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小农女的开挂日常 > 第40章 采到管钱的东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薛涵妤和所有现代人一样迷恋野东西,尤其对于菌类,只要不能人工培育,那绝对是列为上品,趋之若鹜啊!

一双小手努力而急切地扒着,露出来的越来越多,好大一团,而且旁边还有,太好了!

在薛涵妤的辛勤劳作下,第一个已经露出圆不隆咚的大半个身子,根据重心原理,可以用手掰了,双手抱住露出部分,前后左右摇动,松动,掰!

哎哟嗬!好大好大一团了,差不和自己这小脑袋瓜一样大,松露有这么大的?努力回忆,没见过,十有八九是茯苓了!

“小妹,你在刨啥?”

娘在修剪放倒的大树,许大旺抽空过来看一下弟弟妹妹挖草药的情况。

“挖茯岑!”

许三旺:“小妹!你咋自己挖了呢?茯苓我已经认识了,你不用管,先找别的药草”。

“三哥!你挖的那个叫土茯苓(总算有机会更正了),我这个才是真正的茯苓”。

许大旺:“茯苓还分土不土?哪里种更好?”

“各有千秋”。

许三旺:“妹啊!不管土不土的,只要能卖钱就行了,你们没锄头,不好挖,等我挖完这边的土货再过来挖”。

许大旺:“三弟,这个用棍子就可以撬了”。

许三旺:“用棍子咋撬?这东西长得怪深的”。

许大旺跑到许三旺面前才发现这土茯苓和茯芩不一样的地方多了去!一个是有树有叶子的,一个?好像没见到什么枝条藤蔓之类的。

“老三,你去帮小妹撬茯苓,我来挖掘这土茯苓,它们区别大着呢!”

许三旺过来一看,这长相还真不是一般的大,不过可以接受,自己和二哥是双胞胎,按理说也应该长得一模一样,可实际上俩人长得不一样,只是差别不是很大。

“妹,它的树树在哪?我得记住”。

“嘿嘿嘿!它没树树,它和土茯苓是两种不同科属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一种菌菇一样的东西,它长在枯松树下的土里,只能靠经验判断,呐!你看那里,发现不同没有?”

许三旺认认真真观察妹妹指的地方,仔细比较一下道:

“嗯,有枯死的松树,这里的土拱包了,盖严实的庄稼苗发芽之前也会拱包,没这大点,咱叫拱土了”。

“正确!你轻轻扒开隆起开裂的土地看一下就明白了”。

教会许大旺许三旺挖白芨、黄精、茯苓、土茯苓,薛涵妤开始回忆关于地黄的知识:

地黄的植株很矮,就一丛叶片挤一起爬地上,叶片长卵形,表面沟壑纵横,绉绉的,毛毛的,花朵好认,长管形,像个小嗽叭,花冠顶部泛白,且外翻,后面的管状部分成紫红色,花芯呈黄色,它的根部形成一些长条纺缍状的肉根,像小萝卜。

地黄是个好东西,通过九蒸九晒之后的就成了熟地黄,熟地黄就是个宝,加上人参,阴阳双补;加上鹿角胶,这就不得了啦?补血的佳品;加上牛膝,可以治疗胫股沟处腹痛,这病也很麻烦;加上当归可治疗胎痛,这个病在古代很常见;加上丹皮则可滋阴凉血;配上炒干姜能治产后血块,也常用;加上牡蛎能消阴火之痰,只是这个时代牡蛎叫不叫这名?不得而知,继续背,加上砂仁,纳气归阴;加上乌梅能引入骨髓;加上玄参能消阴火。

唉!去哪里找地黄呢?

“小妹!我又找到一窝茯苓!”

“哦!你挖吧!”

“你咋兴趣不高?是累了吗?那就不要找了,去吃个饼躺枯树叶上睡一觉,大哥和我挖这几种也足够了”。

“不是,三哥,你有没有见过一种草,矮矮的……”

“见过呀!咱家新房子左边的沙沟里多得很,大家都叫它野萝卜,还可以生吃,只是不好吃”。

“它叫地黄,加工好了之后是个宝”。

“行,那咱以条件好了再去挖,多得很,没人要的”。

薛涵妤放下心来,真就去吃了个饼躺干树叶上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只有许三旺在旁边守着。

“娘和大哥呢?”

“娘去滚木头了,大哥去远处挖药,小妹,你醒了,三哥背你回家吧!我们可以往那边走,大哥说那边有几棵大桑树,我带你去看还有没有桑葚果”。

“走吧!不用你背,我自己走”。

俩兄妹来到一个山坳里,有水,挺潮湿的,可惜都入秋了,哪里还有桑葚果?桑叶都发黄要落了。

咦!闻到一股子奇怪的味道,菌菇的香味,也不全对,寻着味道找到最靠山崖的一棵老桑树,我的个乖乖!

黄色的扇形附生物,一、二、三...... 一共八朵,有两朵较小,不能采,但有两朵较大的,这下真可以说发了笔小财,这是桑黄。

桑黄对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闭经、癓瘕等等都有不错的疗效,这个绝对管钱,运气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