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双异能学生 > 第132章 全球最高警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极圈边缘,“极光”安全区的合金闸门缓缓开启时,石小凡正靠在运输直升机的舱壁上昏睡。螺旋桨的余震还在舱体上轻轻颤动,他的眉头微微皱着,像是在梦里还在应对南极冰原的危机——右手下意识地攥着衣角,指节泛白,脸侧还沾着一点未化的雪沫,在机舱暖气里慢慢融成小水珠,顺着下颌线往下滑,滴在沾满血污的作战服上。

他的右臂被新绷带缠得紧实,可即便隔着布料,也能看到暗红色的血渍正从绷带边缘慢慢渗出,将袖口晕出一片深色的印记。那是在南极撤离时被异化蟑螂的利爪刮破的旧伤,路上为了掩护老陈,又被冰棱划开了口子,此刻伤口周围的皮肤还在发烫,连带着他的呼吸都带着一丝不稳的轻喘。

王虎坐在他旁边,手里攥着一个磨损严重的战术水壶,壶身还印着“极地特勤队”的褪色字样。他小口小口地喝着温水,目光却没离开过石小凡——从南极冰原到“极光”安全区的三天里,石小凡只断断续续睡了四个小时,每次闭眼都在喊“数据”“别丢下小张”,听得王虎心里发酸。他悄悄把自己的毛毯往石小凡身上掖了掖,盖住对方露在外面的脚踝,又摸了摸石小凡的额头,确认没有发烧,才稍微松了口气。

“吱呀——”

直升机的舱门被液压装置缓缓拉开,一股带着北极特有的凛冽寒风灌了进来,卷起舱内的碎纸屑。王虎立刻伸手把石小凡的外套领口往上拉了拉,遮住他敏感的后颈——之前在冰原上,石小凡就是因为后颈受了风寒,差点发起高烧,现在可不能再出岔子。

舱外的停机坪上,早已站满了人。最前面的是几个穿着白色科研服的人,手里举着便携式检测仪,屏幕上的绿光亮个不停;后面是一排黑色作战服的士兵,身姿笔挺,手里的脉冲步枪都上了膛,显然是做好了万全的安保准备。为首的老人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镜腿上还缠着一圈透明胶带——正是“极光”安全区科研部的负责人周明远教授,他手里的平板电脑屏幕还亮着,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

“是石小凡队长的队伍吗?”周明远快步上前,皮鞋踩在结了薄冰的停机坪上,差点打滑,旁边的研究员赶紧扶住他。他却顾不上站稳,目光飞快地扫过机舱里的人,最后落在李敬教授怀里的笔记本电脑上,声音都带着颤,“李敬老弟,你可算回来了!数据……数据没丢吧?”

李敬教授从舱后慢慢走出来,怀里的笔记本电脑被他用外套裹得严严实实,像是抱着刚出生的孩子。他的脸色还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眼下有浓重的黑眼圈,可眼神却亮得惊人,一见到周明远,就激动地把电脑往对方面前递了递:“周老,放心!四个存储单元全在,我这电脑里还有双重备份,连一个字节都没丢!路上怕出意外,我把数据又拷了三个U盘,分别放在老陈、林溪和赵宇身上,万无一失!”

周明远的眼睛瞬间红了,他伸手握住李敬的胳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太好了!太好了!总部那边从昨天开始,每小时催一次,就怕你们在冰原上出意外。你不知道,自从‘冰棱’基地失联,我们所有人都没合过眼,就盼着你们能把数据带回来!”

说话间,两个穿着灰色医护服的士兵推着担架走了过来,想把石小凡抬到医疗车上。王虎却下意识地挡在担架前,双手微微张开,语气带着警惕:“他就是能量透支,还有点外伤,不用送重症监护吧?之前在冰原上,他还能自己走呢,就是刚才在飞机上睡着了……”

“放心放心,就是做个体检。”周明远赶紧拍了拍王虎的肩膀,指了指身后的医疗车,“我们准备了最好的营养剂和修复凝胶,保证让石队长明天就能下床。总部说了,等他醒了,还要亲自开视频会议召见你们,你们可是拯救人类的功臣!”

