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74章 海阔天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这时,陈伯的来信如同神助攻一般。

信中详细介绍了雕版印刷术,单元达看完后,觉得时机到了,自己终于有实力选择第二个方案,威逼侯府放他们离开。

安远侯府在京城根本算不上顶尖世家,能威逼侯府的大有人在。单元达思来想去,只想到了一个人。

他命人找到国子监祭酒姜大人做说客,直接将雕版印刷术上报进献给皇上。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若说有一人能震慑天下,那必定是当今皇上。

国子监作为朝廷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同时还兼管国家教育的行政机构,隶属于礼部,主要职责是掌管大学之法以及教学考试。国子监祭酒的品级,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一般为从四品,有上朝面圣的资格。

姜祭酒的嫡长女正是齐国公世子妃,而齐国公夫人又与秦婉是手帕交。有了齐国公这层关系,再加上这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找姜大人帮忙,既能把功劳送给他,姜大人也乐得做个人情,便将奏章呈了上去。

近年来,皇上一直在打压一些老牌世家贵族,借着朝堂之事,抄了不少世家大族的家。但这终究治标不治本,抄家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世家敛财的速度。雕版印刷术虽然不能立刻动摇世家的根基,但至少能为皇上增加巩固民心的筹码,进一步打击世家对知识等领域的垄断。

奏章上报没多久,皇上就下令让工部研究雕版印刷术,还在朝堂上对姜祭酒和单元达大加赞扬。

消息传到侯府,老侯爷急忙把单元达从祠堂放出来,询问情况。

可之前还闹腾得厉害的单元达,这会却像个锯嘴葫芦,一问三不知。他仗着皇上的夸奖,有恃无恐,只顾着吃饱喝足,其他一概不答,把老侯爷气得差点中风。

工部效率很高,没几天印刷术的成品就出来了,皇上的赏赐也随之而来。

传旨的袁公公让单元达出来接旨,还特意说明这些赏赐是单独给他的,随后又嘱咐他要积极进取,继续参加科考。

袁公公是皇上的贴身太监,从皇上还是潜邸时就一直伺候到现在,是御前大总管,他说这番话倒也不算逾越。

单元达心里明白,这么好的告状机会可不能错过。

他不顾老侯爷及大房二房众人的威胁警告,装作一副害怕的样子,把自己被老侯爷施以家法的事情抖了出来。

之前他借印子钱装无赖的事情根本没传出去,袁公公自然不知情。再加上单元达在外风评不错,又上进考中了举人,还献上了雕版印刷术,他这么一卖惨,自然赢得了袁公公的大力维护。

袁公公高声斥责老侯爷,让他莫要眼瞎迫害子孙。

老侯爷有苦难言,这种时候,无论怎么辩解,在袁公公看来都是狡辩,只能咬牙认下。

当天晚上,祖孙两人彻夜长谈。最终,老侯爷答应将单元达过继出去,放他们离开。

世家讲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时候将单元达过继出去,并非明智之举,所以大房二房坚决不同意。但这个家还是老侯爷说了算,他们也无可奈何。

事情进展得很迅速,第二天就开了祠堂,上报祖宗,将单元达过继到老侯爷早夭的大哥名下,自成一房,与侯府正式划清界限,秦婉自然也跟着离开了。

单三爷不同意秦婉离开,可老侯爷一言九鼎,他就算再得宠,也不敢反驳老侯爷的决定。

其实,老侯爷痛下决定放单元达离开,也是无奈之举。

单元达这段时间装无赖,得出了一些心得。

人无耻则无畏,人至贱则无敌。

对付侯府众人,只要保持“人若无脸,天下无敌”的无耻样,就无往不利。

安远侯府虽然已经落寞,但老侯爷还是自认为是勋贵之家,单三爷也一直以侯府三爷自居,他们根本不屑与单元达这种耍赖之人为伍。

如果单元达还是之前那个温吞的样子,侯府拿捏住他稳稳地,他的功劳或许还能为安远侯府带来新的机遇。

可偏偏这小子出去一趟,像是着了魔一样,撕下脸皮,不管不顾,还扬言如果不放他们娘俩离开,就要到皇上面前状告侯府大爷二爷收受贿赂、结党营私。

侯府的大爷二爷都在吏部担任员外郎,虽然不在定员之内,但好歹在吏部任职,油水自然不少。所以,不管单元达有没有证据,只要他上告揭发,皇上派人一查,一告一个准。

收受贿赂还算小事,结党营私可不是能随便乱说的罪名,真要让单元达捅出去,侯府可就真的完了。

老侯爷被气疯了,他知道这混小子不达目的不罢休。为了侯府,他只能忍痛放他们离开。

同样的事情,要是在印刷术进献之前,单元达可不敢如此有恃无恐,毕竟他也有把柄在侯府手里。

就算他告发侯府大爷二爷,以他们的官位,贪污的银子也不会太多,这事根本闹不到朝堂上,他还可能落个诬告的罪名。

此一时彼一时,他们能从安远侯府脱身,怀清功不可没。

好在他们终于离开了那个牢笼般的地方,往后海阔天空,有的是机会报答怀清姑娘。

单元达觉得陈伯签的协议对怀清不公,打算给她六成利润。

“不可!”怀清果断拒绝。

单元达十分不解,这送上门的银子,还有嫌烫手的?

怀清耐心地解释道:“印刷术事关重大,我们夏家不过是普通农户,承担不起过多风险,有个两成利润就足够了。

我一直觉得,银子有赚就好,赚多赚少没关系,能一直安安稳稳地赚才是最重要的。

你拿得多,承担的风险自然更大,我在你这棵大树底下乘乘凉,顺便赚点钱就心满意足了。只希望书肆以后但凡有新书好书,记得给我们山庄留两本就行。”

单元达听后,恭敬不如从命,毕竟自己才是得到好处更多的那个。

他们在大厅一侧交谈了许久,主位上的于氏已经和秦婉姐妹相称了。

“秦妹妹身子不好,不如就在庄子上住几天。咱这庄子别的没有,就是山好水好空气好,保管秦妹妹住几天百病全消。”

于氏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秦婉却深信不疑。

从京城一路北上来青州府,别的都还好,就是北方气候干燥,她的咳疾一直不见好。可刚进庄子没多久,喝了几杯水,嗓子就不再发痒,还真应了于姐姐说的这句话。

单元达现在出了侯府,母亲又在身边,唯一担心的就是母亲的身体。看到母亲笑容满面,咳疾也有了缓解,他也很高兴母亲能在庄子住下。

“劳烦姨母照顾我母亲了。”单元达这话一出口,显然是将夏家当成姻亲了。

于氏一个劲地说好,她有三个兄弟,却没有姐妹,这把年纪还能多得一个姐妹,心里十分高兴,叫起单元达“大外甥”来也是毫无障碍。

怀清在一旁看着他们三人亲密无间地认亲,觉得十分有趣,却也并不反对。

主要是秦姨母长得实在太美了,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优雅气质,让她着迷不已。

话说有这么一个美人在庄子上,每天看着都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