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世家囚 > 第129章 朝堂风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清晨,端木府深夜遇袭之事,已如风暴般席卷了整个洛阳。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百官肃立,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瞟向那位立在勋贵首位,却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的武安王萧煜,以及神色冷峻宛若出鞘利剑的骠骑将军端木珩。

少年皇帝萧昊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沉静,目光扫向下方,不怒自威。他虽未开口,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已让不少官员屏住了呼吸。

端木珩率先出列,躬身奏报:“陛下,臣有本奏。昨夜子时,有数十名训练有素的死士强攻臣之府邸,目标直指臣之内眷。府中侍卫拼死抵抗,击杀匪徒多人,并擒获三名活口。”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虽然消息早已传开,但由端木珩在朝堂上亲口说出,分量截然不同。夜袭朝廷重臣府邸,刺杀命妇,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武安王萧煜身上。世子刚“自尽”于狱中,紧接着端木府就遇袭,其中关联,可想而知。

萧煜脸色阴沉,却强自镇定,并未立即出声。

却听端木珩继续道:“此辈凶悍异常,行动间颇有章法,绝非寻常匪类。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揪出幕后主使,以正国法,以安臣子之心!”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向武安王,虽未直接指认,但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这时,廷尉周文瑄忽然出列,躬身禀奏道:“陛下,端木将军已将擒获的三名匪徒移交至廷尉诏狱。”

周文瑄自七年前原廷尉周通调离洛阳后,因刚正不阿、处事老练,经朝臣举荐接任此职。他素以审慎着称,此刻言语更是字斟句酌:“经初步审讯,此三人确系精心训练的死士,齿间皆藏有毒囊。幸得端木将军机警,及时卸去其毒囊,才未让他们得逞自尽。”他略顿一顿,声音清晰传遍大殿,“然虽其身上未留标识,但所用兵刃皆由精钢百炼而成,配合战术更是训练有素——此等规格,绝非寻常势力所能豢养。”

此言既出,殿内又是一阵哗然。众大臣目光再次聚焦在武安王萧煜身上,只见他面色铁青,却仍强自挺直脊背,维持着亲王的威仪。

皇帝眸中精光微动,目光缓缓掠过群臣,最后落在了萧煜身上:“武安王,对此事你有何说法?”

萧煜整了整衣冠,眼底晦暗之色一闪而过。他躬身出列时,语气沉痛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陛下,老臣刚刚经历丧子之痛,心神俱损,对外间之事所知甚少。竟有狂徒胆敢袭击端木将军府邸,老臣闻之亦是震惊!此等无法无天之举,必须严惩!只是……”他话锋微转,面露迟疑,“老臣斗胆妄测,是否……是那北狄余孽,或某些心怀叵测之辈,欲趁我朝局不稳,故意挑起事端,祸乱京城?”

端木珩心中冷笑,知道这是萧煜在故意转移视线。他情知若不拿出确凿证据,只怕又要被他金蝉脱壳。他当即朗声奏道:“陛下!臣昨夜审讯活口已有突破。其中一人,愿指认主使!”

“哦?”皇帝身子微微前倾,“指认何人?”

满殿顿时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端木珩目光如炬,字字铿锵:“据其供认,他们此番行动,乃是奉了……武安王府总管萧放之命!”

萧放二字仿若惊雷炸!谁人不知萧放乃是萧煜的绝对心腹,掌管着王府诸多机密事宜。

“萧放?!”

“竟果真是武安王府的人!”

“……”

百官议论纷纷,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射向萧煜。

在听到“萧放”名字的刹那,萧煜脸上的镇定终于碎裂。他身形微晃,面色霎时惨白,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慌。

他万万没想到,端木珩手段竟如此凌厉,竟真能撬开云戟死士的嘴,更直接指认到了他最得力的心腹头上。

萧放知道太多隐秘,一旦落入廷尉之手……

在众目睽睽之下,萧煜心知此刻再行抵赖已是徒劳,眼下,他唯有断尾求生了。

他踉跄出列,不再是先前故作姿态,而是带着真实的惊惧,重重跪倒在大殿上!

“陛下!老臣……老臣有罪!老臣糊涂啊!”他伏地痛哭,声音嘶哑,“定是萧放那狗奴才!他见老臣痛失爱子,悲愤欲狂,竟……竟妄自揣度,胆大妄为,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老臣治家不严,识人不明,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他迅速将罪责全部推给了总管萧放,这是在局面变得不可收拾之前,唯一的出路。

御座之上,萧昊垂眸凝视着伏地请罪的武安王,面上无波无澜。他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掠过神色冷峻的端木珩,最终又缓缓落回萧煜颤抖的脊背上。

年轻的皇帝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武安王萧煜,治家不严,纵容属官,以致酿此大祸,此罪一也;教子无方,致其悖逆,此罪二也;遇事昏聩,不能约束左右,此罪三也。”

每一条罪状落下,都似重锤击在群臣心头。

“着:削其食邑三千户,罚金千金!武安王府卫队,由中尉府暂行接管!即日起,于王府中禁足思过,非诏不得出!其管家萧放,即刻锁拿廷尉诏狱,严加审讯!”

