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奥术徽记 > 第46章 声名的涟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成功帮助莉莉突破课题难关的成就感尚未消散,另一种变化,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所激起的涟漪,开始悄无声息地在莱恩周围扩散开来。这变化并非源于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由几次看似独立的成功,经由不同渠道,在皇家奥术学院这个信息流转迅速的小社会里,逐渐汇聚、发酵。

首先是在收藏家与古老家族的圈子里。索拉里斯·墨菲大师对那柄重获新生、甚至更胜从前的“星尘”匕首赞不绝口,在几次老友聚会中,他毫不吝啬地对那位“年轻却技艺通神”的匿名附魔师表达了极高的赞赏。虽然墨菲大师遵守承诺没有透露莱恩的姓名,但“有一位神秘年轻附魔师掌握了某种失传的共鸣附魔技艺”的消息,还是在某个小圈子里不胫而走。

其次,便是维克多·冯·海森伯格有意无间的推动。作为海森伯格家族的继承人,他的认可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分量。在与一些背景相当的贵族子弟或学院内颇有声望的高年级学生交流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讳莫如深,反而会以一种平淡却笃定的语气,提及莱恩在“星瞳”观测站任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其在符文和能量结构方面的“独特造诣”。经由维克多之口传出的信息,其可信度和吸引力远非流言可比。

再加上莉莉在完成其备受导师好评的课题后,对莱恩提供的“关键性技术支持”虽未大肆宣扬,但在后勤学派内部,还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这几股涓涓细流汇合在一起,终于形成了一股虽不汹涌,却持续不断的暗流,涌向了莱恩那间位于“沉睡法师”旅店的、原本僻静的工作室。

起初,只是一两个面带好奇的高年级学生,借着探讨某个冷门符文含义的名义前来拜访,言语间却不断试探着莱恩的师承与能力边界。莱恩保持着惯有的谦逊与谨慎,只就符文本身进行讨论,对于涉及自身核心能力的问题则巧妙避开或含糊带过。

然而,随着消息的进一步扩散,来访者的成分开始复杂起来。有真心被难题困扰、辗转多人引荐而来的高年级炼金学徒,带着结构破损、修复无门的家传魔法饰品;有正在准备重要论文、却在某个古代符文阵列的能量模拟上卡住数月之久的铭文系学长;甚至还有一两位平日里眼高于顶、专注于自身研究的年轻讲师,私下里带着某种混合着审视与好奇的态度,询问他关于某些能量不稳定现象的看法。

莱恩的工作室,第一次变得“热闹”起来。

这种“热闹”与和艾伦、莉莉他们在一起的温馨喧闹截然不同。它带着目的性、评估性,甚至偶尔会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与质疑。频繁的打扰开始影响莱恩自身的研究和修炼节奏,他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心力去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咨询和试探。

“嘿!我说莱恩,你这地方现在可比战士分院的酒馆还热闹了!”某天傍晚,艾伦大大咧咧地推门进来,正好撞见一位满脸感激的高年级学生离开,他不由得咧着嘴调侃道,“怎么样?当名人的感觉?”

莱恩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无奈地笑了笑:“感觉……比连续绘制十个小时符文还累。”他指了指桌上几份刚刚收到的、措辞客气却带着明确委托意向的便笺,“有些人只是想验证传言的真假,有些人则希望我像给墨菲大师附魔那样,免费或者用极低的代价解决他们积攒多年的难题。”

莉莉在一旁帮忙整理着被来访者稍稍弄乱的书架,轻声补充道:“名声就像两面开刃的剑,莱恩。它能带来机会,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期望。”

莱恩点了点头,他深有同感。他享受用自己独特的能力解决问题、帮助他人(尤其是朋友)的过程,也认可通过自身技艺获取合理报酬的价值。但他绝不愿意被名声所绑架,成为一个被无数琐事缠身、失去自我提升空间的“工匠”,更不愿暴露过多自身核心的秘密。

他需要掌控局面,而不是被局面推着走。

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莱恩在他的工作室门外,贴上了一张简洁的告示。告示上用清晰的字迹写明:

**【沃特符文与能量咨询】**

**一、咨询需提前预约,每日仅接待三位,具体时间另行商定。**

**二、咨询范围限于符文结构分析、能量回路优化及部分古代魔法造物鉴定。**

**三、恕不承接大型附魔、危险物品处理及与学院课程直接相关之课业。**

**四、具体报酬视问题难度与耗时而定,需预先协商。**

这则告示如同一道简单的过滤网。它明确地传达了莱恩的态度:他愿意提供帮助,但必须在自己的规则框架内。他不再被动地接受所有来访,而是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规则实施后,一些纯粹出于好奇或想占便宜的人果然减少了。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确实遇到难题、并且认可莱恩能力的人,愿意遵循这个规则前来预约。

莱恩谨慎地筛选着委托。他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锻炼他不同方面能力、或者能接触到新奇知识的问题,同时报酬也需合理。例如,他接下了一位炼金师关于优化小型魔力熔炉能量逸散问题的咨询,这让他对持续性能量输出的稳定结构有了新的理解;他也为一位历史系的学生鉴定了一块疑似古代精灵祭祀石板的残片,从中解读出的几个失传符文让他获益匪浅。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自己的“共鸣”感知运用得越发纯熟,也开始尝试将一些非核心的、基于标准符文学的理论融入解答,既展示了能力,又巧妙地保护了自己最根本的秘密。

他意识到,名声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但它也可以成为一块试金石,筛选出真正的合作者与有价值的问题;成为一个平台,让他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和资源;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他自身在应对复杂人际和维持本心之间的平衡能力。

工作室依旧会有人来访,但不再像之前那样杂乱无章。预约制保证了莱恩拥有足够不受打扰的研究时间。他依旧保持着那份与年龄不符的谦逊,但在涉及专业领域时,他的话语却带着一种源自真正实力的笃定与自信。

这一日,在送走一位就古代防护结界能量节点兼容性问题咨询的阵法科讲师后,莱恩收到了一份由学院内部信使送达的、封装精美的信函。信函的落款,是一个他未曾直接接触过,但在学院高层中颇有影响力的家族徽记——金盏花与交叉的法杖。信中措辞礼貌而含蓄,邀请他前往家族的沙龙一叙,探讨“关于古代能量理论与现代奥术应用结合的可能性”。

莱恩拿着这封散发着淡淡香气的信笺,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夕阳的余晖为帝都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