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父皇放心,儿臣只是向往那样的生活,并不是想避世,儿臣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老六也一样,他并没有消沉下去,那五个杀手的消失就是最好的例证。

儿臣刚才说过,卦禁宜熙园,仅只是为了方便许乐乐培育新的粮食品种,于老六的安全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他可以活动自由。

父皇,大皇兄,看这两张图,可发现这其中一个关键点?”

“本王只觉得这前后变化太大,就感觉神奇!花巨资不用说,绝对不是一般人家所能做到的。

实话实说,我的两个舅舅都厉害,但两个舅母,那差别可就大了,大舅母乍乍乎乎的,其实她是最蠢不过的人,二舅母不显山露水,其实她倒是个有主见的。

观这图上的建筑不少,当是形成了整整一条大街,而且这一片区好像还在建,这份财力,非一般人所能??担,你说的小许姑娘能干和善,做事大方宽容,不会是她联合唐家、钱家、汪家,一起在这一片搞的新建设?”

“关键点在这,这一片原有的房子不见了”。

“父皇的眼光就是独到!这一片区,全是小乐乐一个人的资产,她买这一片地也没花多少钱,一千多两千两左右,就刚才说的豪华客栈,原价只两三百两,还是人求着她买的,而这一片,本就是一片荒芜的废墟,只能按城里的荒废之地卖。

人与人做事的方式不同,这里,原有一家铺子,属于汪家的,送给一个外室,这里的院子是那外室的。

可能是为了外室更好隐藏,也可能是为了给别人添堵,他家这铺子一堵,后面的人进出极为不便,马车是进不去的,住这里的人想做点什么买卖,只能绕到这前面去租铺子。

前面这条路,从码头上来,往南绕了一圈回到中心,而这一片,确实有不少铺子,唐家、钱家、汪家都有不少。

就因为汪家这一堵,前面几家的铺子,不但租金高,而且一铺难求,一般的小商贾,想在这三川镇的城里有间铺子,那就是做梦。钟家的院子更无了出路,整个城市的东北角都荒废了。

汪家的正妻是个悍妇,得知夫君把外室养在自己眼皮底下,怒火中烧,趁夫君外出的时候,带人砸了外室的窝,把房顶都扒下来烧了。那女人熬了几天,不见男人回来,趁早把铺子低价卖了跑路,邻居更嫌晦气,也想卖了房,许乐乐就全盘接手。

全部买过来后,把这唯一能赚的铺子直接拆了,后面的房子也拆并了一些,一条崭新的大路就形成了,后面这一片荒芜之地,盖了不少仓库,车马直通门口,县衙在这里设点收税,因为来往人员多,人手也就少不了,这里相当于白天黑夜都有人镇守。

做大宗买卖的商家到了这里,租个仓库把货一放,放放心心去吃去玩,顺便把交易谈好,不用像过去那样,费劲巴拉带人守着,又担心匪患,又担心风雨,做一次买卖就把自己熬老几岁。

如今那些人,一样可以摇着折扇就把大钱赚了,潇洒得很!

那些干苦力的人,不用去托亲拜友,衙门设的点上一登记,价格定好,只要肯出力,一天赚个十多一二十文,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里的馒头,这么大,一文钱一个,包子,两文一个,面条,五文一碗,面条的帽子有六七种,味道,绝对没得挑!

总之,在这几个地方,一个人花上四五文钱,就能吃得又好又饱,别说那些干苦力的人,还有各位有钱人的随从下人抢着去吃,就是有钱人也可以去买了吃,物美价廉,就是人太多,一般找不到地方坐。

楼上的品,味道、花样,那可就不是一般的讲究了,一桌子吃下来,花个几十两也是正常的。但,那些谈大买卖的人爱去吃,边吃边聊,美美吃完一顿,立马就把契书给签了,不用去费心劳力找保人,衙门税收点上有官印,“啪哧”一声压上官印,该交的税交了,谁也不敢赖账。

衙差们都说,从来没有收过这么顺畅的税,都是笑嘻嘻抢着交的。

我走的时候,韩家栋都没来送,因为他去乡下了,骑着他的高头大马,一个村一个村的去看地形,让人挖沟修渠,疏河排泾,修炕灶,挖沤粪池子,这些他都新子带人去做。

挖沟修渠这些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所以,如果淑儿的那女婿是个可造之材,让他去三川镇任县令吧!

不是让他去那里捞钱享福,而是去学习一些新观念,学会怎样做个务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