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七零军工首席夫人 > 第144章 跃迁启程?深空回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4章 跃迁启程?深空回响

G-03 行星的淡紫色大气层在舷窗外缓缓旋转,像被搅浑的葡萄汁,那座孤零零的自动化前哨站缩成沙盘模型大小时,中继塔的淡蓝色指示灯还在按 “长亮三秒、短闪两下” 的规律最后闪烁一次 —— 太阳能板的银纹在行星大气层映衬下,像被揉碎的星子,最终随着前哨站一起沉入淡紫色的光晕里,彻底消失在视野中。方舟舰队的三艘舰船呈 “品” 字形调整航向,引擎喷射出的幽蓝色尾焰温度稳定在 8000K,焰尖偶尔溅出细碎的银火星,在墨色宇宙里转瞬即逝,舰体加速时,甲板传来轻微的 “嗡鸣”,像是金属骨骼在舒展。

没有盛大的告别仪式,通讯频道里只有简短的互道珍重。留守哨站的志愿者身影在监控屏幕上缩成一个个移动的小白点,最后定格在前哨站的能量屏蔽罩内 —— 有人抬起戴着厚手套的手挥了挥,手套上还沾着建设时的紫色岩粉,战术服领口的地球徽章在屏幕反光里闪了一下。老张的声音带着通讯器的电流杂音,尾音有点发颤:“放心走,我们会看好家…… 等你们带好消息回来。” 背景里能听到前哨站通风系统的 “嗡嗡” 声,还有风吹过金属舱体的 “呜呜” 声,像遥远的叹息。直到监控信号彻底变成雪花点,通讯频道才恢复寂静,只有舰队引擎的轰鸣在廊道里低低回荡。

舰队航行初期的平静里藏着细碎的忙碌。引擎舱内,维修队员小林正蹲在升级后的短途跃迁引擎旁,用麂皮布擦去外壳上的微尘,布面上沾了点淡蓝色的冷却剂痕迹 —— 引擎核心的银纹每 1.2 秒明暗一次,全息仪表盘上的能量储备条停在 92%,幽蓝色尾焰的喷射角度误差控制在 0.5 度以内。垂直农业舱里,铁叶蕨幼苗的叶片已经长到 15 厘米,边缘的金属光泽在人工光源下泛着细弱的反光,负责照料的队员正用针管往根部注射营养液,针管上的刻度显示 “2ml \/ 株”,注射时,叶片会轻轻颤动,像在回应。每个人都埋头于手头的事,有人在战术终端上反复核对星图数据,有人在武器舱检查能量步枪的充能情况,枪身的冷金属触感能稍微压下离别的伤感。

凌薇大部分时间仍待在医疗舱。顾廷铮维生舱的脑波监测仪上,深绿色波形的峰值稳定在 3.5hz,比启航前高了 0.3hz,胸口的星形胎记泛着浅金色微光,每 30 秒就会与旁边的星辉兰能量投影产生一次共振 —— 星辉兰的叶片会向胎记方向倾斜,金色纹路流动速度加快,像两条交汇的光河。但通讯频道里残留的 “跟随” 与 “验证” 字样,像两团阴云飘在她心头。她坐在维生舱旁的折叠椅上,膝头摊开遗迹数据的全息投影,指尖划过 “巡天者核心指令” 的残缺字符,那些淡紫色的字体边缘偶尔会闪过银纹,像在提醒她某种被忽略的细节。有次她摸出颈间的密钥碎片容器,冰凉的磨砂外壳贴着锁骨,突然想起启航前星辉兰的叶片曾无规律闪烁,频率正好是 2.1hz,和遗迹数据里某段能量波动的频率惊人地吻合。

深空监测室的气氛比其他舱室更紧绷。技术员小赵的眼睛熬得通红,布满血丝,他面前的屏幕上,舰队周围 500 公里空域的能量图谱是一片纯粹的墨黑 —— 之前每隔两小时就会出现的巡天者红点,像被橡皮擦去了一样,连最微弱的杂波都没有。监测仪的 “滴滴” 提示音格外单调,小赵把灵敏度调到最高,数值显示 “0.01 单位 \/ 立方米”,仍什么都捕捉不到。“太安静了。” 他揉了揉太阳穴,声音里带着疲惫,“比 G-03 行星的深夜还静,连宇宙背景辐射的杂音都变弱了。” 旁边的同事递来一杯热咖啡,杯壁上的水汽在屏幕旁凝成细小的水珠,“说不定它们在等…… 等我们进入碎星带。” 这句话让监测室的空气更冷了几分。