王虎这才慢慢让开,看着士兵小心翼翼地把石小凡抬上担架。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上面还留着南极冰原的冻裂痕迹,指缝里似乎还沾着异化生物的墨绿色体液——那三天的每一幕都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回放:老陈腿伤发作时的闷哼、林溪抱着U盘偷偷掉眼泪的样子、赵宇为了找干柴差点掉进冰裂缝……还好,他们都活着回来了,数据也回来了。

存储单元和笔记本电脑被直接送进了“极光”安全区的核心实验室。实验室在地下三层,需要经过三道指纹验证和两道虹膜扫描才能进入。推开厚重的合金门,一股带着消毒水味的冷气扑面而来,十几台银色的检测仪整齐排列,屏幕上跳动着各种颜色的数据流,发出“嗡嗡”的低鸣,像是无数只蜜蜂在耳边飞舞。

周明远亲自坐在主控制台前,戴上特制的数据手套,将存储单元插进接口。随着一声“数据导入成功”的提示音,屏幕上瞬间跳出来密密麻麻的文件图标,其中有一半都标注着红色的“最高机密”字样,旁边还附带了“冰棱基地专属权限”的水印。

“我的天……这是异化生物的完整基因序列图谱!”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年轻研究员凑到屏幕前,眼睛瞪得溜圆,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比我们之前收集的碎片数据完整十倍!你看这个基因片段,竟然能自主修复,这就是它们很难被杀死的原因!”

李敬站在旁边,喝着研究员递过来的热咖啡,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终于缓解了喉咙的干涩。他指着屏幕右上角的一个文件夹,语气带着几分凝重:“小吴,你点开那个‘远古遗迹关联分析’,里面有我们在南极冰盖下三十米处发现的古老壁画数据,还有碳十四检测报告——那些壁画至少有三万年的历史了,比人类已知的最早文明还早五千年。”

周明远赶紧点开文件夹,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幅幅经过修复的壁画图像。第一幅画里,一群穿着兽皮的原始人跪在雪地上,双手高举,朝着天空跪拜;第二幅画里,天空中悬浮着一个巨大的金属圆盘,圆盘周围环绕着黑色的雾气,像一条巨大的毒蛇;第三幅画最让人揪心——黑色雾气里伸出无数细长的触手,缠住了奔跑的原始人,被缠住的人身体迅速干瘪,最后变成了一堆白骨。

“这……这是什么东西?”周明远的手指在屏幕上停顿,声音都有些发颤,目光落在壁画下方的象形文字上,“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

“‘收割者’——这是我们临时起的名字。”李敬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上面是他手写的破译笔记,“我们找了三位古文字专家远程协助,初步破译了一部分象形文字,大概意思是:‘天空的使者带来审判,黑色的爪牙收割生命,唯有火种能抵御黑暗’。结合存储单元里的科考日志,我们怀疑,异化生物就是‘收割者’的‘工具’,三万年前进攻过地球,现在它们可能要回来了。”

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检测仪的“嗡嗡”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几个研究员面面相觑,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那个叫小吴的年轻研究员张了张嘴,小声说:“周老,这……这不会是编的吧?‘收割者’、外星文明,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吗?我们有证据吗?”

