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早,兄妹三人来到镇上吃个早餐,顺便打听打听钱家的风评。后赶去麦乐居,说明来意后小伙计就带他们去包间等候,自己去后院禀告了。
这钱府是莲花镇的大户,在临元县也是首屈一指的。家财万贯、良田千亩、商铺遍地,酒楼、粮店、药铺、银楼,各个行业都有涉猎,这麦乐居只是其中的一家点心铺子。
钱老爷富得流油却不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相反,他修桥铺路开善堂十分乐善好施,在莲花镇有很好的名声。
这些信息是全镇都知道的,镇上居民说起钱府都是暗竖大拇指的,称赞钱老爷一声钱大善人。
一个商户家族要树立如此良好的口碑是十分不易的,一般不会允许自家人轻易毁弃。
他们也不用担心麦乐居会对他们使坏,再者他们也没有那个实力让人家惦记,区区一个小方子人家未必放在眼里。
不多时,掌柜的就出来了。
说是掌柜的,有点不像,最主要是这掌柜也忒年轻,也就他大哥的年纪,十六七岁,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却自带气场让人不敢小觑。
“你们就是钱管家说卖糖葫芦的那家?”
他们打量他的同时,钱泊君也在打量着他们。
两个少年大的那个偏温润,小的那个脸稍显稚嫩但个子明显偏高偏壮实,看着也粗犷一些,总体来说两人相貌也不俗,丝毫不因身上的粗布素衣逊色。
那姑娘嘛,也太胖了点,比他家小妹还胖,暂时不好论姿色,相信瘦点再长开的会有不同,至少那双眸子还是晶亮的,使得整个人即使圆圆润润也算讨喜。
其实若钱泊君半个月前见到他们,恐怕不会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兜里有钱家里有粮,怀清是变着法的给家里人补营养,肉蛋禽蔬菜一样不少营养均衡,半个月的调养家人肉眼可见的长膘了。
大哥沉稳二哥率直,加之底子本就不错,这营养跟上后就算不是玉树临风,也是红光满面精气神十足,钱泊君的评价也算中肯。
“是的!”怀清正吃着点心呢,抽空答了一句。
见是那姑娘出来应答,钱泊君眉眼上扬,很是意外。“方子带来了?”
“带来了。”方子在怀清身上,不过她没有急着递上方子反而吃起了点心。
这麦乐居据说最好吃的就是这桂花糕,口感饱满甜而不腻,吃起来那股淡淡的桂花清香,其中还有股牛乳的味道让她很是怀念。
怀谨怀谦俱是汗颜。
大妹,咱现在是在谈方子的事?就说,咱嘴里的糕点能不能先停一停?
钱泊君也不禁一愣,这姑娘倒不怯场,胖爪子捧着桂花糕细啃的样子像极了小妹养的那只胖松鼠。
怀清啃完,不,是吃完桂花糕,拿小妹绣的帕子仔细净了手,才慢慢吞吞的对上眼前的掌柜。
“你家的桂花糕真是一绝,三公子!”
“哦?你怎知我不是掌柜?”钱泊君自认没有露出什么破绽。
“不知道啊!我猜的!”
她确实不知道,打听来的消息只说钱老爷有三个儿子。大的两个是姨娘生的庶子,已经成婚各自管理着一部分商铺,只有钱夫人生的嫡子才和眼前这位年纪相仿。
她刚才吃着桂花糕灵机一动就想着试探一下,与掌柜谈和钱三公子谈还是有区别的。
“在下钱泊君。”
对于她的说辞多少有点哭笑不得,他居然被套路了。
四人重新见礼,复又坐下。
“三公子打算给多少银子?”在商言商,既决定卖方子那就不用藏着掖着,交易嘛还是公开公平公正点好。
“还是你开个价吧!”这姑娘看着就不能以等闲视之的。
据钱管家说,这夏家也算是厚道人家,他看在钱管家的面子上多看顾一下没问题,当然再多的就没有了。
怀清伸出两根胖手指晃了晃。
“二十两?”
“我的方子就值这个价?要知道我们小半月就赚了近二十两银子,以你们麦乐居的实力,三公子不觉得有点埋汰了?”
二十两?那她还不如白送好了!坐地起价就地还价是不错,可这与她心目中的价格差了不止一点。
“两百两?”钱泊君身后的小厮瞪直了眼。“你!你!你一个小小方子也敢开口要两百两?是不是有点狮子大开口了?!”
不说钱泊君跟他身后的小厮,就是怀谨怀谦也吓了一跳!
