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小农女的开挂日常 > 第666章 机器作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大虎两兄弟的工作进展很顺利,也十分高效,离过年还有六天的时间,那道山梁子被开了条大口子,接下来的事,不用侄女说也知道要怎么做了,就是从那水滩子起,自西向东挖一条人工河。

“乐乐,这下不用你说,舅舅明白了,从这开一条河,那水滩子里的水能控干一部份,但要完全控干,怕是行不通”。

“不用完控干,得留下一部分养鱼养鸭”。

“你只管带人画好线,舅舅们能在年前挖通”。

“用不着这么忙,要过年了,总得提前几天休息一下”。

“可用不着,今年这年,不愁人,手里有的是银子,想要什么都可以买,你舅母她们会置办好的,我们只要过年那天下工早点儿,回去吃了年饭,马上回来守着机器,第二天照常干”。

“这可不行,我可没这么凶残,舅舅们提前三天回去休息,过完年也休息三天再说,家里的地也需要整理一下,还有房子”。

“那些都不忙,这机器闲不得,它一闲下来,耽误的工可就多了。”

“我耽误的,舅舅们尽管放心好了”。

确实不耽误,待王大虎王二虎,兄弟俩的机器开到水边的时候,庄子里的人已经习惯了怪机器这东西,因为他们已经安装起了更怪的机器,用水一冲,再用那名为“电线”的细绳一连,像小太阳一样的灯就亮了!

关于灯,之前倒也见过了,那个更厉害,白天用太阳一晒,到了晚上,用手一摁机关,亮如白昼。

利用水来冲的机器,除了可以点灯之外,让大家最感兴趣的磨面碾米,还有打糠。

往常的稻谷,都是放在石??里一下又一下舂的,有了这碾米机,不用这么费力,机器的最上头就是个大漏斗,先把闸门关上,把晾晒好的稻谷倒进大斗中,打开机关,“咔咔”轰响中,机器的下面分两个出口,一个出口流出的是白米,另一个出口流出的是糠皮。

只要你舍得,再重复一次,保证那大米又白又亮,不带一丝糠皮,就这效率,一个人就能顶四五十个舂米工,关键干活还不累。

磨面机也一样,也是头顶一个大漏斗,第一道工序完成之后,一个口流出的是敷皮,另一个口流出的是白面,但那面还不够细,得过一筛,继磨,前后三道工序下来,那面就细得能让那些贵妇拿去扑脸上了。

有了打糠机,庄子上的牲口也讲究起来,吃的可是精细糠料。

打糠机没有大漏头,只有一个带长板子的口,晒干的草料,只管从口子里往里塞,只要注意别把自个儿手塞进去就行,机器的下面流出来的就是细细的糠了。

细到什么程度?细到打糠机一响,机器周围就升起一层“烟尘”,所以,负责打糠的人,那可是有专门的衣服的,从头包到脚,连眼睛都得用一种类似水晶薄片的东西遮着,干完活,把工作服一脱,真不灰的。

难怪皇上要下旨把园子封禁,这园子里的东西,可以说,样样都是有讲究的,都是大科学的东西。

小县主出钱雇村民开荒,说为了照顾他们,这话还真不假,就那叫推土机的,一个稳稳当当坐上面,一开机器,人不用下地干活,就用脚手掰一掰,踩一踩,“哒哒”声中,那地便推成了方方正正的一畦又一畦,又宽又平,就这能力,一台机器,干起活来,怕是三四百个人都顶得过。

所以,在村民们看不见的地方,庄子里的人,已经开着机器,把他们垦过的,和没垦过的地方,修成了一大片一大片平整的田地,更夸张的是,燕归河的两边,两边坝体之内是河道,坝外却是光秃秃的沙石地,结果,他们才休息几天,人家就直接开着机器,直接把几个小山包给推平了,铲下的土,正好铺到那沙石地上。

这几个小山包,干旱缺水,种不成什么,干河滩更是,洪水的的时候洪水滔天,不涨水的时候则乱石成堆,如今却被改造成了大片大片,规规整整的田地。

许三郎喃喃自语:“我骑马都要跑半天,少说也有一千多亩地,这些原来可都是乱石堆,是白得的呀!”

“看你个傻子,尽说傻话!什么叫白得的?修那坝,我闺女花了多少银子?买那“突突“响的机器,又花了多少银子?”

“这倒让你说对了,那机器神奇,你没见大舅哥开那叫挖掘机的,就蹲在河边,把那长长的铁臂伸出去,直接伸水里,再一抓,一大斗黑黝黝的河泥就给捞上来了。

那河泥可是个好东西,我已经和乐乐说了,那河泥,得堆一边,晒干后就运到田里铺上,肥地,种庄稼好。

小孩子不懂这些,她原本想把泥捞上来填路,可不就浪费了?是我说了,她才让堆一边的,大舅哥也是个傻的,连这个都不知道”。

“哟哟哟!我们家三郎现在说话这口气,听着咋这么大呢?连我闺女都得听你的?”

“可不是吗?你家夫君我,如今可是,人人见了都得称一声许三爷,至于我闺女,我也只有种庄稼方面,勉强可以指导一下她,其它的,还真不敢妄言”。

“嘿嘿!咋还文诌诌的了?”

“那当然!我现在也是识字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