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解差传 > 第61章 新任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婉儿的家,便如北风呼啸中骤然燃起的一炉炭火,瞬间便驱散了小乙心头久蓄的寒意,更增添了几分寻常夫妻才有的熨帖温度。

那句带着娇羞与期盼的“嫂嫂”,似一道春雷,彻底击碎了小乙与婉儿之间因岁月流逝而生出的那层薄薄隔阂,将两人心底深藏的情愫毫无保留地烘托至明面。

燕妮的欢声笑语,犹如清溪潺潺,流淌在小院的每一个角落,让原本略显寂寥的屋舍,如今充满了烟火气与生动。

小乙看着碗中温热的饭菜,再看看身边眉眼含笑的婉儿,心头泛起从未有过的安宁与满足,仿佛此前所有的奔波与险恶,都只为这一刻的平静做铺垫。

他从南陵匆匆归来,却并未急着前往兵部复命,只因心中那份对婉儿的深深眷恋,催促着他将所有俗务暂且搁置。

他想做的,只是陪着婉儿,在这临安城中,将那些被命运生生夺走的时光,一点一滴地寻回,重温旧梦。

婉儿生于斯长于斯,对临安城的熟悉,远非小乙这个外来者所能比拟,她的记忆中,每一条街巷都藏着故事。

她挽着小乙的手,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指尖轻触着斑驳的墙垣,仿佛在追忆那些已逝的年华。

当他们走到婉儿从前的家门前时,那原本承载着欢声笑语的宅邸,如今已是破败不堪,朱漆剥落,瓦片残缺,一派物是人非的景象,让人徒生感慨。

婉儿凝望着那扇紧闭的旧门,眼中盈满了晶莹的泪光,心头涌上无尽的伤感与凄凉,那些曾经的幸福与失去的痛苦,在这一刻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她牢牢困住。

小乙将婉儿轻轻揽入怀中,感受到她微微颤抖的肩头,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故园的荒芜,更是她内心深处那些不曾愈合的伤疤在隐隐作痛。

他低头轻声承诺,那声音里充满了坚定与力量:“婉儿,以后只要有我在,定不会再让你受半点委屈。”

这句承诺,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淌过婉儿冰冷的心田,她轻轻地靠在小乙宽厚的胸膛上,感受着那份久违的踏实与安全。

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随即便拉着小乙的手,默默地离开了那个承载着太多悲欢离合的伤心之地,仿佛是要将所有的过去都留在那扇旧门之后。

就这样,小乙又在府中陪伴了婉儿两天,享受着偷来的闲暇与温情,直到第三日的清晨,才不得不动身前往兵部复命。

兵部衙门内,崔海平的公房里,小乙草草地将此行南陵所查阅的籍册之事敷衍了过去,言语间尽是些无关痛痒的官面文章。

崔海平何等精明,他深知小乙此行的真正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那南京水师的籍册,而是另有深意,因此也并未再多加深究。

他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小乙一眼,旋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仿佛要揭开一页沉重而隐秘的篇章。

“小乙,眼下有一桩紧要的差事,乃是太子殿下亲自交代下来的,非同小可。”崔海平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落在小乙身上,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想将此事,交由你去办。”

“我?”小乙闻言,心头猛地一跳,脸上难掩错愕之色,他原以为回来后还能再享几天清闲,好好陪伴婉儿,却不想事态竟如此急转直下。

他心中暗叹,这世道,果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这刚回临安,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那些烦人的琐事便如潮水般接踵而至,似要将他彻底淹没。

小乙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不满与无奈,拱手问道:“崔大人,不知是何事,竟劳烦太子殿下亲自过问?”

崔海平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朝中一直有传言,说此次与西越国交战的原因,甚是蹊跷。”

他放下茶盏,眉头微蹙,继续说道:“而且早在数月之前,便有人私自从我国境内贩卖了大量战马,偷偷运送到了敌国。”

“上次西越国派使臣前来,虽大致将两国交战的原因,归结为贸易钱粮上的误会,并声称已处置了相关人员。”

“而与我方勾结之事,也都被他们一笔带过,最后不了了之,表面上似乎已经平息。”

“然而,战事虽已告一段落,但这些潜藏在暗处的蛀虫,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阴谋,却也必须被揪出来,否则国朝根基难稳。”

“这与敌国勾结之事,太子殿下已交由户部去秘密查办,想必户部那些老狐狸,也自有他们的门道。”

“而这私自贩卖军马一案,则由兵部负责彻查,务必将幕后之人绳之以法。”

“二皇子将此事交给了我,而我,想让你来办!”崔海平的语气中充满了信任,却也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命令。

小乙听罢,心中一凛,这贩卖军马至敌国,乃是通敌叛国的大罪,牵涉之广,影响之深,绝非寻常案件可比,他不禁问道:“崔大人,如此重要的差事,您就这般放心交给我来办吗?”

崔海平闻言,不怒反笑,他看着小乙,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你现在,可是我崔海平麾下,最为信任之人。”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况且,如今又有赵……哦不,康大人在背后撑腰,我绝对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底气去办好此事。”

崔海平的眼神锐利如鹰,他缓缓说道:“而且我隐隐觉得,此事与那轰动一时的军粮案,也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非孤立的案件。”

小乙深知崔海平此言非虚,也明白他话语中隐藏的深意,既然崔大人对自己如此信任,又给予了如此大的支持,他便不能再推辞,于是沉声应道:“既然崔大人对小乙如此信任,那小乙便接下了这差事。”

他略一思忖,又补充道:“只是,此事牵涉甚广,不能兴师动众地去查,我可能需要暗中行事,方能探得真相。”

“为了以防万一,还请崔大人给我一封手令,方便我暗中行事,不至于处处受制。”小乙深谙官场之道,知道没有凭证,寸步难行。

“没问题。”崔海平爽快地应道,随即从案上拿起笔墨,迅速写了一封手令,盖上大印,递给了小乙。

他看着小乙,语气变得更加凝重:“还有件事,需要提醒你,此事可能牵涉到的人,不是你我这等小官能轻易招惹得起的。”

“你只需暗中查实,将所有证据都收集妥当,然后据实上报即可。”崔海平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警告:“切记,不要有任何冒进行动,务必要明哲保身。”

“多谢崔大人提醒,小乙知道该如何行事,绝不会让崔大人为难。”小乙郑重地拱手,表示自己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崔海平又问道:“你打算,还是只身前往吗?”他知道小乙素来独来独往,但此案非同小可。

小乙苦笑一声,答道:“小乙也想带几个人一同前往,可是在兵部衙门,除了崔大人您,其余之人我皆不认识,更不放心将背后交付给他们。”

崔海平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叹了口气,叮嘱道:“好吧,既然如此,万事小心!”

“嗯。”小乙应了一声,将手令小心收好,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崔海平看着他,最后问道:“打算何时动身?”

小乙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出婉儿温柔的笑容,他轻声答道:“过两日吧!”他想,至少也要再陪婉儿两日,才能安心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