若不是来之前应承了大妹在麦乐居的一切都得由她做主,两人估计这会儿已经拖拉着她出门回家了!
这太吓人了!!!
被人家揍了他们都没处说理去!
“是不是狮子大开口,三公子慢点下结论,这两百两我可不白要你的。”
她开口要这么多可是有底气的。之前他们商量定价五十两,毕竟这糖葫芦生意也是有季节性的,也没想漫天要价。
只是见了这三公子,她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哦?”钱泊君往椅子上一靠,双手一摊,就看这丫头怎么自圆其说。
怀清喝口茶润润嗓子,也不怕他不认账,将她的生意经一一分说给他听。
“这冰糖葫芦其实并不局限于红果子这一种水果,一通百通,掌握好糖稀的技巧,其他任何水果都可以串成串售卖。方子上我也写的很详细,你们开始制作时我也可以现场教。”
“而这红果子也不局限于制作冰糖葫芦。它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还可做成蜜饯果脯点心。比如果丹皮、红果子糕、红果子条,这三个方子我也可以算在两百两里面。”
“它亦可晒干泡茶,进行简单炮制也是一味不错的中药,钱府在镇上有药铺可以让大夫验证一下。”
“再者制作这糖葫芦不过山里的红果子,满山都是,成本本就低廉,若打上你们麦乐居的名号,包装再精美一点,价格不得再抬抬。这两百两,以你钱家的实力,不多说,几个月就回本了。”
怀清撇撇嘴,这么一说,两百两她还嫌要少呢了!
这姑娘有三寸不烂之舌,听她这番忽悠钱泊君觉得自己已经赚翻了!
钱泊君一挥手,跟在后面的小厮进去取来两百两银子。
怀清第一次见到这古代的银锭子,胖嘟嘟的十分可爱,五十两一锭有四个,说不激动那是虚的。
若不是还在麦乐居,她都想捧着银子亲上一亲。
现在嘛,面上得稳如老狗,即使心里已经兴奋的不知姓甚名谁,但还得端着,可不能在谈判对手面前露怯,表现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不仅不能露怯,还得泰若自然不动声色,装也得装出来。
“怎么样?这银子花的值不值?”
钱泊君默了默,这让他怎么回答?
怀清也不等他回答,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我还有一个要求希望三公子答应。”
“什么要求?”
“往后你们麦乐居收购红果子,必须以我们望江村为首选。”
她提这个要求绝不是临时起意,昨天她是想着方子卖后他们家靠给麦乐居供给红果子再赚一票,是她老爹仁心仗义想带着全村人发笔小财才提出这个要求。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起先大家都在一个生活水平,你穷我也穷,大家五十步笑百步,自是相安无事。
若他们家陡然富裕起来打破这种平衡,势必会引起负面影响带来不少麻烦。
也不是怕,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麻烦这种东西能不沾最好。
所以,大家一商量都一致同意。
毕竟这红果子满山遍野也不归他们家独有,再者他们一家也供不了整个麦乐居的需求,既然一样的要收购还不如便宜他们望江村。
他们倒是可以统一收购再卖给麦乐居倒腾赚个差价,不过这差价也不是那么容易赚的。人多是非多,又夹杂着利益,就她爹那木讷的性子可做不来这种生意,她大哥就提议把这个收购的事交给里正大伯,也省了很多麻烦。
在这个要求把宗族利益放在首位的时代,他们这么做在给村民谋福利的同时,也是在望江村村民及夏氏宗族面前刷一波好感。
大哥他们既然决定读书,那么读书人的人品道德是绝不允许有半点瑕疵的,这种刷好感赚吆喝的事情要慢慢攒起来,保不齐将来有用。
不要说她功利,她只是在提前规划罢了,是规划不是谋划,这两种还是有区别的。
“可以!”这不是难事,同样要收购,就当卖他们这个人情。
“三公子这还收不收其他点心方子?”
方才的两百两银包含糖葫芦、果丹皮、山楂糕、山楂条四个方子,以及一些设想(虽然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平均下来一个方子也值个五十两。
一个方子五十两银,她好像看到无数肥嘟嘟的银子长了翅膀向她飞来。
“你还有点心方子?不知夏姑娘手里还有什么方子?若是合适,麦乐居来者不拒。”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借用贵店厨房给大家做一份,请大家品评一下。”
钱泊君自然没意见,这种事最好多多益善。
勇于接受新事物是钱家的家规之一,这也是钱家之所以在莲花镇乃至临元县占有一席之地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