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晚清三杰恩仇录 > 第90章 地底杀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初,在付出了难以计数的生命代价后,湘军的地道终于艰难地挖到了天堡城核心堡垒的基岩之下!这一次,填充的是上万斤火药!

选定吉日,随着曾国荃一声令下,地动山摇的巨响再次震撼紫金山!

“轰隆隆隆——!!!”

比地堡城那次猛烈十倍!巨大的烟柱裹挟着碎石、残肢和泥土,冲天而起!整个紫金山第三峰仿佛都在颤抖!天堡城最核心、最坚固的一段堡垒连同上面的炮台、守军,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被彻底掀上了天!一个巨大的、冒着浓烟的豁口,出现在山巅!

湘军蓄势已久的精锐,在李臣典、萧孚泗等悍将的亲自率领下,如同嗜血的狼群,踏着还在滚落的碎石和焦黑的尸体,疯狂涌入豁口!

堡垒内幸存的太平军士兵,在守将沈万盛的带领下,爆发出了最后的、绝望的怒吼!他们利用残存的断壁残垣、燃烧的房屋,与冲进来的湘军展开了寸土不让的殊死搏杀!战斗惨烈到无以复加!刀砍卷刃,枪刺折断,拳头、牙齿都成了武器!鲜血染红了每一寸焦土!

沈万盛身披数创,犹自挥刀死战,最终力竭,被数支长矛同时刺穿胸膛!他怒目圆睁,望着硝烟弥漫的天京城方向,轰然倒地。

残阳如血,映照着紫金山顶的断壁残垣和堆积如山的尸体。湘军的旗帜,终于插在了天堡城最高的残破塔楼上,迎风猎猎作响。

天堡城陷落的消息,如同瘟疫般瞬间传遍了天京城!恐慌达到了顶点!

站在天堡城滚烫的废墟上,曾国荃俯视着脚下那座巨大的、被壕沟和壁垒重重围困的孤城。天王府的金色屋顶在夕阳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仿佛在垂死挣扎。

“快!”曾国荃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把最大的炮!九节十成炮!给老子架到这山顶上来!炮口!对准天京城!对准洪秀全的金龙殿!对准…朝阳门!”

湘军工兵和士兵们,不顾疲劳和伤痛,如同蚂蚁搬家般,用绳索、滚木,将沉重的攻城重炮一寸寸拖上紫金山巅,架设在刚刚夺取的、尚有余温的炮位上。

巨大的炮口缓缓调整着角度,黑洞洞的,散发着死亡的气息,指向了天京城的心脏。

不久,紫金山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声!这不是试射,是宣告!宣告着天京最后一道屏障的失守,宣告着湘军彻底掌控了俯瞰和摧毁天京的绝对制高点!宣告着——这座太平天国经营了十一年的“天京”,其末日,已进入以小时计算的倒计时!

炮弹带着凄厉的尖啸,划破暮色,狠狠砸在天京城内,炸起冲天的火光和烟尘。那爆炸声,与城墙根下日夜不停的掘土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天京城上空最绝望、也最清晰的末日交响。天堡城上的硝烟尚未散尽,死亡的阴影,已彻底笼罩了整座孤城。

天京城外,湘军的深壕壁垒如同巨蟒,已将孤城死死缠绕。然而,曾国荃深知,仅凭围困,难以速克这座坚城。要撕开天京的龟壳,最终的手段,依旧是古老而致命的“穴地攻城”——掘地道至城墙下,以万斤火药将其炸塌!

雨花台大营,帅帐内灯火通明。曾国荃面色阴沉,指着面前巨大的天京城防图:“李臣典!萧孚泗!地道!必须给我挖!往死里挖!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还有那该死的‘龙脖子’(富贵山附近城墙薄弱处)!老子要几十条地道同时掘进!让长毛防不胜防!炸!给老子炸开它!”

“九帅放心!” 悍将李臣典拍着胸脯,眼中闪烁着凶光,“‘土营’的弟兄们早就憋坏了!这次非把天京城掀个底朝天!”

萧孚泗也沉声道:“末将亲自督阵!保证日夜不停!”

湘军最精锐、也最危险的部队——“土营”工兵,倾巢而出。这些来自湘西山区的矿工后裔或经验丰富的掘子手,是湘军“结硬寨,打呆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穿山甲”。他们被分配到各个预定爆破点,在夜幕或炮火的掩护下,如同鬼魅般消失在深深的壕沟底部。

地道口隐藏在壕沟内侧的土墙下,极其隐蔽。挖掘开始了:

地道仅容一人佝偻前行,甚至需要爬行。空气污浊,氧气稀薄,仅靠微弱的油灯照明。

工兵们使用特制的短柄鹤嘴锄和铁锹,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泥土被装入藤筐,由后方人员接力运出。挖掘方向必须精准,稍有偏差,便前功尽弃。

塌方是最大的威胁。松软的土质、渗水、甚至挖掘震动都可能引发坍塌,将人活埋。此外,地道内还可能遭遇毒气(沼气)或太平军的反制。

“嗡……嗡……嗡……”那低沉而执着的掘土声,不再仅仅是来自湘军营垒方向,而是仿佛从城墙下的四面八方传来!如同无数条致命的毒虫,正从地底啃噬着天京的根基!这声音,比炮火更令人心悸,是真正悬在头顶、随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城墙之上,太平军守军日夜警惕。那无处不在、令人毛骨悚然的掘土声,如同死亡的鼓点,敲打在每一个守城士兵的心头。他们知道,湘妖正在脚下挖掘坟墓!

守城主将深知“穴地攻城”的可怕。他下令采取一切可能手段,反制地道!

他们使用“听瓮”辨位: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有效的反制手段!守军沿城墙内侧,每隔一段距离便埋设一口巨大的空陶瓮(或木桶),瓮口覆以薄牛皮。选派听力极佳、经验丰富的“谛听兵”,日夜将耳朵贴在牛皮上,屏息凝神,监听地下传来的任何细微声响!

“谛听兵”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捕捉着来自地底的死亡之音,努力判断地道的大致方位和深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标记上报!

在谛听兵判断出的大致方位内侧,守军会组织敢死队,冒险出城(或从城内向下挖掘),在城墙根下紧急挖掘一条与城墙平行的、又深又宽的“横沟”!这条沟的目的,就是截断湘军的地道!一旦挖通,湘军的地道暴露无遗。

若发现地道位置较浅或靠近水源(如护城河),守军会立刻向暴露的地道内大量灌水!冰冷浑浊的江水汹涌而入,瞬间就能淹没地道,溺毙其中的湘军工兵,并破坏地道结构。

对于不易灌水的地道,守军则会点燃混有辣椒、硫磺、毒草的湿柴,用风车将浓烟灌入地道!浓烟和毒气是地道内人员的噩梦,能迅速造成窒息或中毒死亡。

有时,守军会组织精悍的“摸地道”小队,从发现的横沟或地道破损处杀入,与地道内的湘军工兵进行残酷的、在绝对黑暗和狭窄空间内的白刃搏杀!这种战斗,凶险异常,往往同归于尽。

一场无声而惨烈的地底战争,在城墙下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