“证据在这里。”周明远还没说话,李敬就走上前,在控制台上点了几下,屏幕上跳出一段模糊的视频。视频画面有些晃动,左上角的时间显示是“冰棱基地自毁前15分钟”,地点是能源舱——画面里,一个穿着蓝色科研服的人正在检修管线,突然,他身后的空间开始扭曲,像被揉皱的纸一样,慢慢形成一个黑色的裂缝。

紧接着,无数细长的黑色触手从裂缝里伸出来,像毒蛇一样缠住了那个科研人员的胳膊。科研人员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想要挣脱,可触手却越缠越紧,很快就蔓延到了他的全身。几秒钟后,触手慢慢收回裂缝,原地只剩下一具干瘪的尸体,皮肤紧紧贴在骨头上,像一张空荡荡的人皮。视频的最后,裂缝周围的空间波动越来越剧烈,屏幕上跳出一行红色的警告:“检测到未知文明能量波动,强度:S级,威胁等级:极高,建议立即启动自毁程序”。

视频播放结束,实验室里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小吴的脸瞬间变得苍白,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掉在地上;旁边的老研究员推了推眼镜,手指不停地搓着衣角,显然是被视频里的画面吓到了。周明远深吸一口气,按下了通讯器的按钮,语气坚定:“立刻把这些数据和视频加密发送给联合国安理会,还有全球异能者联盟总部,标注‘紧急-最高优先级’,让他们马上召开紧急会议!”

与此同时,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圆形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原本播放着全球异化生物分布图,此刻却突然切换成了“极光”安全区发来的加密文件。会议室里坐着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代表,还有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几个主要国家的国防部长和科研负责人,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咖啡,脸上满是凝重的神色。

“……以上就是‘极光’安全区刚刚传来的初步报告。”联合国秘书长瓦伦丁·科恩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议室,他的头发比昨天又白了几根,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南极‘冰棱’基地于三天前启动自毁程序,原因疑似检测到未知高能量波动。目前,一支调查组已成功带回部分数据,正在紧急分析。”

“未知高能量波动?又是异化生物搞的鬼吗?”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皱着眉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他的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显然是对频繁出现的异化生物袭击感到头疼,“我们西伯利亚的‘冻土’安全区上个月刚遭遇过异化生物围攻,损失了三个特战小队,要是这些东西还在扩散,我们必须加大边境的军事部署!”

“伊万诺夫部长,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美国代表马克·特纳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手指在平板电脑上点了几下,环形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南极上空的卫星图像——图像里,一个淡淡的黑色漩涡正在缓慢旋转,周围的云层都呈现出被扭曲的状态,“我们的‘鹰眼’卫星在南极上空检测到了异常的空间扭曲,这种波动跟三年前亚马逊雨林出现的空间裂缝高度相似。当时那片区域的异化生物数量在一周内暴增了十倍,最后我们不得不动用燃烧弹才控制住局势。”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快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文件夹——这是联合国最高级别的紧急文件,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代表才有资格查看。他快步走到瓦伦丁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将文件夹递了过去。

瓦伦丁打开文件夹,只看了几眼,脸色就瞬间变了。他猛地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手指紧紧攥着文件夹的边缘,指节泛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各位,‘极光’安全区刚刚传来了最新的数据分析结果,情况……比我们所有人想象的都要严重。”

他按下控制台上的按钮,环形屏幕上的卫星图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幅三万年的古老壁画和异化生物的基因图谱。周明远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来,清晰而凝重:“各位代表,根据我们对南极带回数据的深度分析,异化生物并非地球本土物种。它们的基因序列中存在明显的人工改造痕迹,且能量波动频率与一种我们暂称为‘收割者’的未知文明高度匹配——简单来说,异化生物是‘收割者’制造的生物武器。”

“‘收割者’?”英国代表伊丽莎白·霍尔挑了挑眉,语气带着明显的质疑。她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周围的代表,“周教授,恕我直言,这更像是科幻小说里的设定。我们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能证明这个‘收割者’真的存在?三万年的壁画可能只是原始人的想象,基因序列的异常也可能是自然变异的结果。”

