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 第13章 承天府坚壁清野,舆论战攻心为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承天府坚壁清野,舆论战攻心为上

面对获得喘息、重振旗鼓的张献忠,王小伟并未急于进攻。他深知“困兽犹斗”,尤其是张献忠这种凶悍狡诈的对手,在其新得补给、士气有所回升时强攻,代价必然巨大。

他采取了“坚壁清野,攻心为上”的策略。

首先,他命令大军在承天府外围险要之处扎下坚固营盘,深沟高垒,并不主动寻求决战,而是派出大量骑兵小队,不断袭扰张献忠的粮道和小股部队,使其不得安宁,无法从容恢复实力。

其次,他以南阳、安陆为榜样,派出得力人手,甚至从讲武堂抽调学员,前往承天府周边尚未被流寇蹂躏的州县,强力推行“清野”政策:将城外百姓、粮食物资尽可能迁入城中,来不及迁移的则就地隐藏或销毁,使张献忠无法就地获得补给兵源。

同时,他发动了强大的舆论和心理攻势。

他亲自撰写了多篇白话文告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露张献忠屠城虐杀、破坏生产的暴行,号召被裹挟的民众弃暗投明。告示中详细列出了投诚的待遇:既往不咎,发给路费口粮,愿回乡者遣返,愿留者安排屯田务工。

他让工匠刻制了大量简易木版,印刷了无数份告示,由骑兵和细作广泛散发到承天府周边,甚至用箭射入张献忠控制的区域内。

更绝的是,他利用缴获的张献忠军中的一些信物,以及俘虏的一些中级头目,上演了一出“蒋干盗书”般的反间计。他故意释放几名俘虏,让他们带回一些经过篡改的、暗示军中某些将领与官军有秘密联络的“情报”,并在营中散布流言,称张献忠欲排除异己,猜忌某部云云。

这套组合拳效果显着。

不断有小股被裹挟的民众和底层士兵冒险逃出承天府,前来投诚。他们带来了城内的宝贵情报,也加剧了张献忠军中的粮食恐慌和不信任感。

张献忠性情多疑暴戾,看到那些劝降告示和听到营中流言,果然疑心大起,虽然未必全信,但对部下将领,尤其是那些新附不久的头目,态度越发恶劣,动辄打骂,甚至无故诛杀了几名中级头目,搞得军中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大将刘文秀(张献忠义子)看不过眼,出面劝谏,竟也被张献忠痛斥一番,险些被鞭笞。大西军内部原本就存在的矛盾开始激化。

王小伟在城外,通过夜不收的情报,清晰地掌握着城内的一切变化。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敌人的堡垒,往往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他决定,再给张献忠加上最后一根稻草。

他找来军中几名声音洪亮、口齿伶俐的士兵,让他们站在靠近城墙的高地上,轮番向城内喊话,内容直指张献忠的猜忌和暴行,宣扬投诚政策,甚至点名呼唤一些已知对张献忠不满的头目。

这种赤裸裸的心理战,让城头上的张献忠气得暴跳如雷,下令放箭,却因距离太远毫无效果,反而更显其窘迫。

承天府,变成了一座被无形绳索紧紧勒住的孤城。外部包围日渐严密,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粮食一天天减少,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

决战的气氛,越来越浓。王小伟在等待,等待一个最佳的总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