根据星图和密钥指引,舰队抵达碎星带边缘时,舷窗外的景象变了 —— 原本稀疏的恒星光芒被一片灰蒙蒙的尘埃云挡住,尘埃颗粒反射着远处恒星的橘红色光,像被风吹散的火星,在宇宙里缓慢漂流。全息星图显示,这片碎星带宽约 3.2 光年,常规航行需要 6.8 个地球年,而短途跃迁引擎的目标是 “一次性跨越 3 光年,直接抵达碎星带另一侧的稳定空域”。指挥室里,淡绿色的倒计时数字在主屏幕中央跳动:“10:00:00”“09:59:59”……

“所有系统最终检查:引擎状态 98%,能量输出稳定,抗冲击系统正常。”

“非必要人员进入抗冲击座椅,固定带扣紧,头部靠枕调整到位。”

“通讯频道切换为内部加密模式,跃迁过程中保持静默。”

命令通过通讯器传到每个舱室,非必要人员钻进银灰色的抗冲击座椅,固定带 “咔嗒” 扣紧时,有人下意识攥紧了膝盖上的战术包,包角露出半本卷边的星图手册,封面上画着小小的地球。凌薇坐在指挥席上,后背贴紧座椅的支撑垫,手指反复摩挲密钥碎片容器,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传到掌心,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耳膜里 “咚咚” 响,频率比平时快了 10 次 \/ 分。主屏幕上的星图放大,碎星带的尘埃云在全息投影里像一团模糊的棉絮,跃迁终点的坐标用红色十字标记,旁边标着 “安全等级 b”。

“…… 三、二、一…… 跃迁启动!”

没有想象中的剧烈震动,也没有炫目的光爆。最先出现的是舰身的下沉感,像踩空楼梯时的失重,有人的头发脱离了束发带,在人工重力尚未完全起效时飘成细碎的黑色丝絮。舷窗外的星空先是被拉成模糊的光带,接着瞬间被吞噬 —— 混沌色彩从靛蓝渐变到银白,像搅动了装满星辉的墨水瓶,流动时带着细微的 “滋滋” 声,控制台的悬浮按钮在混沌光线下泛着淡紫色的晕。失重感持续了约 1.5 秒,抗冲击座椅的缓冲垫缓缓充气,战术服的重力调节模块发出 “嘀” 的轻响,像给身体加了层隐形的支撑,眩晕感很快褪去。

整个过程实际持续了 2.8 秒。

当舷窗外的混沌色彩散去时,眼前的星空彻底变了 —— 原本挡在前方的碎星带尘埃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稀疏的恒星,远处有颗淡蓝色的行星,表面能看到白色的气旋,像被冻住的云团。全息定位仪 “嘀” 地响了一声,屏幕上弹出绿色字样:“跃迁成功!当前坐标与目标坐标偏差 0.03 光年,舰队阵型完整,引擎状态 97%!”

指挥部里爆发出短暂的欢呼,有人用力拍了下控制台,按钮的微光晃了晃;小陈推了推眼镜,手指飞快地记录数据:“跃迁能量损耗率 11.8%,空间稳定性 92.3%,比模拟测试时还好!” 但欢呼很快被更深的敬畏取代 —— 星灵族的技术碎片,就足以让人类跨越数年的航程,这种差距像一道无形的鸿沟,横在每个人心头。凌薇看着舷窗外的淡蓝色行星,指尖还残留着密钥容器的凉意,她忽然想起前哨站的老张,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收到跃迁成功的消息。

喜悦还没来得及沉淀,深空监测室的紧急警报就刺破了平静:“嘀 —— 嘀 —— 嘀 ——” 红色的警示灯在指挥室的天花板上闪烁,小赵的声音带着惊慌,通过通讯器传过来:“队长!检测到异常空间扰动!就在跃迁出口坐标外侧 30 公里处!能量特征…… 和巡天者的匹配度 99.8%!”

主屏幕立刻切换到监测画面 —— 那颗异常扰动来源的小行星直径约 50 公里,表面布满深褐色的陨石坑,坑底结着层薄薄的冰晶,反光在屏幕上形成细碎的白点。水银色的光泽从最大的陨石坑阴影里闪过,只持续了 0.3 秒,像有人在黑暗里划了根火柴,又立刻吹灭。但高灵敏度传感器捕捉到了完整的能量残留曲线,淡银色的波形在屏幕上跳动,与之前记录的巡天者数据完全重合,数值显示 “0.7 星灵能量单位”。

“它们…… 怎么做到的?” 导航员老郑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了一下,指节泛白,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我们的跃迁坐标是临时计算的,误差范围控制在 0.1 光年以内,它们怎么能精准预判?” 工程师小李趴在控制台前,快速翻阅跃迁引擎的代码,屏幕上的绿色字符飞快滚动,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引擎核心的底层代码里,有一段我们没破译的序列…… 像是个‘定位标记’,每次启动跃迁,都会自动向外发送信号,频率是 1.8hz,正好在巡天者的监测范围内!”