“霍尔代表,我理解你的质疑,但证据就在这里。”周明远的声音顿了顿,屏幕上立刻切换到那段冰棱基地的监控视频。当黑色裂缝和触手出现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当看到科研人员变成干瘪尸体时,伊丽莎白·霍尔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里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视频播放结束,周明远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段视频是冰棱基地自毁前15分钟拍摄的,我们已经通过多重技术验证,确认没有经过任何剪辑。视频里的空间裂缝和触手,绝不是地球上任何已知生物或自然现象能形成的。结合壁画和基因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收割者’是真实存在的外星文明,且它们的目标很可能是地球。”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伊万诺夫张了张嘴,原本想说的质疑话却卡在了喉咙里——视频里的画面太过真实,那黑色触手的恐怖形态,还有空间扭曲的诡异景象,都超出了地球生物的范畴。他深吸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眼神从之前的不耐烦变成了凝重。

“各位,”瓦伦丁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位代表,语气沉重,“‘收割者’的威胁,已经从古老的传说变成了迫在眉睫的现实。南极的空间裂缝、全球范围内的异化生物扩散、未知的高能量波动……这些信号都在告诉我们,一场关乎人类存亡的危机即将来临。在这样的危机面前,我们不能再因为地域、利益、意识形态而各自为战,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场挑战。”

“瓦伦丁秘书长说得对。”中国代表陈建军缓缓开口,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坚定,目光落在环形屏幕上的基因图谱上,“我们中国愿意开放部分异能者训练数据和第三代能量护盾技术,与各国共享。这些技术已经在我国西北的‘昆仑’安全区经过实战验证,能有效抵御异化生物的攻击。同时,我们建议立即启动‘全球最高战备状态’,整合全球的军事力量和科研资源,全力备战。”

陈建军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连锁反应。马克·特纳立刻点头,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美国愿意开放我们的基因编辑技术数据库,协助各国研发针对异化生物的专用药物。同时,我们可以调动太平洋舰队的‘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和大西洋舰队的‘福特’号航母战斗群,部署在南极和亚马逊雨林附近,防范可能出现的空间裂缝。”

“俄罗斯将增派五个装甲师和三个异能者小队到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加强‘冻土’‘冰原’两个安全区的防御。”伊万诺夫的语气不再有之前的抵触,而是充满了决心,“我们的军工企业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生产脉冲步枪和冷冻手雷,这些武器对异化生物有很强的杀伤力,我们愿意向友好国家提供生产线技术。”

“英国、法国、德国将联合开放量子通信技术,确保各国之间的信息传递安全,避免被‘收割者’干扰。”伊丽莎白·霍尔补充道,她捡起地上的钢笔,手指紧紧攥着,“同时,我们三国的科研机构将成立联合实验室,专注于‘收割者’能量波动的研究,争取尽快找到干扰或屏蔽这种波动的方法。”

短短一个小时,原本因为领土争端、资源分配而争论不休的各国代表,此刻却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当瓦伦丁拿起笔,在“全球最高战备状态启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里没有了之前的猜忌和隔阂,只有共同面对危机的决心和对人类未来的期盼。

协议签署的消息通过量子通信网络,以光速传遍了全球。从纽约的摩天大楼到北京的胡同小巷,从伦敦的大本钟到莫斯科的红场,无数屏幕上都弹出了“全球最高战备状态启动”的紧急通知。

太平洋上,“尼米兹”号航母的甲板上,战机引擎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一架架F-35战机拖着白色的尾烟直冲云霄,朝着南极方向飞去;西伯利亚的雪原上,t-90主战坦克排成整齐的队列,履带碾过积雪,留下深深的痕迹,装甲兵们正检查着车载导弹,眼神坚定;亚马逊雨林边缘,巴西的异能者部队正搭建能量屏障,他们的手掌泛着淡淡的绿光,将整片雨林笼罩在一层透明的防护罩下。

“极光”安全区的医疗室里,石小凡缓缓睁开了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色的天花板,上面悬挂着输液袋,药液正顺着导管慢慢往下滴,在他的手背上留下一丝微凉的触感。他动了动手指,发现右臂被固定在特制的支架上,缠着的新绷带里似乎涂了什么药膏,原本火辣辣的伤口现在只剩下淡淡的痒意。

