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世家囚 > 第135章 宫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宫,西宫长乐殿。上官徽静立在殿中央已有一炷香的时间。殿内馥郁的熏香气息萦绕不散,金砖地面的寒意透过锦履丝丝上涌。

她身姿挺拔,目光低垂,落在了冰凉的地面上。

就在一个时辰前,她正在东厢院中整理书卷,一位面生的内侍,持着郑太后的令牌,声称奉太后口谕,召端木夫人即刻入宫叙话。

她虽早知郑家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没料到对方的反击来的如此之快,更是直接通过太后之手。此刻站在这空旷的殿宇中,她清晰地意识到,这漫长的等待,就是郑太后给她的第一个下马威。

就在她沉思之时,殿外终于传来了一阵阵脚步声与环佩轻响声。

“太后驾到——”

随着唱名声起,上官徽立刻敛衽垂首,在凤纹裙掠过眼前时依礼跪拜了下去:“臣妇上官徽参见太后娘娘。”

郑太后却并未立即叫起,而是径自在上首落座。有宫人适时奉上茶盏,她慢条斯理地接过,茶盏轻碰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端木夫人。”太后终于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昨日宫宴上,你倒是让哀家刮目相看。”

上官徽保持着跪姿,声音平稳:“臣妇愚钝,不知太后所指何事?”

“好一个不知。”太后轻笑一声,将茶盏搁在案上,“三娘年少气盛,不过说了几句实话,你便当着满朝文武得面,让她下不来台。可是觉得郑家无人了?”

这话问的极重,殿内宫人皆屏息垂首。

“臣妇不敢。”上官徽语气带了几分恰到好处惶恐,“昨日之事,实因郑小姐当众提及罪臣萧承翊,臣妇唯恐圣听被扰,才不得不澄清事实,若因此冒犯了郑小姐,臣妇愿当面致歉。”

“好个‘不得不’。”郑太后语气倏然转冷。她起身行至上官徽面前,凤眸微垂:“抬起头来。”

上官徽依言抬头,恰好迎上太后审视的目光。那双历经两朝风霜的眼睛锐利如刀,仿佛能洞穿人心。

“哀家记得,你与萧承翊曾是青梅竹马。”太后突然提及往事,神色莫测难辨,“如今人走茶凉,便这般急着撇清关系,连半分旧情也不念了?”

上官徽心头一凛,这话暗藏机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她迅速稳住心神,面上依然从容道:“臣妇不敢忘忠义之本。既入端木家门,自当以夫君志节为楷模。前尘旧事,不敢与家国大义相提并论。”

话音方落,郑太后目光骤然锐利,“好一个忠义之本!”她猛地将茶盏顿在案上,“那你告诉哀家,你私赴死牢,可是奉了陛下明旨?还是端木珩暗中授意你去的?若都没有,你这‘忠义’,就是私见钦犯、干涉朝政的忠义吗!”

殿内空气骤然凝滞,这质问直指要害,将上官徽置于两难境地。

就在上官徽即将开口的刹那,殿外忽然传来一声通传:“陛下驾到——”

珠帘轻响,少年天子已步履从容地踏入殿中。他目光掠过跪在地上的上官徽,最终含笑望向太后,“母后这里好生热闹。朕听闻端木夫人在此,特来瞧瞧?”

年轻的帝王从容落座,指尖轻抚玉扳指:“朕方才在殿外,似乎听到母后在谈论……忠义?”他唇角微扬:“正好,朕也想听听。”

上官徽心念微转,在皇帝话音落下的瞬间便深深叩首道:“陛下、太后明鉴。臣妇前往死牢,确非奉旨,亦非将军授意。”

她微微抬首,“臣妇虽为女子,亦知忠义乃立身之本。罪臣萧承翊虽罪有应得,却如太后娘娘所言,与臣妇曾有着故旧之谊。臣妇前往,不过是以故人之情,盼其能迷途知返,在行刑前认罪伏法,绝无干涉朝政之意。”

她语声顿了顿,眼中泛着恰到好处的泪光:“臣妇愚昧,只想着若能劝得其认罪悔改,便可向天下人昭示陛下圣裁英明。却忘了避嫌二字,实属不该。请陛下、太后降罪。”

言罢,她再度深深叩首下去。

皇帝指尖轻叩案几,沉吟道:“原来如此。”他转向太后,“母后,端木夫人此举虽有不妥,然其初衷可悯,于国体亦无大碍。不如就宽恕她这一回,权当是全了她那点故人之情,母后以为如何?”

郑太后目光微动,瞥了皇帝一眼,心中自然明白皇帝这是在为其开脱。她虽心中不悦,却也不愿在皇帝面前显得过于苛刻,遂缓缓开口道:“陛下既如此说,哀家也不好再深究。只是,端木夫人需谨记,恪守本分方为妇道,你身为端木将军正妻,更该谨言慎行,莫要再行此惹人非议之事。”

上官徽立即叩首:“臣妇谨记太后教诲,谢陛下、太后隆恩。”

皇帝笑着摆了摆手:“如此甚好,平身吧。”

这一句话便是免了她的跪罚。

上官徽依礼起身,“谢陛下,谢太后娘娘。”

皇帝看向太后,含笑起身,“朕还需往御书房议事,就不打扰母后清静了。”说着,他目光扫向上官徽,“端木夫人随朕一同出去吧。”

上官徽心中微动,立即垂首应道:“是,陛下。”

待二人退出殿外,少年天子忽然驻足。阳光透过朱红宫墙洒在青石甬道上,将他身影拉得修长。

“端木夫人。”年轻的帝王负手而立,声音平淡:“今日委屈你了。”

上官徽微微垂首,“陛下言重了,得蒙圣恩,臣妇感激不尽。”

萧昊轻笑一声,目光掠过远处层叠的宫阙:“太后年纪渐长,难免偏爱些娘家人。你今日应对得体,很好。”

“臣妇谨记本分。”

皇帝终于转身,侧首看了她一眼,目光深邃:“端木珩得妻如此,是他的福气。”他的语气温和,字句却透着深沉,“望你们夫妇能一直如此,同心协力,为朕分忧。”

上官徽心领神会,郑重行礼,“臣妇与将军,必当竭诚效忠,绝无二心。”

“去吧。”皇帝颔首,“端木珩已在宫门外等候多时了。”

“是,臣妇告退。”

上官徽再次行礼,而后转身,沿着漫长的宫道徐徐前行。冬日的暖阳倾泻而下,她却觉得后背一阵发凉。她能清晰的感觉到,身后少年天子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