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乐把筛选好的菜谱放好,这才想起真正的主菜,也不怪她,前世不知吹了什么怪风,人们突然偏爱起边脚料和野东西,比如猪牛羊,突然间内脏就成了香饽饽,价格比正宗的肉要贵上一倍多,真是奇了怪了!
许乐乐不想打破这个世界的太多东西,只想去这异世界能安稳度日,让爱自己的家人们能够吃饱穿暖,她不能也不会让猪下水的价格盖过正宗的猪肉。
红烧五花肉,烤五花肉,软炸里脊,香酥盖板肉...... 很多很多,红烧、粉蒸、炒、炸、回锅、锅包等等,菜弍太多了,这些东西在中华大地出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做法和配料各地有各地的风格和特点,但都差不多,比如回锅肉,传统的做法是这样的:“传统回锅肉,那是一道充满烟火气与家常味道的经典川菜。要做这道菜,先精选一块带皮的五花肉,放入加了姜片、葱段和料酒的清水中,小火慢煮。随着水温升高,肉香渐渐溢出,待肉煮至八成熟,捞出晾凉。
将晾凉的五花肉切成薄片,再准备好青红椒、蒜苗切段,豆豉、豆瓣酱备好。热锅凉油,把切好的肉片放入锅中煸炒。肉片在锅中滋滋作响,慢慢卷曲成灯盏窝状,肥油被煎出,变得金黄焦香。
接着加入一勺豆瓣酱和豆豉,翻炒出红油,那浓郁的香辣味瞬间弥漫开来。放入青红椒段,让它们在锅中吸收肉香与酱料的味道,变得色泽鲜亮、口感脆嫩。
最后,把蒜苗段放入锅中快速翻炒几下。蒜苗独特的清香与肉香、辣味相互交融,让整道菜的味道层次更加丰富。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回锅肉就大功告成了。肉片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配菜鲜香爽口,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每一口都是对传统美食的致敬”。
其实,回锅肉也可有其它的做法,比如先将肉皮烧一下,这里没有液化天然气,更没有喷枪,只能用柴火烧。用柴火烧容易把肉烧黑烧柴,还容易沾上柴灰,不容易清洗,可以不用火烧,而是抓着肉块,皮朝下去擦抹烧热的铁锅,用烙的方式将肉皮烙黄,再刮洗干净,效果也很好。
将五花肉清洗干净之后可以不用煮,直接生切成片下锅翻炒,待油橙控得差不多后再下调料回锅炒,不过这种新式做法,针对的是现代社会那种猪,现代社会的那种猪有点速成,特点之一就是“嫩刷”,这个时代的猪可是真正的农家土猪,和主人一样历经了不少风霜,这样生炒也许不太适合,怕嚼不动。
所以,最好还是遵从传统,先煮一下,煮的时候也能调一下咪,而且生切也不太好切,煮熟了切要方便容易一些。
这通菜中的一味关键调整料就是豆瓣酱,豆瓣酱是四川郫县的特产,自己空间里有,但想要复制,不一定能成功,看来得先找一下有没关于豆瓣酱做法的记载。
这材料,食堂小姑娘们一般不会有,谁会有呢?老阿姨!这东西有可能老阿姨会收藏。
也许是直觉,许乐乐觉得老阿姨会收藏这方面的东西,一翻找,还真就找到了!
“郫县豆瓣酱,那可是川菜里的灵魂所在。要做出地道的郫县豆瓣酱,首先得选好原料。优质的蚕豆是关键,将蚕豆脱皮,用清水浸泡,待其充分吸收水分后沥干。再准备好辣椒,要那种辣度适中、香气浓郁的品种,剁碎成辣椒糊。
接着,调制盐水,把浸泡好的蚕豆放入盐水中,加入花椒、八角等香料,让蚕豆充分吸收盐水的味道。之后将其放入缸中发酵,这可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等待蚕豆慢慢发生奇妙的变化。
等蚕豆发酵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剁碎的辣椒糊加入缸中。搅拌均匀时,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川菜的热情。此时要将缸密封好,让辣椒和蚕豆在里面继续融合发酵。
在发酵的日子里,要定期搅拌,让每一颗蚕豆和每一滴辣椒糊都能充分接触。经过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发酵,豆瓣酱的颜色变得红亮诱人,味道醇厚鲜香。
当打开缸盖,那浓郁醇厚的豆瓣酱就大功告成了。用它来炒回锅肉、做麻婆豆腐,瞬间就能让普通的菜肴变得风味十足,散发出浓浓的川味风情”。
啧啧啧!美,美死了,赶紧找蚕豆,记得食堂不但会做一道青蚕豆焖饭,还会做一道干蚕豆米煮酸菜,端午节的时候还会煮蚕豆芽吃,仓库里应该会有干蚕豆,但愿没猜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