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07章 流民(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舅!小舅回来了!”

怀诤得了消息,赶忙回庄子报信,车队还在后面。

这次外出走商,可让于连胜大开眼界,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原来,走出小小的莲花镇,外面的世界竟如此精彩纷呈。

往南走三天才出了青州,河南道共有二十九州,他们首次走商,不敢走得太远,就去了南边的密州、齐州、海州三州探探路。

“清姐儿啊,你说这海上到底还有啥稀罕物?”于连胜第一次见到大海时,那吃惊的模样,都能做成表情包了!

怀清看过地理志,知道青州也有海岸线,只是他们所在的临元县不靠海。当初看完地理志,她还绘制了一幅舆图,也就是地图,跟前世的唐代地图大同小异。但毕竟是异世,不同王朝,疆土自然也有差别。

于连胜此次南行,她就又复刻了一幅,让小舅带着,不过再三嘱咐他不可示人,毕竟在古代,舆图之类可是军事机密,不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能私自拥有的。

听完小舅的讲述,怀清大致弄清楚了他们的路线。他们从府城出发一路南行进入密州,然后沿着海岸线走了一路,顺带购置些海产品运往齐州。

齐州盛产水稻,他们在那儿卖掉一部分海产品,换了大米。这些大米是要带回青州的,他们便在齐州租了个小院,留个人看守。

在齐州,他们居然找到了怀清要的花椒,数量不多,于连胜几乎全买了下来。

接着,几人又前往与齐州相邻的海州。海州相当于前世连云港地界,那里海产品丰富,跟密州比起来,价格更便宜,种类也更多样化。他们又购置了一些虾干、鱼干、紫菜、海带等。

走到这儿,已经过去半个月,银子也花得差不多了,于连胜便转道去齐州带上粮食,抄近路回青州。

他们这次的商队租用的都是牙行的马车,车厢宽敞,还有顶棚,脚程也快,回来时正好是年十八。

出去一趟,镖师也该回去和家人团圆了,怀清大方地多给了一份红包,还说日后有生意还找他们。

几个镖师感激不已,这次走镖风险小,吃得好、睡得好,就是回城那几天遇上些流民,总体算得上很顺利。

这东家大姑娘还给发红包,这下可以好好过个年了,都表示以后常联系,有活就叫他们一声。

之后,怀清厚着脸皮又要来了一支响箭。等镖师离开,众人将粮食等分开,囤到地窖里。这次小舅走时带走一千两银票,带回来大米五万斤,其他各类海产品两千斤,花椒五十斤,其他香料各一百斤。再加上几人的路费、镖师的雇佣费用,一千两银子花得干干净净。

不过仔细一算,钱其实不太够,海产品便宜,可花椒等香料贵得很。好在小舅在密州、海州和齐州倒腾海鲜赚了一笔,也就差不多收支平衡了。

“清姐儿,这银子也太好赚了吧?”于连胜满脸惊喜,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此次外出走商,一番倒腾竟赚了近五百两,这对他而言,实在是超乎想象 。

“小舅,你一路往南可有遇到什么事?”怀清没有回应他的感慨,转而神色关切地询问道。

“什么事?没有啊!就是回来青州路上遇到了流民,不过咱人多势众,个个身强体壮,腰间还别着大刀,那些流民也不敢强行抢夺。”于连胜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

“这就是你感觉银子好赚的原因。若运气差,遇上土匪、流民、强盗等强抢,你这趟可就白跑了,说不定还得搭上本钱。”怀清神色凝重,语气中带着几分严肃。

于连胜猛地一怔,呼吸瞬间凝滞,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怀清并非有意打击他,只是走商这一行,本就是靠四处奔波赚差价营生,利润虽可观,风险却也极大。

他们首次外出,没有组建自己的商队,而是请镖局护送,为的就是确保安全。毕竟,安全才是重中之重,若是自行组队,这一路恐怕难以如此顺遂。

好在其他三州流民较少,即便有零星几个,也忌惮镖师的威慑,不敢轻举妄动,这才让他们平安归来。

“往往看着非常可靠的,可能是最不靠谱的。”

于连胜兴奋劲一过,整个人困倦不已。于氏心疼地看着弟弟,连忙说道:“连胜,别强撑着了,先去好好休憩,有什么事明儿睡醒再说。”

于连胜离开后,夏怀谨与夏怀谦两人却眉头紧锁,神色忧虑。

“大公子、二公子,可是担心今天这阵仗引起流民主意?”田福生小心翼翼地问道。

上次他们去府城,做了诸多周密准备,运回两万斤粮食都没掀起一丝波澜。可今儿三舅爷的车队回来,没有任何遮掩,即便入夜才进庄,也难保不引人注意。

“走一步看一步吧。”夏怀谨无奈地叹了口气,敌在暗,他们在明,主动权根本不在自己手中。

“爹,咱明儿回村吧,田叔你们也一起去。别再说留守庄子的话了,这是命令!这庄子里也没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绣架等带不走的都放在地窖。反正地窖做了特殊处理,他们就算把庄子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入口。”夏怀谨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是啊,福生,谨哥儿说得对,咱回村,村里百十口人,总归比这儿安全。”夏兴南也在一旁劝说。

在他看来,人命关天,能回避危险就尽量回避,实在没必要硬着头皮去对抗。

“连夜收拾东西,明儿一早就走。”夏怀谦补充道,兵贵神速,要走就得干脆利落,绝不能给暗处的人留下反应的机会。

至于茅草屋那里,得让牛大跑一趟,提醒他们提高警觉。那里加起来有百来人,一起行动目标太大,况且带回村里也实在难以安置。带上他们是夏家善良,但不带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从来不是他们家的责任与义务 。

“年婆婆,你等会做几张油饼子,咱明早就不开灶了。”

夏怀谨有条不紊地吩咐好年婆婆,又转头让在场的人各自回屋收拾衣物,只带随身必需品,不够的回村后再重新添置,其他东西全部放进地窖,除了无法搬动的,一样都不留。

他们并非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实在是输不起,也不敢轻易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