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解差传 > 第36章 营救老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光未亮,军营里的第一声号角便已穿透薄雾,刺入小乙的耳膜。

他睁开眼,帐顶的粗麻纹理在晨曦中渐渐清晰,带着一股陌生的铁锈与牲畜的味道。

一夜无梦,却比任何噩梦都更熬人。

心里的那块石头,虽说落了地,可终究还是悬在半空,不上不下,磨得人心慌。

正当他起身准备穿戴,营帐的门帘被人一把掀开。

冷风裹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灌了进来。

是老黄。

他身上还带着昨夜的酒气,混杂着清晨的寒霜,眼神却不见丝毫浑浊,亮得像两颗寒星。

“走,随我去见陈将军。”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听不出情绪,仿佛昨夜那个与故友推杯换盏、大笑悲哭的人不是他。

小乙没有多问,只是默默跟上。

老黄在前,他在后,和来时正好颠倒了。

只是这一次,小乙的脚步,似乎沉稳了许多。

再次踏入那顶中军大帐,昨日的酒菜早已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杀的森严。

身披甲胄的陈天明端坐于帅案之后,眉眼间的笑意荡然无存,只剩下抚远大将军的威仪。

案上,是一张铺开的北境堪舆图,图上朱笔圈点,纵横交错,仿佛一张吞噬人命的蛛网。

“参见大将军!”

小乙躬身,行了一个九十度的大礼,头垂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冰冷的地面。

身旁的老黄,却只是如一杆老枪般立着,身板挺直,一动不动。

陈天明的目光从堪舆图上挪开,落在小乙身上,审视着,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压迫感。

“小乙,是吧?”

“是,大将军。”

小乙的声音有些发紧,他能感觉到那道目光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昨日,老黄与我说了你的一些事。”

陈天明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一会,我便让采石场将那人送来,让你带回去。”

这平淡的一句话,落入小乙耳中,却不啻于九天惊雷。

成了。

那股巨大的狂喜冲上头顶,让他眼前阵阵发黑,双腿一软,便要再次跪下。

“多谢大将军!”

他慌忙地,甚至有些笨拙地,将这个头磕了下去。

额头与冰冷的地面相触,那股凉意让他瞬间清醒,也让他感受到了这份恩情的重量。

“快起来吧。”

陈天明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温度。

“一来,是徐老将军的面子。”

“你持神武营的令牌而来,便是我陈天明的座上宾,无论何事,我都会帮你到底。”

“二来,是你身边的老黄。”

他看了一眼那个沉默的老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即使你不亮出那块令牌,单凭他这张老脸,我也得给上三分薄面。”

小乙站起身,心中百感交集,刚想再说些感激的话,却又猛地想起一事。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激动强行压下,再次躬身作揖。

“大将军,小的还有一事相求。”

陈天明眉毛一挑,似乎有些意外。

“哦?还有何事?”

“大将军,此次我接回恩公,并不想让任何人知晓,是我将他救出。”

小乙的声音压得很低,每一个字都说得极为清晰。

“还请大将军,能秘密处置。”

帐内一时陷入了沉默。

陈天明没有立刻回答,他修长的手指在帅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仿佛敲在小乙的心上。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

这份心思,已非寻常少年人可比。

“小兄弟,考虑的倒是周密。”

他终于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安静。

“这样吧。”

陈天明站起身,走到堪舆图前,目光落在北仓镇西侧的一片区域。

“三日之后,入夜,你和老黄,到北仓镇西侧的乱葬岗去。”

“到时候,我会命人将他带到我军中问话,然后对外宣称那老儿触犯军规被我处死,将他用草席一卷,埋在那里。”

“你们去,把他‘救’出来。”

他说到“救”字时,加重了语气,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从此以后,这世上,便再也没有那个人了。”

一言,定人生死。

一计,瞒天过海。

“多谢大将军!”

