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小农女的开挂日常 > 第676章 站队正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皇上懒得吭声,就看着大臣们在下面蹦哒,还真是胆子越来越大了,看来他已经不在乎朕的看法了,翅膀硬了。

钟大人也是早就憋着一股子恶气了,丞相在朝中拢络了不少官员,这不是什么稀罕事,谁都知道。

包括自己,这一路从底层走上来,不站在丞相那边,能行吗?肯定是不行的。

不是自己立场不坚定,而是他李丞相扶持的靖王太差劲,再跟着他混下去,别说饭碗的事情,怕是连脑袋都难保。

“丞相大人,下官知道你老富贵,自是见不得家中四下粪便乱飞乱流,但于农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已经习惯了 ,又何必花大价钱去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呢?

即使他们将粪便埋入坑中,家里不臭了,他们照样是农人,再不臭,他也成不了达官显贵不是?

作为朝廷大员,与其把精力放在让农人,模仿显贵富户生活方式上,不如多想想怎样能把他们驯服好,每年能乖乖把税粮交了,学会做个真正的顺民”。

反正已经公开得罪了,脸皮已经撕破,那就不妨多撕几下,不见点血,对方还以为你怂。

钟大人越战越勇,三川镇那宅子,可是老钟家的祖宅,曾经,连周围那一片“荒地”也是钟家的,忽然之间就被那小叫花子给拿了去,成了三川镇最赚钱的地方,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去。

“钟大人此言差也,沤肥的功效可不仅只是避臭一项,避臭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各位大人有所不知,人畜粪便,是可以用来提高庄稼地肥力的,但未经处理的粪便,含有大量毒素和虫卵,直接投放到庄稼地里,不是臭不臭的问题,是直接污染了庄稼,人吃了那些庄稼产的粮食,便也受了污染,容易生病。

毒素也是会变化的,病人的粪便更毒,对庄稼的污染更大,如此反复污染,结果可想而知。

沤肥的目的,在于利用粪池的封闭空间,让其发酵生热,将毒素和虫卵杀死。

通过沤肥,不但可以杀死毒素和虫卵,还可以在沤的时候加些植物叶子进去,以增加肥土之量”。

“何大人什么时候成了太医了?竟懂得去除毒素了,讲得这么头头是道,就跟真的似的的,你又不是庄稼,焉知庄稼的感受?”

同为员外郎,可本官是金部员外郎,管的可是税赋收取及银线的调配支出,恭王殿下很赏识本大人,下一步,就是升郎中、侍郎、尚书!

他是度支部的郎中,你那水利疏通等不要钱?不拨银子给你的理由多的是,没有银子,任你有多少秘方多少图纸都白搭。

恭王殿下是什么人物?自古皇家都是立嫡立长,可那又占嫡又占长的端王爷,他是个残废啊!一下子就把两个大好的机会给葬送了!

接下来,二皇子占了“长”,四皇子占了“嫡”,可四皇子,他就是一个只会玩女人的风流浪荡子,能和二皇子相提并论?

这姓何,看不清形势,还一直跟在丞相屁股后面跑,也不想想,丞相都几岁的人了?再舍不得放手也枉然,阎王他不讲情面啊!

“好一个子非鱼,焉知鱼所想!”

皇上终于开口了,钟大人激动心都要跳出来了,不会现在就升官吧?郎中?侍郎?尚书是不大可能的。

这人啊!还真得有点闯劲才行,一直小隐忍着不发,才识得不到展示,没人认识啊!没人知道你的才识,当然也就不存在赏识的事情。

钟大人的得意掩都掩不住,韩候爷和李丞相冷笑连连,恭王心中有些忐忑,父皇这意思,真的是欣赏其好口才?

口才不错,勇气更是可嘉,但这么露骨直白,真的好吗?

尤其是对那小妖女的贬损,太过火了,父皇对那小妖女这么偏爱,可不仅仅是因为她献的什么秘方,主要原因是她们家救了老六。

老六得救,父皇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可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大家都已经猜到了。

但是,他为什么迟迟不露面呢?又为什么会和老四联手?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也像老大一样,成了废人,彻底失去了争储资格。

这种可能性很大,毕竟那么多人去追杀,连他自己都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自个儿跳入洪水,能捡回一条小命也算万幸,还想完好无损,恢复如初,怎么可能呢?

如此说来,之前是高估了他,自己吓自己,还想着他会有多猛的报复,其实也不过尔尔。

老大、老六成了废人,老三死了,战果不错,剩下老四和老五,说实话,老五比老四更难对付。

老四这人吧!别看他助力很多,其实真不难对付,必要时,一个女人就能要了他的命,只是老五,一母同胞......

还没来得及多想,皇上扫了众臣一眼,又开了尊口:

“来人!把那两张图画呈上来!送到钟大人面前,让他好好看看钟家老宅!”

我的老天爷呀!这是天上下红雨了?圣上刚才说什么?“钟家老宅”,对的呀!那里原本就是钟家的!

白拿回来,确实不妥,多少钱卖出去,怎么地也该多少钱买回来,对,就这么决定了,本官可不是那等没格局的小气之人,家底也算厚实,区区几百两银子,不背这骂名。

皇上如此偏爱,说明老人家心中确实有意立二皇子为储,本官这一闯,太正确了!

“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