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 > 第72章 辽东经略争方略 权奸私授乱军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章 辽东经略争方略 权奸私授乱军锋

辽东辽阳经略府内,熊廷弼正捏着张鹤鸣的来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如同冻硬的石头一般。

信纸在他手中被揉成皱巴巴的纸团,边缘都被指甲搓烂了。

“速战速决?张鹤鸣懂个屁的边防!” 熊廷弼猛地将纸团砸在案上,怒不可遏。

他顺手扫落案边的茶杯,“哐当” 一声,瓷杯摔得粉碎,茶水溅出,湿了辽东边防图。

图上标注的明军堡寨,才加固了三成。

城防工事用红笔圈着 “待修” 二字。

而后金的骑兵活动范围,却已用黑墨涂到了辽河西岸,离辽阳只剩百里之遥。

亲兵站在门口,大气不敢出。

自熊廷弼二次任辽东经略,整肃军纪、加固城防,向来沉稳,从未发过这么大的火。

“大人息怒,巡按御史张铨大人和兵备道薛国用大人来了!” 门外传来通传声,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熊廷弼深吸三口气,强压下怒火。

他踢开脚边的瓷片:“让他们进来。”

张铨和薛国用走进府内,一眼就看到案上的碎瓷和湿掉的舆图。

再看熊廷弼铁青的脸,瞬间明白是为张鹤鸣的信动了怒。

“熊大人,张尚书也是急于平定辽东,才提了速战的主意,并非有意为难您。” 张铨连忙打圆场,手里的折扇都忘了摇。

薛国用也凑上前,小声说道:“是啊大人。依我看,后金势大,我们不如暂时放弃关外的抚顺、清河堡寨,收缩兵力守辽阳、沈阳!”

“这样既能省粮饷,又能集中力量防御,岂不是更稳妥?”

“放弃关外?” 熊廷弼眼睛一瞪,指着薛国用的鼻子痛斥。

他的声音震得房梁掉灰:“你这是短视!关外是辽阳的屏障!”

“放弃了抚顺,后金骑兵三天就能冲到辽河东岸!”

“当年萨尔浒之败,就是因为急功近利、丢了屏障,你还想重蹈覆辙,让数万弟兄白白送死吗?”

薛国用被骂得满脸通红,头埋得快碰到胸口,再也不敢说话。

张铨赶紧拉住熊廷弼:“大人息怒!薛大人也是好意。只是张尚书那边催得紧,还得想办法应付啊!”

熊廷弼冷哼一声,抓起纸笔:“应付?我写回信给他!”

“告诉他,辽东的事,我熊廷弼负全责!不按我的方略来,出了乱子,我概不负责!”

三日后,辽阳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马蹄声 “哒哒” 震地。

秦良玉率领的三千白杆兵身着白衣白甲,陈策的两千京营兵扛着斑鸠铳,列着整齐的队伍,缓缓驶来。

“熊经略!” 秦良玉翻身下马,铠甲碰撞发出 “哐当” 响。

她快步走到熊廷弼面前,递上一个烫金锦盒:“陛下有手谕给您,还有三十万两内帑银票,专门用于加固城防、训练新兵!”

熊廷弼接过锦盒,指尖触到盒内的手谕,还带着一丝御书房炭盆的余温。

他打开一看,朱由校的字迹力透纸背:“坚守待时,以耗代战,朕信卿如信己,不必理会外廷杂音。”

他再摸出里面的银票,一沓沓厚实得压手。

那是陛下从内帑里省出来的,没加征一分辽饷。

熊廷弼的眼眶瞬间红了,对着京城的方向 “扑通” 跪下,声音哽咽:“臣定不辱陛下所托!誓死守住辽东!”

秦良玉上前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熊经略放心!我和陈将军带来的客军,全听您调遣!”

“要守城守城,要袭扰袭扰,绝不推诿!”

熊廷弼点了点头,心里的底气足了。

有陛下的信任,有客军的支援,他的 “持久耗敌” 方略,终于能真正推行了!

与此同时,薛国用闷闷不乐地走出经略府,脚下踢着石子,径直冲进沈阳总兵袁应泰的官署。

“袁总兵!出大事了!” 薛国用一进门就喊,声音带着不甘。

袁应泰正在算军粮账目,算盘打得 “噼啪” 响,闻言抬起头:“怎么了?熊廷弼又骂你了?”

“何止是骂!” 薛国用拍着桌子,“熊廷弼收到陛下的手谕和三十万两内帑!陛下支持他的‘持久耗敌’,张尚书的速战主张,彻底泡汤了!”

袁应泰皱起眉,把算盘一推:“持久耗敌?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我看张尚书说得对!应该速战速决,早日平定辽东,也好立下大功,说不定还能升个辽东巡抚!”

他顿了顿,眼里闪过功利的光,凑到薛国用耳边:“薛大人,不如我们联名上疏,主张主动出击!”

“我已经联络了蒙古察哈尔部的几个台吉,他们跟后金有仇,愿意出兵三千相助!”

“只要我们明军主力出击,蒙古兵从侧面牵制,定能打败后金!”

薛国用眼睛一亮,搓着手笑道:“好主意!要是打赢了,我们就是大功一件!”

“到时候你当巡抚,我当兵备副使,还怕熊廷弼压着我们?”

“就这么办!” 袁应泰拍案决定,抓起笔就写奏疏,“我这就拟稿,你帮我联络其他支持速战的将领联名,三天内就递到京城!”

两人相视一笑,满脑子都是升官发财,压根没考虑蒙古兵是否可靠。

更没想过明军新练的兵,连火器都没摸熟,根本没能力速战!

京城兵部尚书府内,张鹤鸣捏着熊廷弼的回信,气得浑身发抖,信纸被他撕成一条一条。

信上写着:“辽东防务,臣负全责,战与守当依实际而定,不敢盲从朝命,致误国事。” 语气强硬得像块铁板,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

“熊廷弼!你太放肆了!” 张鹤鸣把碎纸往地上一扔,一脚踹翻身边的椅子,“真以为有陛下撑腰,就能无法无天了?”

清客徐时霖连忙上前,扶住张鹤鸣,笑得一脸谄媚:“大人息怒!熊廷弼不识抬举,自有识抬举的人等着您提拔呢!”

“哦?你指的是谁?” 张鹤鸣喘着粗气,问道。

“沈阳总兵袁应泰啊!” 徐时霖凑到他耳边,小声道,“听说他一直主张速战,想立大功升官!”

“大人要是暗中支持他,让他绕过熊廷弼出兵 —— 打赢了,功劳是大人的;打输了,就把责任推给熊廷弼‘不配合、不支援’,岂不是一举两得?”

张鹤鸣眼睛一亮,拍了下大腿:“好主意!就这么办!”

他立刻让人拿来最好的宣纸和狼毫笔,亲自写私信:“袁总兵素有将才,速战之策深合时宜!”

“今特准你率沈阳兵马出击,不必受熊廷弼节制!若能破敌,回京后我必向陛下举荐你任辽东巡抚!”

写完,他盖上兵部尚书的印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往沈阳,嘴角勾起一抹阴笑。

熊廷弼,你敢不听我的,我就让你看看,谁才是兵部的主人!

他不知道,这封私授兵权的书信,就像一把毒箭,即将把辽东的明军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远在沈阳的袁应泰,收到这封 “尚方宝剑” 般的私信后,又会做出怎样疯狂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