削封户,罚重金,夺卫队,禁自由!这四重惩罚如同四把利刀,顷刻间斩断了武安王府的大半权势根基。

萧煜跪伏在地上的手颤抖了起来。他不愿承认,却不得不面对这彻头彻尾的败局。他不是败给龙椅上的少年天子,不是败给步步紧逼的端木珩,而是败给了被仇恨蒙蔽的双眼,败给了被愤怒吞噬的理智——他终究,败给了自己。

眼底最后一点光亮彻底熄灭,化作一片死寂的灰暗。他深深叩首,将最后一丝不甘咽回喉中。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性命尚存,就还有翻盘的希望

“老臣……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他颤声叩首,额头重重抵在地上。

御座上的天子静默片刻,威仪的目光扫过跪地谢恩的萧煜,眼底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厌烦。他自然清楚,萧煜这般痛哭流涕,不过是权宜之计,但眼下……他的视线转向殿中挺拔而立的端木珩,朝堂需要制衡,此刻尚不宜赶尽杀绝。

“端木爱卿,”天子的声音缓和了几分,“此番受惊了,你查案有功,肃清奸佞,于社稷有功,朕心甚慰。”

端木珩连忙躬身:“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言功。”

皇帝微微颔首,露出满意的神色,目光随即扫视满朝文武。武安王权柄既削,其留下的权力真空必须尽快填补,尤其是直接关系洛阳安危的京畿兵权,更要早作安排,以绝其死灰复燃之念。

殿中群臣亦皆心照不宣,凝神屏息。谁都明白,接下来要议的,便该是武安王失势后最紧要的一环——那维系着洛阳安危的京畿兵权,将花落谁家。

果然,下一刻,便听皇帝沉声道:“京畿安危,关乎社稷根本。”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文官班列中一位气度沉稳的中年官员,“原五兵尚书李岩,忠谨勤勉,通达军事。即日起,擢升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与骠骑将军共掌京畿军事。原京营兵马,一分为二,骠骑、卫将军各领其半,互为掎角之势,共卫社稷!”

此令一出,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片微妙的寂静。

李岩?共掌?

无数道目光在端木珩与那位素来低调沉稳的五兵尚书之间来回逡巡。这并非简单的赏功,而是分权!这位年轻的天子并没有将武安王空出的权力全部交给端木珩,而是将其一分为二,擢升了五兵尚书为卫将军,与之共掌京畿兵权。

而李岩这人亦非同一般。他乃皇帝近臣,掌管五兵,熟悉全国军务,能力自然毋庸置疑。但其最关键之处在于,他当年正是由时任太尉的端木桓一手提拔举荐,才得以进入中枢!

而皇帝此举,可谓是高明至深。用端木桓栽培起来的人才,来制衡如今如日中天的端木珩!

端木珩心下一凛,他瞬间明白了皇帝的忌惮,此刻任何一丝不满或迟疑,都可能引来猜忌。他面上却不动声色,当即躬身:“陛下圣虑周详,臣谨遵圣命!”

皇帝对他的恭顺似乎颇为满意,语气缓和了些:“至于爱卿骠骑将军之职,依旧保留,加赐金帛、奴婢,以彰其功。望卿与李爱卿同心协力,拱卫京畿,勿负朕望。”

“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天恩!” 端木珩再次叩拜。

李岩也同时躬身,声音沉稳:“臣李岩,必恪尽职守,万死不辞!”

“退朝!”

随着这一声令下,百官心思各异地退出大殿。端木珩与面如死灰的萧煜擦肩而过,萧煜眼中除了怨毒,竟似还多了一丝嘲讽与了然。

而当他与随后而出的李岩目光相接时,李岩的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歉意。端木珩朝他微微颔首,礼节周到,随后转身朝外大步而去。

御座之上,年轻的皇帝注视着臣子们退去的身影,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历经两朝、尾大不掉的武安王府,终于在他的手中成功削弱。更重要的是,他借端木珩之力扳倒了萧煜,而今又用李岩牵制住了端木珩。

这盘棋,他下得谨慎,也下得精妙,既除了心腹大患,又未让局势失控,反而为朝堂注入了新的制衡。年轻的帝王,正以他独有的手腕,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洛阳的权力格局,在经历此番震荡后,已悄然步入一个由他亲手构筑的、稳固而微妙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