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五月,陇东大地已染新绿,但空气中仍弥漫着金积堡血战后的肃杀之气。
平凉,陕甘总督行辕。左宗棠身着一品官服,背对着巨大的西北舆图,负手而立。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紧紧锁定在图上“河州”二字。金积堡的胜利并未让他有丝毫松懈,反而如同抽响了马鞭,催促着他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大帅,”幕僚轻声禀报,“各营已整顿完毕,粮饷器械也已筹措大半,只是……”幕僚略有迟疑,“将士们金积堡之役伤亡颇重,是否再多休整些时日?”
左宗棠缓缓转过身,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兵贵神速!马化龙覆灭,河州马占鳌此刻必是惊弓之鸟,正应乘胜击之,岂容其喘息,再度坐大?传令!”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支令箭:“着记名提督傅先宗,率鄂军十营为中路,由狄道(今临洮)进兵,强渡洮河,直逼河州门户!”
又拿起第二支令箭:“着提督杨世俊,率马步各营为左路,出南关坪,进军峡城,抄掠其侧翼!”
第三支令箭掷下:“着总兵刘明灯等部为右路,从马盘监向红土窑方向推进,扼守要道,防止窜逃!”
“诸军需互为犄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遇敌堡寨,先炮后兵,深沟高垒,绝不可轻敌冒进!告知诸位将军,河州地势险峻,回众悍勇,尤胜金积,务须慎之又慎!”
“嗻!”传令官接过令箭,飞奔而出。
刹那间,平凉大营如同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动。战鼓隆隆,号角连天,四十营清军如同数股铁流,分别从不同方向,浩浩荡荡向河州开拔。旌旗蔽日,刀枪闪烁,沉重的车轮和马蹄声震动着黄土高原。
消息早已传来。马占鳌,这位同样精明强悍的回军领袖,不同于马化龙的深沟高垒,他更善于利用河州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进行周旋和机动战。得知清军大举来犯,他并未惊慌,立即召集各部头目商议。
在一处宽敞的窑洞里,油灯昏暗,气氛凝重。马占鳌目光扫过众人:“左屠夫(回军对左宗棠的蔑称)刚啃下金积堡,就又扑向我们了!看来是不把咱们斩尽杀绝决不罢休!”
一头目愤然道:“怕他不成!河州不是金积堡,咱们这里山高路险,让他进来,耗也耗死他!”
另一头目比较忧虑:“可是清兵势大,火炮厉害,硬拼恐怕……”
马占鳌抬手制止了争论,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硬拼自然不行,但也不能让他舒服了进来。傅先宗想从狄道过洮河?没那么容易!沿河险要之处,多设卡垒,用弓箭土枪伺候,延缓其渡河速度。杨世俊走南路?山路崎岖,多设滚木礌石,袭扰其粮队!先挫其锐气,耗其粮饷!”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敲在简陋地图上的一个点:“但是,真正决胜负的地方,不在这里。要看这里——太子寺(今广河)!”
众人目光聚焦。马占鳌沉声道:“太子寺地势相对开阔,却是控扼通往河州腹地的咽喉要道!左宗棠大军最终必汇集于此,寻求决战。我们要在这里,给他准备一份‘大礼’!”
时间流逝,战事推进如左宗棠和马占鳌所料。
清军三路推进,果然遭遇了层层阻击。傅先宗部在洮河岸边付出了代价才得以渡河;杨世俊在山间小道中不时遭遇冷箭和袭扰;刘明灯部也进展缓慢。虽然清军凭借装备和兵力优势不断向前推进,但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伤亡日增,粮草消耗巨大。
左宗棠一面令徐文秀、刘明灯两部在康家崖一带架桥吸引反清军注意力。一面派傅先宗、杨世俊等部从狄道架浮桥先渡。八月二十二日,清军过河。二十六日,傅先宗部、杨世俊部等先后占据了西坪、三叉河和陈家山顶,到九月初一,清军王德榜、朱明亮部也从狄道过河,与杨世俊会合。清军过河并构筑坚堡硬寨于义军右侧,对反清军造成很大威胁。
马占鳌部发现清军渡河后,立即派兵加强南线防务。八月二十八、二十九日两天内筑起黑山头四垒七卡,并在大坪山、红庄一带连筑五垒,互为犄角,以保护三甲集。九月二十日昼夜间,反清军反攻过河的清军,接连失利,过河清军已站稳脚跟,后续者源源不断,形势对反清军不利。
转眼到了十二月。陇原的冬天来得早且酷烈,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苍茫。清军士卒在冰天雪地中跋涉、作战,苦不堪言。
此时,马占鳌见初步的阻滞目的已达到,且判断清军主力已被吸引至太子寺一带,他果断行动,将其麾下最精锐的主力部队以及从各处收缩的兵力,全部秘密集结于太子寺地区。
太子寺外,风雪弥漫。
马占鳌亲临前线,指挥若定。无数回军士兵和民夫,顶着凛冽的寒风和雪花,疯狂地加固工事。
“快!把冻土垒上去!夯结实了!”
“壕沟再挖深一丈!快!”
“这边!多设一道木栅栏!”
马占鳌巡视着工地,对身边头目道:“左宗棠想凭借火炮利刃一口吃掉我们,我们就给他造一个铁核桃!让他啃不动,崩掉牙!告诉弟兄们,这里就是咱们的生死线!守住这里,就能保住河州!让清妖在这冰天雪地里流尽血!”
在他的严令下,回军在太子寺城周抢修、加固了数十座坚固的堡垒(“垒卡”),这些堡垒依据地势,互为支援。更厉害的是,他们挖掘了又深又宽的长壕,一道接着一道,纵横交错,将堡垒群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套极其复杂的防御体系。雪花落在新翻出的冻土上,很快又被踩成泥泞。
整个太子寺地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冰冷的军事堡垒,静静地等待着清军主力的到来。马占鳌站在一处高垒上,望着风雪中若隐若现的清军营地灯火,嘴角露出一丝冷峻的笑意:“左宗棠,放马过来吧!这太子寺,就是你的葬身之地也未可知!”
而清军大营这边,傅先宗、杨世俊等将领望着前方森严的防御工事和恶劣的天气,眉头紧锁,深知一场比金积堡更为艰苦的攻坚战,已经不可避免。他们一面催促后方的粮草和重炮,一面向平凉的左宗棠飞书求援并请示方略。
新一轮的血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