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真正的热潮从第二周开始发酵。

九月下旬,影片排片率逆势攀升至 62%。

单日票房连续五天破亿,将同期新片远远甩在身后。

更奇妙的是,影院开始衍生出 “霸王别姬经济”。

域驰里的 “光影界” 专区摆出程蝶衣同款宝剑道具,汉服店推出 “虞姬仿妆体验”,连咖啡馆都应景地推出 “段小楼同款冰糖葫芦拿铁”。

地铁灯箱换上了电影台词海报。

“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那也成了情侣打卡的新地标。

国庆档开启前,《霸王别姬》重映票房已突破20亿,创造了新的文艺片票房纪录。

这样的票房,已经超出了苏正浩的预期。

只有陈俊杰仍然表现的十分淡定,似乎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内。

“最佳拍档”公司。

林澜一脸兴奋地闯进陈俊杰的办公室。

“陈总,咱们票房过20亿啦~!”

“林澜,进来之前应该先敲门。”

林澜摆摆手道:“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见陈俊杰那毫无波澜的脸,林澜就有些不爽,真是枉费自己急匆匆的跑过来报喜。

一点情绪价值都不给,这要是苏正浩他们那三个货,早就跳起来和她一起欢呼了。

她抬手在陈俊杰脸前晃了晃道:“喂!你就不感到意外吗?文艺片!20亿票房!”

陈俊杰无奈道:“林小姐,你拥有公司最高的权限。难道都不看相关的文件吗?这公司之前一直都是你在管理的。”

林澜急忙摇头道:“不看!不看!有你在,我还操那心干嘛!”

自从陈俊杰加入公司,林澜便逐渐退出了公司的经营管理,专心做起了经纪人和苏正浩的制片人。

实话实说,开始就他们几个人,勉强也就算得上是一家工作室,林澜还应付得过来。

可随着公司的发展,签约的艺人越来越多,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她便觉得十分吃力了。

好在陈俊杰及时加入公司,让她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林澜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成长,但还是无法适应公司的飞速发展。

做一名合格的经纪人、制片人,已经让她疲于应付。

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她有心无力。

听了林澜的话,陈俊杰也不再强求。

“公司关于票房预测的报告书中预计票房在25亿左右,目前看来数据十分准确。”

林澜表情呆呆地眨了眨眼赞叹道:“厉害!正浩那可是文艺片啊!我以为能有10亿就已经很不错了,你们是怎么算到的?”

算到的?

陈俊杰不自禁地皱了皱眉,他们的工作让林澜说得像算命似的。

“首先,原创力不足。

当下影视市场原创精品稀缺,许多创作迷信 Ip 效应,依赖改编热门网络小说,导致题材类型单一,仙侠、玄幻、甜宠等题材扎堆。

剧情往往离奇浮夸、脱离现实,呈现出模式化、套路化、人物扁平化等问题,缺乏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

其次,资本过度干预。

大量资本涌入电影行业,使得很多人将电影当作一门快速赚钱的生意,而非艺术创作。

主持人、作家、歌手等非专业人士纷纷跨界拍电影,专业创作者心态也变得十分浮躁。

再次,制作环节浮躁。

部分号称高投资的影片存在资金流向不明的问题,大量资金未真正投入到制作中,而是用于利益输送。

同时,热钱撤离后,电影制作出现空心化现象,剧本开发周期缩短,很多影片在剧情、角色塑造等方面粗糙不堪。

以上,就是我们做出25亿票房预测的依据。”

林澜听的有些发蒙,思考了片刻回道:“《霸王别姬》经过正浩的精心打磨,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都极为严谨,思源、晨阳他们也一直在用心地揣摩角色......

也就是说,同行们都在给影迷们喂屎的时候,咱们让他们吃了顿好的?”

陈俊杰眉头皱得更紧了。

“林澜,不得不说,同样受过高等教育,但你真的特别优秀。

举的例子虽然粗俗,但很贴切。”

林澜不以为意地回道:“陈总,有没有人说过你很啰嗦?一句话的事儿,叽里呱啦地说那么一大堆。”

陈俊杰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道:“我?啰嗦!?”

这话如果被顾承砚听到,一定是不认可的。

陈俊杰一直说话都是简洁明了,让他多说两个字就像是要了他的命一样。

只有像今天这样涉及到他的专业领域,才会如此表现。

“算了,算了。”林澜起身离开办公室:“我去打电话给正浩他们。”

留下陈俊杰一人独自发呆,似乎还是无法接受啰嗦这个标签。

“最佳拍档”这边,群情激荡。

沈重光此时的心情却有些沉重。

影片,拍完了。

送审了。

他知道,很快就能够过审、定档。

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作为一名导演,知名导演。

他当然知道自己又拍了一部烂片。

剧情走向严格遵循 “大数据公式”。

开篇制造强冲突抓眼球,中段靠误会和反转推进节奏,结尾用合家欢式的圆满收束。

就连笑点和泪点都像是用计算器算好了位置,精准却毫无意外。

看到《霸王别姬》票房突破20亿的消息,他苦涩一笑。

如今的这个圈子很奇怪,片场的很多事情居然不是他这个导演能够决定的。

剧本,被修改的面目全非。

强行添加感情线、搞笑桥段。

甚至,为了那个硬塞进来的新人,添加了个无关紧要的角色塞进剧情。

流量明星更是要命,强行加戏,破坏剧本原有逻辑,他作为导演对此也是难以拒绝。

这本就是他自己认可的套路。

流量明星,可以保证票房基本盘。

但这样的影片拍出来,他就知道在艺术层面自己已经输了。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票房,自己的演员阵容远胜于苏正浩。

老戏骨压阵撑场面,流量明星负责吸引年轻观众。

从阵容上就精准踩中了市场的 “安全牌”。

票房,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