:这个周末我一定回市里,咱们把该定的都定了。

周末,李腾如约回到市里。张薇已经联系好了酒店,选好了婚纱,定好了婚庆公司。看着未婚妻一个人操办了这么多事,李腾既感激又愧疚。

酒店定在元旦那天,请柬我都写好了。张薇拿出一叠大红请柬,你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李腾接过请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请柬设计得很精致,上面印着两人的婚纱照。

你都准备好了,我还有什么可补充的。李腾握住张薇的手,谢谢你,薇薇。

只要你到时候准时出现就行了。张薇笑着说。

两人一起去买了喜糖,定了婚礼当天的菜单。看着张薇认真挑选的样子,李腾突然感到,成家立业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他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回到青林镇后,李腾努力平衡工作和生活。白天全力工作,晚上抽时间准备婚礼。他亲自写了请柬,邀请石泉村的村民参加婚礼。

李镇长要结婚了!消息在石泉村传开,村民们都很高兴。

我们一定要去喝喜酒!耿大山代表村民们说。

婚礼前一周,青林镇特色产业联盟迎来了第一个大订单:省城一家连锁超市看中了他们的产品,签订了年采购金额五十万元的合同。

这个消息让全镇沸腾了。这意味着,青林镇的特色产业真正走上了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签约仪式上,李腾代表联盟签字。看着合同上鲜红的印章,他感到这一年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李镇长,恭喜啊!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握着李腾的手说,你们的产品质量好,包装精美,很有市场竞争力。

谢谢!我们一定会保证质量,按时供货。

签约仪式后,宋知远特意留下李腾。

李腾啊,这一年多来,你为青林镇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宋知远感慨地说,石泉村的脱贫,产业联盟的成立,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李腾谦虚地说。

不居功,很好。宋知远赞许地说,县委对你的工作很满意。明年可能会有更重的担子交给你,你要有思想准备。

李腾明白书记的意思,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婚礼前一天,李腾请了假,提前回到市里。张薇已经把新房布置好了,大红喜字贴在窗上,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明天就要结婚了,紧张吗?张薇问。

有点。李腾老实承认,但更多的是幸福。

婚礼当天,天气晴朗。李腾穿着崭新的中山装,胸前别着红花,早早来到酒店迎接宾客。

让他意外的是,石泉村的村民几乎都来了。耿大山带着村干部,陈老根带着藤编合作社的成员,刘明带着中药材种植户,王老栓甚至把在外地打工的儿子也叫了回来。

李镇长,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耿大山代表村民们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用石泉村三种特产组成的礼盒:山泉水、藤编工艺品、中药材。

谢谢大家!李腾感动地说。

更让他惊喜的是,宋知远、吴国忠等镇领导也来了,还带来了县委的贺信。

婚礼热闹而温馨。当李腾和张薇向来宾敬酒时,他看到了张薇父母欣慰的笑容,看到了石泉村村民真诚的祝福,看到了同事们赞许的目光。

这一刻,他深深体会到:个人的幸福与事业的成就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有了稳固的家庭支持,他可以在工作中更有作为;有了工作的成就感,他的家庭生活也更加充实。

婚礼结束后,李腾和张薇在市里度过了短暂的新婚假期。元旦过后,他们又各自回到了工作岗位。

回到青林镇的第一天,李腾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青林镇被评为全县扶贫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也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李腾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石泉村的发展已经走上正轨,产业联盟的运作初见成效,个人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青林镇还有更多的贫困村需要帮扶,特色产业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的道路还很长。

他拿起笔,在新的一年工作计划扉页上写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石泉村为起点,以产业联盟为平台,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窗外,冬日的阳光洒在青林镇的大地上,虽然寒冷,却充满了希望。李腾知道,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正在等待着他去开拓。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