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晚清三杰恩仇录 > 第163章 总攻时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治十年,岁在辛未,正月(1871年1月)。

凛冬已至,天地肃杀。陇东高原的寒风似鬼哭狼嚎,卷起地面冻结的沙砾与残雪,无情地抽打着金积堡内外每一个生灵的脸庞。持续了一年又数月的围困与厮杀,将这片土地变成了巨大的坟场,如今终于走到了最后的时刻。

堡外,清军连营数十里,旌旗密布,刀枪如林,肃杀之气直冲云霄。刘锦棠立马于一处高坡,冰冷的甲胄上凝着寒霜。他年轻的面庞上已看不出悲喜,只有一种历经血火磨砺后的冷硬决绝。望着那座如同垂死巨兽般匍匐在冬日荒野上的巨大堡寨,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终于缓缓举起了右手。

下一刻,进攻的号角声撕破了黎明前的死寂!那不是零星的试探,而是来自四面八方、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的全面总攻的信号!

清军阵地上,所有能够使用的火炮——劈山炮、抬枪、甚至一些缴获的老旧火铳——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火光闪烁,硝烟弥漫,无数弹丸如同冰雹般砸向金积堡早已残破不堪的城墙和堡内。这是最后、也是最猛烈的火力准备,意图在肉体冲锋前,彻底摧毁守军残存的意志和工事。

炮声未息,战鼓又雷动起来!

“杀啊!为刘军门报仇!”

“踏平金积堡!鸡犬不留!”

震天的喊杀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成千上万的清军士兵,如同从冻土中苏醒的复仇之潮,从战壕中、从营垒后汹涌而出!他们顶着城头上零星却依旧致命的箭矢和弹丸,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锋。云梯被无数双手抬起,飞快地架上百孔千疮的城墙。饥寒交迫的守军爆发出最后的力量,用刀砍、用矛刺、用石头砸,将仅存的沸油和火把倾泻而下。不断有清军士兵从云梯上惨叫着跌落,鲜血瞬间染红了冰冷的墙砖和黄土,但后面的人立刻红着眼睛补上,踩着同伴的尸骸继续向上攀爬!城墙上下,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而血腥的绞肉场,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生命的急速消逝。

然而,真正令人心悸的惨剧,发生在堡墙之内。

许多回军士兵和他们的家眷,深知大势已去,且对清军(尤其是为复仇而来的老湘营)可能的残酷报复充满极致的恐惧,做出了震惊世人的、绝望至极的选择。

史书上那冰冷而恐怖的记载——“堡寨将破时,先刃其家属,或掷诸水火,乃解衣格斗,死而后已”——在这一刻变成了活生生的人间地狱。

在堡内某些角落,传来凄厉的哭喊和悲号。绝望的父亲双目赤红,泪血交迸,手中的刀却颤抖着挥向相伴多年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然后发出不似人声的野兽般的嚎叫,赤裸着上身,疯狂地冲向涌入的清军;有的母亲紧紧抱着惊恐的孩子,最后亲吻一下冰凉的额头,纵身跳入深不见底、冰冷刺骨的水井或结着薄冰的壕沟,瞬间被黑暗吞没;还有人将年迈的父母或羸弱的亲人推入熊熊燃烧的房屋,自己则撕扯掉身上最后的累赘,赤膊跣足,如同疯魔般,挥舞着卷刃的刀剑,扑向敌人,进行着毫无希望的、纯粹求死的最后格斗,直至被乱刀砍倒,死而后已。这些场景无比惨烈,超越了战争的范畴,将人性的极端和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令最悍勇的老兵也为之胆寒。

堡内的抵抗虽然疯狂惨烈,却已是强弩之末,无法阻挡清军复仇的洪流。清军逐一攻克街垒,占领房屋,逐巷逐屋地肃清残敌。战斗从黎明持续到午后,喊杀声和惨叫声才逐渐稀疏下来。

正月七日(1871年1月6日),在经历了最后一天的血腥巷战和目睹了部众惨绝人寰的自戕与抵抗后,马化龙,这位领导宁灵地区回民抗争多年的核心人物,终于彻底放弃了抵抗。他深知,继续战斗下去,只会让堡内剩余的所有人遭受更彻底的毁灭。为了保全一部分眷属和残余部众的性命,他选择了投降。

他率领其子马耀邦、以及部下和眷属共一千余人,走出了他们最后据守的、弥漫着血腥和焦糊味的残破堡垒,“诣营乞降”,正式向刘锦棠投降。曾经雄峙一方、坚不可摧的金积堡,至此彻底陷落。

刘锦棠接受了投降,但气氛绝非宽恕与和解,而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冰冷控制和压抑着愤怒的审判。马化龙及其子、主要头目被立即解除武装,严加拘押,看管起来。

金积堡虽克,但战事并未完全结束。附近还有如王家疃庄等零星堡寨在负隅顽抗。清军毫不留情,乘胜进攻,以雷霆之势迅速攻克了这些最后据点,将金积堡周围地区的回军残部彻底肃清,不留任何后患。

至此,以金积堡为核心的宁灵地区大战,以清军的惨胜告终。这场战役耗时之长、过程之酷烈、伤亡之惨重(尤其是主帅刘松山的阵亡和最后阶段守军绝望的自毁式抵抗),都给清军上下留下了极其深刻和复杂的心理阴影。而对回军来说,则是主力丧失殆尽,最坚固的根据地彻底丢失,再也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有效抵抗。

硝烟渐渐散去,露出金积堡满目疮痍的残骸和遍地的尸骸。

刘锦棠脸上没有露出任何喜悦之情。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里,他失去了尊敬的叔父,此外,清军在围攻金积堡的时候,还死了七个提督——姚连升、谭建高、杨清源、刘官胜、张四维、李就山、简敬临,以及两个总兵——牛德彪、周立本。副将、参将这些,更是死了上百个。至于普通士兵的伤亡,那就根本没法细算。

胜利的代价如此巨大,注定了后续的清算绝不会宽大。如何处置马化龙及其降众,以及左宗棠如何向北京奏报这场用无数鲜血换来的“胜利”,将成为下一个焦点。凛冽的寒风中,胜利的旗帜似乎也带着沉甸甸的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