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家姐弟俩的出脱之计没有得逞,父母也没简单制止,只把唐家的现状给他们讲了一遍。

“爹娘放心,我们知道了,不会去给许家添乱的。只是,我们确实喜欢她们家的环境,即使没有雕梁画栋,住着依然很舒心。

说不清楚为什么?但与他们几兄妹在一起就是舒服,他们懂得的东西很多,为人又善良诚实”。

“与人交往,最忌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忽视其优点,同时,也莫只一味崇拜别人,相互之间彼此理解,能取长补短就是最好的”。

端午王妃一行人,终于在卫四到达的两天后到达,因为已经提前送了信,所以等在码头的人很多,唐家四位主子,带了大半下人候着。

韩县令带了县衙的大部份人马也候着,靖二已经把靖王的意思全汇报过了,不管他们兄弟以后如何相争,但目前来说,俩兄弟间的意见却是统一的。

墨竹这小子很能干,尽管北大街的酒楼已经开张,但他还是一有空就带着两个孩子去蹭饭,而他这有空,已经成了他的主要职责,都说他成了许家的管家。

两个孩子就更不用说了,三天不得去那小院蹭饭,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肚子疼,或者说嘴巴疼。

自己没多少时间过问孩子的事,面夫人更是图省心,她不跟着去蹭饭已经很不错了。

唐二爷和韩县令是熟人,自然是要打招呼的,俩人互相见过礼之后便攀谈起来。

这才知道,原来此来的可不止端王妃母子四人,淑郡主夫妻也来了。

“我已接到母亲的来信,不曾提淑儿的事”。

“夫君不用急,一会回去再收拾一个院子就行了”。

“二爷不用担心,郡马此次前来,是奉旨来给本官做学徒的,原是他一人前来,淑郡主是偷跟来的。

他们也不缺钱,又是成了婚的人,让他们住外面吧!

唐二夫可还记得,之前三小姐租的那院子?那小院离县衙近,便于郡马办差,院子的大小,对于他们小夫俩,最合适。

郡马这是公干,不用唐二爷操心他们的吃住了,靖王已经提前给本官来过信,我会安排的。”

这个信息量很大,淑儿的小夫君要来给韩县令当学徒,还奉的是皇帝旨意!而且靖王给韩县令来了私信,听口气,这事是靖王促成的。

说明之前自己的猜测是对的,端王、靖王、燕王,这三兄弟已经达成一致共识,这是好事。

“那就有劳韩大人多照拂了。郡马人年轻,圣上能专门让他来当学徒,必须是韩大人在政绩上有了重大进展。”

“重不重大的不好说,但这三川镇的变化的确非常大,二爷以为如何?”

“对!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前几天刚回来,下了船,进了城门,管家就让马车向北拐,那叫一个吃惊!

不瞒大公子说,那钟家大宅子,我是熟悉的,那一片荒芜的城东北角,也是熟悉的。

马车走到酒楼前,我坐不住了,下了车,走路逛,没去酒楼,买了三份包子,主仆三人,边吃边逛。

心里有多吃惊就不用说了,和韩大人说个丢脸的事,家里不是接到母亲的来信吗?说靖王殿下从三川镇带回一些好吃食回去,引得端王家两个孩子嘴馋,要过来这边住上一段时间,让我好好照顾。

家里的两个孩子知道了消息,拐弯抹角说了一大通,目的就一个:俩姐弟都想借住到许家去,说是乐乐家虽然没有雕梁画栋,但是住着舒服,与他们家的相处,心里舒坦”。

“他们家是让人舒心,我家的两个孩子更奇葩,几天不得去蹭饭,就说肚子痛,难受。

在他们姐弟俩和我那小厮眼里,榆树巷的小院才是家,三个人在那里才叫一个舒心。

只是啊!令千金和令公子想去借住,怕是行不通了,榆树巷许家的房间不够用!

小乐乐以后走哪里,可不会像现在一样,就牵着她小弟,今后怕是得跟着一大批人了?”

唐胖墩不死心,赶紧插话道:

“榆树巷是有点小,但乡下的宜熙园大,我得和五旺说说,书院休沐的时候去乡下住。

韩大人,从城市里到宜熙园的路很好走,可以让墨竹带着你们家的小小姐和小少爷,我们一起去乡下玩,他们一准喜欢看那鸭子和大鹅”。

“嗯,不但你们喜欢去,我也喜欢去,可去了没地方住,一会等端王妃她们到了,少部分人把她们送你们家,大部分随行人员,还得去牛头山脚村办差,几百人,要吃要住,你们去了,挤不下”。

“几百人?”

“对!几百人,以后都归许乐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