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小农女的开挂日常 > 第286章 捋一捋头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靖王很肯定地说自己也是被怀疑的对象,这个怀疑不便明说,但都知道这个“别人”就是皇上。

韩家栋也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皇家的事情真不多嘴,但他和靖王是表兄弟,也是朋友。

“四殿下,这就你逃离京城的原因?”

“是其中之一,别人要怎样想我左右不了,我只能做我能做到,先来捋一捋整件事情牵扯到的:

第一个问题已经说了,本王也是被怀疑的对象,这事还不能简单地跑去父皇面前说“我没干”就能算过的,外祖父太心急了,就像大启的事就是是他的家事一样,整天忙得团团转,其实他就是瞎忙,他想盯着谁就让他去盯着,我同样左右不了。

第二个问题,老六到底是死是活?我的判断是他还活着,如果死了,他的玉佩会出现在河里,我打听过了,那条河发洪水的时候水浪滔天,不发水的时候就是一条溪流,这样的话,玉佩很容易落在水中,也就是说沉入河底,洪水退去便会被发现,唐大少爷显然是搜寻过,他是个常年在军营里混的,不可能连这些基本的搜寻常识都不知道,

第三个问题,那就是唐家人到底做了什么?老六这次回京是老大传的信,他也很重视,说实话,他对老六是真的好,好到令人怀疑,他们应该是把老六当自己儿子了,目的也很明显,那就是给他自己和唐家找个靠山。

唐家的兵权很诱人,而想要长久拥有诱人的东西,你得有足够的实力,否则只能惹来灾祸,老大人残了,脑子也不太好用,但从小生在帝王之家,这点道理还是知道的。

按理说,老六是老大和唐家无奈之下选择的扶持对象,但是唐家在此次事件中的行为却令人困惑不解。

从各方面的原因来分析,唐家应该会努力撮合老六和唐三小姐的婚姻,虽然唐三小姐比老六大两岁,但为了各自的利益,这是最佳方案。

只是唐三小姐的行为却非常奇怪,先说在京城里的行为,她今年也才十五岁,不过早在两年前,唐家姐妹俩就在贵人圈里频繁露脸,一副急于挑选夫婿的模样,也就是说,她们的目标人选就是在京中之人。唐二小姐可以理解,她本就是个庶女,能在京中挑位一般的公子嫁了就很不错了,但唐三小姐是嫡女,她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老六,无论从家族利益还是她个人欢迎喜程度来说,老六都是她最合适的夫婿。

她也来三川镇了,一路上并不悲伤,能吃能玩的,在榆林城差点没把我气死。她是个十分令人讨厌的人,在京中得知她要来三川镇,吓得我一大早就赶紧带人赶路,就怕沾上她被别人诟病,结果在榆林城,因为听说了拍卖会的事情,多待了两天,死女人也赶过来,而且歇都不歇就去了拍卖场,疯狂叫价,害本王一样东西都没买成,她倒是买了套瓷器,本王不耐烦与她沾边,所以连天连夜赶路。

不说她了,继续分析我的,唐家的二少爷就是个无能的草包,他怎会和老六一起回京?按理来说,此次应该是唐大将军陪同,而且他们是秘密回京,行动路线应该是不会对外透露的。

实际上却是被老二老三掌握得一清二楚,合理的解释就是唐家这边露了消息,老六那边,别看他才十三岁,可是个真正的小狼崽,他的人只有他才能控制,有一个人安排了奸细在他身边有可能,两个都安排了不大可能,在说了,既然已经成功安利排了细作到他身边,下毒和趁其不备下手都比这个好,所以,奸细出在唐家这边的可能性最大。我才和外祖父一说,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淑妃和贵妃出手了,让本王派人盯紧老二老三。

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第一反应是淑妃动手了,而不是老二或者老五动手了?淑妃娘娘给人的感觉就是人淡如菊,外祖父的这个反应有点不正常。

另一个问题则是,唐家这边的消息走漏得也太厉害!透给一个人已经很不错了,结果他们却透给了两个人。

韩大公子啊!还是你的日子过得逍遥,在这三川镇,山高皇帝远的,谁也拿捏不了你,不像我,父皇、母后、外祖父、王妃、侧妃、通房小妾盯着,这些还是好处理,毕竟就在明处。最可怕的是兄弟们盯着,说明不明,说暗不暗,许多时候我都羡慕起青楼花魁的小日子了,那叫一个自在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