窗外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他侧过头,透过玻璃窗看到停机坪上正频繁起降着运输直升机,每架直升机的机舱里都装满了武器和物资。远处的训练场上,传来士兵们整齐的呐喊声,夹杂着脉冲枪的射击声,显然是在进行紧急训练。

“你醒了?”门被轻轻推开,王虎端着一个不锈钢餐盘走了进来,餐盘里放着一碗热粥、一个水煮蛋和一小碟咸菜。他脸上满是笑容,把餐盘放在床头柜上,伸手摸了摸石小凡的额头,“太好了,烧退了!医生说你就是能量透支太严重,加上伤口感染,输两天营养液就能恢复。”

石小凡坐起身,靠在床头的靠垫上。他注意到床头柜上放着一份折叠的战报,封面印着红色的“紧急”字样。他伸手拿过战报,打开一看,标题赫然写着:“全球最高战备状态正式启动,各国达成科技共享协议,全力备战‘收割者’”。

战报里详细记录了联合国紧急会议的内容:中国开放异能者训练数据、美国共享基因编辑技术、俄罗斯提供武器生产线……每一条都让石小凡的心里泛起暖流。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了“星耀会核心成员已被全部抓获,内部争斗全面压制”的字样,忍不住松了口气。

“我们带回来的数据……真的起作用了?”石小凡的声音还有些沙哑,他指了指战报上的“收割者研究专项小组”字样,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

“何止是起作用!”王虎兴奋地坐在床边,拿起粥碗递给他,“周教授刚才还来问过你,说你的空间能力对研究空间裂缝特别重要,想让你加入专项小组。对了,林溪和赵宇也来了,他们在外面等着呢,说要跟你聊聊路上没说完的冰原趣事——老陈腿伤还没好,被小李推着轮椅在走廊里转圈呢,说等你好了要跟你掰手腕。”

石小凡接过粥碗,小口喝着。温热的粥滑过喉咙,驱散了身体的寒意。他想起在南极冰原上,林溪抱着U盘哭着说“要带小张回家”,想起赵宇为了找干柴差点掉进冰裂缝,想起老陈腿伤发作时还在说“别管我,先护着数据”……这些画面像一颗颗温暖的石子,落在他的心里。

就在这时,医疗室的门被推开,李敬教授拿着一个平板电脑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林溪和赵宇。林溪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小的相框,里面是小张的照片——照片上的小张穿着作战服,笑容灿烂,正举着一把脉冲枪对着镜头。

“石队长,你可算醒了!”李敬把平板电脑递给石小凡,屏幕上是空间裂缝的波动曲线图,“你看,这是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收割者’的能量波动有七天的周期性,每次峰值出现时,空间裂缝出现的概率会增加三倍。我们还发现,异化生物的头部有一个能量核心,只要用高频脉冲攻击核心,就能瞬间杀死它们!”

石小凡看着屏幕上的曲线图,又看了看林溪手里的相框,眼眶突然有些发热。他知道,小张的牺牲没有白费,那些留在南极冰原上的队员没有白费——他们带回来的数据,正在为人类筑起一道抵御“收割者”的防线。

“石队长,”林溪轻声说,她把小张的相框放在床头柜上,“我们都报名加入专项小组了,你也来吧?小张说过,要保护更多的人,我们一起完成他的心愿。”

石小凡看着眼前的几个人,又望向窗外忙碌的景象——直升机还在起降,士兵们的呐喊声还在回荡,实验室的灯光还在亮着。他用力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好,我们一起。”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小张的相框上,也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医疗室里没有了之前的疲惫和悲伤,只有对未来的期待和面对危机的勇气。

而在全球的各个角落,无数人正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科研实验室里,科学家们熬夜分析数据;军事基地里,士兵们进行着高强度训练;工厂里,工人们加班生产武器;街头巷尾,志愿者们向居民宣传防范知识……

一场关乎人类存亡的战争,已经悄然拉开序幕。而这一次,全人类将并肩作战,用团结和勇气,守护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