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70,老娘物资堆成山 > 第169章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章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程燕的声音越说越哽咽,眼眶泛红,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裤腿:“要不是我堂哥一直护着我,我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上次我发高烧,队里没人管,是他偷偷跑了十几里山路,去公社卫生院给我拿的药……”

她说着,眼泪终于没忍住,顺着脸颊往下掉,赶紧抬手抹了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让你见笑了,我平时不这样的,就是一说起这些事,心里就堵得慌。”

许伶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忍不住发酸。她还记得第一次在火车上见到程燕时,姑娘扎着马尾辫,叽叽喳喳地跟人聊八卦,眼里满是对下乡生活的期待,哪像现在这样,连笑都带着股委屈。

“她运气也太差了,偏偏下放到这么个鬼地方。” 许伶暗自想道,原本想说自己所在的王乡大队对知青有多好,队长从不苛待,活儿也不算太累,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要是让程燕知道,岂不是往她伤口上撒盐?

她只能拿起桌上的水杯,递到程燕手里,轻声安慰:“别难过了,在哪过日子都差不多,都有难的时候。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哪天就有转机了呢?”

程燕接过水杯,抿了一口,却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消极:“转机哪有那么容易啊?除非我们大队长下台,不然这日子根本没法过。可他在孙营大队土生土长,当了十几年大队长,队里人几乎都姓孙,特别抱团,我们这些外来的知青,想跟他斗,简直是以卵击石。”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之前有个男知青不服他安排,跟他吵了几句,结果接下来半个月,天天被派去挖河泥,累得差点晕在地里,最后还是服软认错了。”

许伶听着,目光落在程燕的额头上 —— 不知是不是她的特殊能力又起了作用,她清楚地看到程燕印堂处罩着一层淡淡的黑气,那是要走霉运的征兆。

正想着,就见之前跟程燕一起的年轻男人端着两个菜走了过来,正是程燕的堂哥程林。

他刚走近,许伶又下意识看了眼他的印堂,心里不由得一惊:“程林的黑气比程燕还重,这对堂兄妹怎么这么走背时?”

她悄悄掐了个算诀,指尖传来一阵微弱的感应,眉头渐渐舒展,心里有了些底。

“许知青,咱们又见面了。” 程林笑着打招呼,把菜放到旁边的桌子上,顺势在程燕身边坐下。

许伶抬手作请,笑着回应:“是啊,真没想到这么巧。”

三人刚聊了两句,程林就忍不住叹了口气,说起了孙营大队的管理:“我们大队管得特别严,除了规定的放假日子,其他时间根本不准外出,就算要出去,也得找大队长批条子,要是私自出去被抓到,还得记大过,影响年底的工分。”

他苦笑了一下,“我本来还想着,下乡能帮老乡做点实事,结果现在倒好,跟被关起来当犯人似的,连自由都没有。”

“可不是嘛!” 程燕在旁边补充道,“在大队里,就算有钱也花不出去,想买点零食、布料,都得等进城的机会。日子过得又苦又闷,可我们这些没背景的,除了熬着,也没别的出路。”

许伶听到这儿,心里突然想起之前关注的人口失踪案,她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对两人说:“你们最近要多注意安全,这段时间县里不少地方都有人口失踪,各个公社都有,尤其是位置偏的大队,失踪的人更多。”

程燕一听,眼睛顿时睁大了,也跟着压低声音:“你也知道这事?我们孙营大队去年就丢了六个人!队里上报的时候说那些人是意外死亡,可村里的老人私下说,那些人根本没死,是被人送到山外享福去了。”

她撇了撇嘴,满脸不信,“我才不信呢!城里的姑娘去山外都不一定能享福,山里人哪有这好命?我看啊,说不定是被人拐走了,指不定受什么折磨呢!”

许伶心里一动,程燕说的情况,跟她之前怀疑的王三那帮人很像,她暗自猜测:“难道孙营大队跟王三背后的人有勾结?一年就丢六个人,要是持续十年,那得有多少人被害?对方能把这事压得这么死,没溅起一点水花,手段肯定不简单。”

她紧接着又问:“那知青呢?你们大队的知青有没有失踪或者‘死亡’的情况?”

程燕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凝重,她凑近许伶,几乎是贴着耳朵说:“自打知青开始下乡,我们大队已经有八个女知青报了死亡,三个男知青报了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大队长说那些人是私下跑了,还让知青办给他们的家属发电报,让家属赶紧把人领回去,可家属来了之后,根本找不到人,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她说完,长长地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担忧,“我总觉得,那些人可能早就不在了……”

“十有八九是遭了毒手。” 许伶点点头,语气肯定,“你们要是有证据,不如把情况报给执法局,请他们过来查一查,说不定能查出点线索。”

她的话刚说完,程林就赶紧凑了过来,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顾虑:“这…… 这能行吗?要是让大队长知道了,我们会不会惹怒他们啊?到时候他们要是报复我们,我们在大队里就更没法立足了。”

许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反问:“你们知青院现在还剩下多少知青?”

程林愣了一下,下意识回答:“加上今年新下来的四位,一共九位。待得最久的,也只有三年。”

他说完,又疑惑地看着许伶,“这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王乡大队的知青院,加上新来的,一共二十人。” 许伶平静地分享道,“之前有两个知青因为家里有关系,回城了;还有一个考上了工农兵大学,去读书了。剩下的人,虽然也觉得苦,但至少能安稳过日子。”

她说着,目光落在程林和程燕脸上,反问:“你现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吗?”

程林和程燕对视一眼,脸色渐渐变了,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敲了一下,陷入了沉思。

程林刚想开口说点什么,旁边突然传来服务员的声音:“许伶同志,你的啤酒鸭好了,过来端一下!”

许伶应了一声,起身去端菜。

等她把冒着香气的啤酒鸭端回来,看着还在沉思的两人,笑着问:“你们俩要不要跟我一块吃?这啤酒鸭分量不少,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程林和程燕赶紧摆了摆手,程林笑着说:“不用了不用了,我们点的菜也快上了,怎么好意思占你的便宜。”

程燕也跟着点头,“是啊,你自己吃吧,我们等会儿就行。”

接下来的用餐时间,三人都没再聊之前的话题,只是低头默默吃饭。

许伶一边吃着香嫩的啤酒鸭,一边留意着程林和程燕的神色,看得出来,两人心里还在琢磨刚才的对话。

等三人都吃完,程林擦了擦嘴,犹豫了一下,还是凑到许伶面前,轻声说:“许知青,你看能不能找个安静点的地方,我们再聊一聊?我跟我堂妹,还有些问题想请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