凌薇的指尖冰凉,她盯着屏幕上的水银色光泽残影,突然明白 “跟随” 的真正含义 —— 不是在后面追赶,而是像贴在衣服上的标签,无论你跑到哪里,都能被精准找到。她想起之前在 G-03 行星,巡天者始终保持五十米距离的沉默跟随,那时它们就已经在引擎上留下了 “标记”。“或者,” 她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无力,“它们的科技能直接‘折叠’空间,我们的跃迁在它们眼里,就像从房间的这头走到那头,根本没有‘距离’可言。”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像一盆冷水浇在所有人头上 —— 所谓的 “航行自由”,从一开始就是错觉。巡天者像附骨之疽,用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牢牢钉住了这支舰队。

就在指挥室陷入沉默时,射电望远镜阵列的警报又响了,这次是黄色的提示灯,而非红色的紧急警报。负责接收深空信号的技术员小孙摘下耳机,脸上满是困惑:“收到一段持续的微弱信号,来源不明,不是自然天体发出的…… 编码方式很古老,像用星灵文字和某种未知符号混合写成的。”

他把信号接入主屏幕,淡灰色的波形在屏幕上缓慢起伏,不像自然噪音的杂乱无章,反而带着规律的节奏,像人的呼吸。小孙重新戴上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眉头拧成疙瘩:“这声音…… 像风刮过空心金属管,又混着点断断续续的电流声,还有种…… 很多人低声叹气的感觉,带着点冷意。”

技术组立刻开始破译,键盘的敲击声像急雨,在安静的指挥室里格外清晰。小陈的手指在按键上翻飞,额头上的汗珠滴在键盘缝隙里,他突然停下,指着屏幕上一段重复的波形:“看!这段频率是 2.1hz,和 G-03 行星遗迹里‘大寂灭’信息的基础频率只差 0.2hz!而且编码结构里,有三个符号和星灵日志里的‘灾难’‘消亡’‘寂静’完全一致!”

半小时后,初步破译结果出来了 —— 不是完整的语言,而是一段循环播放的 “环境录音”,每个片段都带着刺骨的绝望:

…… 永恒的寂静里,能听到晶体碎裂的声音,像冰在冷风中崩裂……

…… 星辰的墓碑上,刻着模糊的符号,风一吹就变成粉末……

…… 凝固的哀嚎卡在喉咙里,能量波动像冻住的波浪,再也没起伏过……

…… 坐标:a-732(无效)、β-419(无效)、γ-901(无效)……(每组坐标弹出后,很快被红色的 “无匹配天体” 覆盖)

…… 逃离…… 所有方向都是黑暗…… 无意义……

这段信号像从宇宙的坟墓里传来,带着死寂的气息。小孙把信号源定位图调出来,淡蓝色的辐射状线条覆盖了大半个屏幕,“信号源不是单个点,而是弥漫在碎星带外侧的整片空域,浓度在 0.02 单位 \/ 立方米左右,像是…… 很多个信号叠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是源头。”

“是宇宙噪音吗?” 有人小声猜测,语气里带着希望。

“不可能。” 老周摇了摇头,指着波形上的规律节点,“你看这里,每 3.6 秒就会出现一个峰值,误差不超过 0.1 秒,自然噪音不可能这么精准。这更像…… 很多个文明在消失前,发出的最后一段广播,被宇宙保存下来,又传到了我们这里。”

这个想法让指挥室的空气瞬间冻结。凌薇盯着屏幕上的淡灰色波形,突然想起医疗舱里的星辉兰 —— 启航前那晚,它的叶片曾无规律闪烁,频率正好是 2.1hz,和信号的基础频率完全一致。她的心跳猛地加快,一个可怕的念头浮上来:“这不是单个文明的悲鸣…… 是‘大寂灭’的回声。” 她的手指指向星图上的碎星带,“G-03 行星的星灵前哨站只是其中一个,还有无数个像这样的文明,被‘凝固’灾难吞噬,它们的最后信号飘在宇宙里,叠在一起,就成了我们听到的‘深空回响’。”

如果真是这样,“凝固” 就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覆盖整个银河系的、周期性的宇宙级灾难。指挥室里一片寂静,只有信号的 “滋滋” 声在空气中飘着。凌薇抬头望向舷窗外的墨色宇宙,远处的淡蓝色行星还在缓慢转动,但在她眼里,那片看似平静的星空,突然变成了布满陷阱的黑暗森林 —— 无数文明的残骸藏在尘埃云后,而他们的方舟,像一粒微弱的火种,正朝着森林的深处漂去。

监测屏幕上,巡天者的能量残留已经消失,但那道水银色的残影,像刻在每个人的眼里,挥之不去。而那段绝望的深空信号,还在循环播放,淡灰色的波形,在主屏幕上缓缓起伏,像宇宙的心跳,微弱而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