小乙再次深深一躬,这一躬,拜的不仅仅是救命之恩,更是这份滴水不漏的周全。

他知道,陈天明这是在教他,也是在保护他。

“天明老弟,这次,给你添大麻烦了。”

一直沉默的老黄,终于开了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罕见的歉意。

陈天明转过身,大笑着拍了拍老黄的肩膀,将那份森严的威仪尽数敛去。

“老黄,你我兄弟,何时也变得如此见外了?”

老黄摇了摇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小乙这孩子,最近深陷囫囵之中,被人设计陷害,我怀疑,此事还和你军中之人,有所牵连。”

“所以,此次救人,必须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才好。”

“老弟,多费心了。”

……

小乙与老黄离开了那座杀气与人情味交织的抚远大营。

他们没有停留,径直回到了采石场。

在那间熟悉的破屋里,二人将陈天明的计策,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老萧。

老萧听完,只是沉默了许久。

“如今你又救了老夫一命,以后你我二人算是扯平了。”

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

随后,二人与那个执事朱契辞行。

这北仓镇,终究不是久留之地。

那间小酒馆的里屋,本是唯一的落脚处,可如今,采石场的士卒几乎夜夜都在那里饮酒作乐,人多眼杂,已是去不得。

小乙和老黄,只能将马车赶到荒郊野外。

三天。

整整三天。

白日里,他们在林中枯坐,听着风声鹤唳。

夜晚,他们便蜷缩在冰冷的马车上,看着星辰轮转,熬过一个又一个难眠的寒夜。

小乙的心,像被一双无形的手反复揉捏,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坠入不安的深渊。

他不知道,陈天明的计策,是否会出什么纰漏。

他更不知道,那个藏在暗处的敌人,是否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第三天,夜色如墨。

一轮残月,有气无力地挂在天边,洒下些许清冷的光辉。

二人赶着马车,来到了北仓镇西边的山脚下。

这里,便是乱葬岗。

风中,似乎都带着一股腐朽的、令人作呕的甜腥气。

放眼望去,一个又一个孤零零的小土堆,如同一块块丑陋的疤痕,遍布在山野之间。

谁也不知道,这一个个土堆之下,埋了多少无声的冤魂,藏了多少无处诉说的故事。

二人下了马车,借着那点微弱的月光,开始在一片坟茔中寻摸。

脚下的土地凹凸不平,时而还会踩到不知名的枯骨,发出“咔嚓”的脆响,在这死寂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终于,老黄停下了脚步。

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个不起眼的土堆上。

那土堆之上,竟直直地插着一节新折下来的树枝,枝上的绿叶,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光。

这荒郊野岭的乱葬岗,野草都懒得生根,又怎会有人如此煞有介事地,插上一根新鲜树枝?

这分明就是陈天明留下的记号。

二人对视一眼,快步上前。

果然,土堆上的泥土是新翻的,颜色比周围的要深上许多,并且松散得很,显然是刚刚堆砌不久。

小乙再也按捺不住,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也顾不上什么工具,就用一双肉掌,疯狂地刨挖起来。

冰冷的泥土,混着碎石,磨得他指尖生疼,渗出血丝,他却浑然不觉。

很快,一层松散的泥土被拨开,露出了底下半截枯黄的草席。

老黄俯下身,抓住草席的一角,猛地向上一掀!

只听“噗”的一声轻响,仿佛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

紧接着,便是一阵剧烈而压抑的咳嗽声。

“咳咳……咳咳咳……”

一个沙哑的、充满怒气的声音,从那浅坑中骂骂咧咧地传了出来。

“哎哟……呛死老子了……”

“这帮杀千刀的龟孙儿,就不能埋得再浅一点儿?害老子吃了满嘴的土!”

“老萧!”

小乙激动地大喊一声,所有的担忧、恐惧、疲惫,在这一刻尽数化为滚烫的泪水。

他一把将那个满身泥土、狼狈不堪的老人从坑里拽了出来,死死地抱在怀里,仿佛要将他揉进自己的骨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