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小农女的开挂日常 > 第244章 认真生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野柿子摘回来了,荒滩上的许家自然又是一阵忙碌,柿子醋、柿子酒都酿上了,至于成不成,那就不好说了,除了等待没有别的办法,对于许乐乐来说,无非浪费点白糖和酒曲,其它的几乎是白得的。

在老阿姨的资料中也就找到这么一段似是而非的描述:

“花雕酒的制作宛如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古老魔法。

首先是选料,精选颗粒饱满、无杂质的糯米,它们是这场酿造之旅的基石。将糯米浸泡在清水中,如同让沉睡的精灵苏醒,待其吸饱水分变得软糯。接着是蒸煮,把浸泡好的糯米均匀地铺在蒸屉上,热气升腾,糯米在高温中翻滚、熟透,散发出阵阵米香。

蒸煮后的糯米要迅速冷却,宛如为热情的舞者降降温,让其能更好地投入下一段表演。之后,拌入酒曲,酒曲如同神奇的催化剂,与糯米亲密交融,开启发酵的奇幻之旅。把它们装入陶制的酒坛,密封起来,就像将一个神秘的世界封存。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坛内的糯米与酒曲开始了激烈的化学反应。时间静静流淌,坛中的液体逐渐变得清澈,散发着独特的香气,那是发酵的成果,是时光的馈赠。

几个月后,当打开酒坛,浓郁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此时,将酒液进行压榨、过滤,去除杂质,让酒变得更加纯净。最后,把清亮的酒液装入精美的雕花酒坛,这一坛承载着传统工艺与岁月韵味的花雕酒便大功告成。它静静等待着,为人们带来一场味觉与文化的盛宴。”

甜白酒已经做成功,那就尝试做一些花雕酒,去阅览室查了一下资料,酿酒和酿醋,菌种不同,温度也不同,酿酒需要的温度相对要低一些,一般是15到30度左右,这个好处理,自己买的地方不小,也有山,挖个土窑地窖什么的简单,加上燕七和燕九和许三郎夫妻俩,在山里挖个地窖,两三天就能完成。

酿醋的地方更简单,就在温泉边砌间小屋子,里面砌个大灶,温度不够的时候再人工加个温就可以了,四五天折腾下来,酒和醋的事情已经解决,就差酱油的事情了。

酿酱油得先泡黄豆,挑选好的黄豆先泡上五六个小时,然后上笼屉蒸熟,不需要蒸太烂,断生就行,可以用手一捻,没硬芯就可以了。蒸好的豆子晾凉至30度左右,也就是不烫手就可以,然后撒上面粉搅拌均匀,让每颗黄豆都里上面粉,比例是十比一,剩下的就是撒菌种,也要拌均匀,最后在网状透气篮里均匀铺开,在现代,护士大姐用的是塑料网篮,孔眼太大,只能铺上一层纱布,豆子铺好后,把纱布包上,避光发酵两天三天基本就可以。

在这里,没有塑料网篮,但竹篾制品很多,拌好的豆子铺到竹簸箕里,也没盖纱布,而是盖上稻草,发酵了两天,长出了白毛,许乐乐和娘亲戴上手套,把它们搓开抖散,又发酵了两天,今天不能不处理了,否则就会发酵过头,会发苦的。

“娘,醋和酒放好了,今天得处理一下豆子了!”

因为阳光好,王大花戴上口罩和手套,用清水快速搓去黄豆表面的绿毛,然后将它们铺到簸箕里晾晒,母女俩刚忙完,五旺跑过来喊道:

“娘!阿姐!我听到小暧房里有“叽叽”“呱呱”的声音!”

“娘!咱们这是成功了!豆子让它晒着,我们去看小鸭子出壳!”

“好!”

母子仨人都很兴奋,一直守着小鸭子小鹅出壳,王大花得对它们进行分拣和护理,等到豆子表面水份晾干后,许乐乐只好抓了燕王的壮丁。

先在洗干净又晾干的大陶缸里倒入十五斤晾凉的凉白开,加入一斤二两盐,下入五斤霉豆子,搅拌一下,封严实,盖上口,完成!

一共做了五大缸,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因为食堂小妹的古法酱油配料上是五斤一份,菌种有十份,但是菌种,上次发酵的绿毛搓下收集起来就可以,许乐乐为了多收集,所以一次就做了五份,结果收集了一小碗菌种,已经用密封袋装好封存。

“乐乐,这些大缸不搬到地窑里去?”

“不用,就让它放在这里,晴天揭下草盖晒,雨天盖上草盖,保证不会漏雨水进去就行,每隔十天来翻搅一次,一个月以后十五天搅动一次,三个月以后就不管它了,让它在这露天野地里风吹日晒半年,吸足了大自然的气息,然后再过滤熬煮装罐,我的酱油就大功告成告成了!”

“真好!”

“是!只要认真生活,一切都会变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