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 第10章 辽东急报虏骑动,皇太极筹谋再入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辽东急报虏骑动,皇太极筹谋再入塞

济南城的这个冬天,因中原惨剧和朝堂风波而显得格外寒冷阴郁。然而,一份来自辽东的加急密报,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总督行辕的书案上,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南方的废墟拉回了北方的威胁。

军情司通过潜伏在沈阳(盛京)的细作,冒死传回情报:后金国主皇太极,正在大规模集结八旗精锐,并征调蒙古各部仆从军,囤积粮草,打造攻城器械,意图趁明廷精锐深陷中原泥潭、京畿防务空虚之际,再次大举入塞劫掠!

情报细节令人心惊:

“虏酋黄台吉于盛京郊外大阅兵马,八旗旌旗蔽日,甲胄鲜明,军容极盛!”

“蒙古科尔沁、察哈尔等部王爷应召而至,牛羊马匹汇集如云!”

“虏军大量打造楯车、云梯、填壕车,并搜集各类火炮(包括红衣大炮),显非寻常寇边!”

“其动向研判,主力极可能仍走蓟镇、密云旧路,直逼京畿!然亦需防其偏师绕道蒙古,侵袭宣大,甚至威胁山东边境!”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王小伟放下密报,语气冰冷,眼中却燃烧起锐利的光芒。中原的惨剧尚未消化,北方的豺狼又已磨利了爪牙。他深知,比起组织松散、缺乏远程武器的流寇,装备精良、战术纪律严明、且拥有大规模骑兵和重炮的后金八旗,才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敌人。

“立刻召集军事会议!”王小伟没有任何犹豫。

很快,徐锐、刚刚伤愈归队但仍显憔悴的周遇吉(他带回了宝贵的中原经验)、以及参谋司、后勤司的主要官员齐聚一堂。气氛比讨论中原局势时更加凝重,每个人都清楚北方强敌的份量。

“情况已然明了。皇太极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王小伟开门见山,“我们的对策,唯有四个字:严阵以待!”

他走到巨大的北方边防图前,手指点向几个关键节点:

“第一,北路。虽然皇太极主力大概率走蓟镇,但我们必须防范其偏师甚至主力一部绕道蒙古,从宣大方向破口,威胁山西,甚至南下山东。徐锐!”

“末将在!”

“你亲自坐镇德州!那是山东的北大门!立刻加固城防,按格物院最新图纸,加筑棱堡式炮台!所有火炮前置!新军主力向你倾斜!我要德州变成一颗敲不碎、吞不下的铁核桃!没有我的命令,哪怕虏骑到了城下,也不准出城浪战!依托工事和火力,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

“遵命!”徐锐抱拳领命,眼神炽热,这是硬仗,也是证明新军实力的机会。

“第二,登莱方向。水师不能松懈!虏骑虽不善水战,但需防其以小股部队乘小船沿海岸骚扰,或勾结海盗滋扰。水师要继续巡弋,确保海路畅通,保护盐场和沿海百姓。”

“第三,内部动员。全境进入战时状态。民兵乡勇组织起来,协助守城、运输、巡逻。军工坊全力运转,生产弹药、修理军械。粮草统一调配,优先保障军需。”

“第四,情报。军情司所有资源向北倾斜!我要知道虏骑主力确切动向、兵力构成、后勤路线!每日一报!”

他的部署清晰果断,侧重于依托山东经营已久的根据地,进行坚决的防御作战,利用预设工事和火力优势消耗敌人,而非冒险野战争锋。

“督师,”周遇吉忍不住开口,声音还带着伤后的沙哑,“若…若虏骑主力不顾德州,直扑京畿…我们…”他经历过北京被围的惨状,心中仍有牵挂。

王小伟沉默片刻,缓缓道:“朝廷自有京营和各地勤王之师(虽然他对此深表怀疑)。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守住山东,保住这块根基之地。只有我们站稳了,将来才有可能北上恢复!若朝廷…真有旦夕之危,再论其他。”

他的话潜台词很明确:山东优先。在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会考虑援助朝廷。这种近乎现实主义的冷酷,让部分官员心中微震,却也明白这是最理智的选择。

会议结束,各项命令如同上紧的发条,迅速传递到山东的每一个神经末梢。这个冬天,山东大地并未因严寒而沉寂,反而像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而紧张地运转起来。北方的狼烟,已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