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何以为民 > 第35章 临时检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夏的阳光,已初具威力,明晃晃地照在青林镇政府大院的泥土地上,蒸腾起一股土腥气。竹编厂成功改制的喜悦尚未完全沉淀,紧张的工作节奏便再次将李腾卷入旋涡。新挂牌的青林竹艺股份合作公司百废待兴,生产流程重整、与新合作方原乡文创的订单对接、老师傅们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千头万绪,都需要他这个最初的推动者和经发办主任去协调、去督促。他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只有在深夜回到宿舍,铺开信纸给张薇写信时,才能获得片刻的喘息和心灵的安宁。

薇薇,见字如面。

青林已入夏,暑气渐升,蝉鸣聒噪,颇有些烦闷。竹艺公司事宜千头万绪,刘师傅等人干劲虽足,然旧习难改,与新规章时有龃龉;原乡文创首批设计图样已至,要求甚高,老师傅们理解尚需时日。每日周旋其间,颇感心力交瘁。唯念及你之鼓励,方觉此间种种,皆是必经之磨砺。

昨夜梦回,依稀见你坐于中心小学窗下弹琴,日光温煦,琴声清越,醒来怅然若失。不知东月市近日天气如何?伯母身体可还安泰?你在新环境授课,可还顺心?望一切皆好,勿使我挂念过甚。

腾,于夜深人静时。

他将思念与疲惫倾注笔端,封缄寄出,仿佛将一部分重量也一同邮寄了出去。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天色刚蒙蒙亮,李腾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准备梳理一天的工作。他还沉浸在给县乡镇企业局撰写季度汇报材料的思绪中,桌上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电话是党政办值班人员打来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和急促:李主任!紧急通知!常务副县长杨为民的车队马上就到镇里了,说是直接去下面的点上看,点名要看竹艺公司和新规划的生态养殖试点村!周书记和吴镇长正在赶回来的路上,让你立刻去竹艺公司那边等着,做好汇报准备!

杨县长?杨为民常务副县长?!突击考察?!

李腾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一股热血瞬间涌上头顶。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准备时间!他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乱。竹艺公司的情况他烂熟于心,生态养殖试点村也是他近期重点调研跟踪的项目,基本情况是掌握的。现在需要的不是临阵磨枪,而是镇定和清晰的思路。

他立刻抓起笔记本和几份关键资料,一边快步向外走,一边用办公室电话通知了竹艺公司的临时负责人和刘师傅,只简单交代了一句:县里杨县长马上到,正常生产,如实汇报,我马上到。

当他小跑到竹艺公司门口时,几辆黑色轿车已经悄无声息地停在了略显凌乱的厂区空地上。常务副县长杨为民率先下车,他约莫四十多岁,身材挺拔,穿着一件深色夹克,面容严肃,目光如炬,他身后跟着秘书和几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周德海书记和吴国忠镇长也刚刚赶到,脸上还带着匆忙的痕迹。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杨为民直接走向正在整修的车间。周德海连忙示意李腾上前汇报。

杨县长,各位领导,这就是我们青林镇刚刚完成改制的竹艺公司。李腾压下心中的紧张,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他侧身引路,边走边介绍,改制前,这里资产闲置,职工情绪不稳。我们通过清产核资、引技入股、嫁接市场的方式,初步实现了盘活......

杨为民听得很仔细,不时停下脚步,查看老师傅们用新到的竹材尝试编织原乡文创提供的现代简约风格果盘和灯罩样品。他拿起一个半成品,仔细看了看榫卯结构和篾条的光滑度。

手艺是好的。杨为民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李腾,但是,光有好手艺不够。市场认不认?成本控不控得住?后续的管理跟不跟得上?职工从吃大锅饭到凭手艺和绩效吃饭,思想转变能不能到位?这些,你们都有预案吗?

问题个个切中要害,直指改制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难题。

李腾没有回避,他结合近期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坦诚地回答:杨县长,您提到的正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市场方面,我们与原乡文创签订了包销协议,但也在尝试开拓本地旅游纪念品市场;成本控制是关键,我们正在建立单件产品的物料和工时标准;管理上,引入了合作方派来的经理,与老师傅共同负责;职工思想转变确实需要过程,我们主要通过绩效挂钩和手艺入股的分红预期来引导......

他没有空谈成绩,而是聚焦困难和应对,数据清晰,思路明确。杨为民严肃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偶尔追问一两个细节。

随后,杨为民又提出要去看看生态养殖试点村。车队辗转来到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李腾同样对该村的地理条件、农户参与情况、引进的养殖品种、以及与下游企业初步达成的收购意向做了简明扼要的汇报。

在村头一棵大樟树下,杨为民停下脚步,看着远处翠绿的山峦和近处略显破败的村舍,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李腾同志,依你看,像青林镇这样的地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吗?

这是一个极具宏观和辩证色彩的问题。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李腾思考了几秒钟,谨慎而认真地回答:杨县长,我认为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而是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的问题。青林镇的优势在生态,劣势在工业基础薄弱。盲目发展污染工业是竭泽而渔,但完全固守生态不发展,群众也难以致富。关键是要找到像竹艺、生态养殖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绿色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可能慢一些,但更可持续,也更符合青林镇的实际。

杨为民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地看了李腾一眼,未置可否,只是轻轻说了一句:思路是清晰的。关键是落实,要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考察结束,杨为民的车队没有多做停留,直接离开了青林镇。没有总结,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

周德海和吴国忠都松了口气,至少没出纰漏。吴国忠拍了拍李腾的肩膀:小李,今天表现不错,应对得很扎实。

李腾回到办公室,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杨县长最后那个问题和那句简单的评价,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考察,更像是一次对他,以及对青林镇发展路径的无声审视和压力测试。

四天后的傍晚,他收到了张薇的回信。

腾,来信收悉,知你劳顿,心甚牵挂。

母亲近日精神尚可,已能在家中缓行数步,我心下稍安。新学校工作渐入正轨,唯课程编排较以往繁重些许,然见孩童笑脸,亦觉欣慰。

闻竹艺公司步入正轨,虽有龃龉,然皆是新生之阵痛,你有韧性,必能一一化解。你能于纷繁中把握生态与发展之要义,见解已是不凡。望你持此心志,步步为营。夏日炎炎,望善自珍摄,劳逸结合。我在远方,一切皆好,唯愿你亦平安顺遂。

薇,手书。

看着信纸上熟悉的字迹和充满理解与鼓励的话语,李腾因考察而紧绷的心弦渐渐松弛下来。她是懂他的,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精准的慰藉和最清醒的认识。

他将信件仔细收好,望向窗外。暮色四合,青林镇笼罩在宁静的晚霞中。杨县长的考察像一阵风,吹过了,留下了无形的压力和更深沉的思考。他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改革的成果需要巩固,绿色的发展路径需要更多探索。而他能做的,就是像张薇说的那样,持守心志,步步为营,在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那份来自远方的牵挂,是他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