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95章 搬新房(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间正房,除了堂屋正厅,其余八间都是卧房,其中六间供自家居住,两间作为客房。

每间卧房的布置都相同:进门东面靠墙摆放着一排大衣柜,北面靠窗是一张架子床,西面靠墙是温暖的火炕,南面靠窗则放置着书桌。

这种冬天睡炕、夏天睡床的设计,巧妙地兼顾了冬暖夏凉的需求。而且每间房间面积足有五十平,摆放完这些家具后,仍显得宽敞舒适,毫无拥挤之感。

“这是世元木器坊最近很火的大衣柜吧?”钱泊君最近涉足的生意领域越来越广,下面的管事曾向他提及世元木器坊推出了一款能悬挂衣物的大衣柜。

“正是!不过我们家定制的是最普通的款式。”怀谨如实答道。

其实,怀谨早已和木器坊老板签订合约,还出售了几张妹妹怀清设计的大衣柜图纸。

他们家在选择家具时,更注重实用性,不追求华丽的款式和昂贵的用料。用怀清的话说,越普通越经典,经典永不过时。

“这该不会是你家设计的吧?”钱泊君差点脱口而出“你家大妹设计的”,但当着众人的面,还是改了口。“见笑了,只是自家用着方便罢了。”怀谨并未过多解释,反正卧房布局都差不多,便不再一一参观,而是领着众人前往净房,准备让他们见识更稀奇的东西。

没错,今天怀清交给怀谨的任务,就是带领这些贵客参观自家的净房。按照怀清的说法,这是一种营销手段,能为他们的鹏程施工队打响知名度。

与净房里的卫浴设施相比,卧房里的大衣柜简直不值一提。净房里摆放着纯白的马桶、淋浴设施、台盆以及一只原木浴桶,除了原木浴桶,其他物件都是首次亮相,对众人来说十分新奇。

由于净房还未曾使用过,再加上于氏从昨天起就在里面放置了香薰,整个净房弥漫着宜人的香气,若不是怀谨介绍,谁也想不到这竟然是净房。

众人光是看着这些新奇的设施,就已经觉得十分稀奇。等怀谨一一演示如何使用后,大家更是满脸惊叹,心中不禁感叹:这真的还是净房吗?

“怀谨兄,这究竟是何人设计的?”明二公子明维新满脸惊叹,他自认为走南闯北,见识颇广,却从未见过如此别出心裁的设计。

寻常百姓家使用旱厕,富商世家则用恭桶,即便有丫鬟小厮伺候,还时常焚着熏香,使用起来也算便利。可眼前这卫浴设施与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那些便都黯然失色了。

怀谨满脸自豪,底气十足地说道:“这是我大妹捣鼓出来的。各位要是有这方面的需求,我可以给大家介绍我们家合作的施工队。”

怀谨心里清楚,自家想要朝着耕读世家的方向发展,就必须积累家底。

哪一个世家大族没有几个独特的方子或者新奇的发明传世呢?

这就是家族传承,而传承需要有深厚的底蕴,没有底蕴,又何谈成为世家呢。

冬小麦的种植技术、独特配方的卤肉、可爱的布偶、实用新颖的大衣柜,还有如今令人眼前一亮的卫浴系统,这些一桩桩、一件件慢慢积累起来的成果,便是他们家的底蕴。

如今将这些一一展示出来,虽说他们家曾经只是小门小户,但如今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小存在。

就拿曾经带着过闹市都怕被抢的那块金砖来说,现在已然成为了他们增加底蕴的关键法宝。

与夏氏宗族、钱家、明家以及木器坊、金缕衣、砖瓦厂等合作伙伴的合作中,他们让利的同时,也在不断拉拢各方势力,增强自家的底气。

有了这份底气,怀谨才如此从容地将自家大妹的成就推到人前。

这几个月来,不仅是他们兄弟几个,就连父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拿老宅的事情来说,父亲不再一味地维护和迁就,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

所有人都在悄然改变,或许暂时还看不到显着的成效,但只要假以时日,这份改变必定会如光芒初绽,熠熠生辉。

大妹曾问他是受了什么刺激,才做出这些改变。事实上,他确实是被刺激到了。

去了一趟楠夕居,又进入弘文书院学习,他越发深刻地感受到自家的不足与渺小。于是,他和二弟商量之后,一致决定与袁师傅和胡老板合作,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他们家增加砝码。

不过,两兄弟也时刻牢记大妹的叮嘱,凡事要低调,不可太过张扬,毕竟低调才是长久之道。

“怀谨兄,你可太不厚道了!不邀请我也就罢了,有了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还藏着掖着。”阮晋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在他看来,这卫浴设施如此新奇,却是家家户户都需要的,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施工队叫什么名字?我明天就让侍书去请他们。”

“鹏程施工队,这施工队我们家有股份,我让兴业堂叔给你优惠。施工队的袁师傅今天也来了,回头我给你介绍认识,具体的合作细节,你再和他详谈。”怀谨热情地回应道。

明维新和钱泊君也笑着要求怀谨给他们优惠,可不能让阮晋阳独占先机。

宴席摆在宽敞的院子里,原本准备了十桌,可宾客人数远超预期,夏兴南赶忙向各家临时借来桌椅,将宴席增加到十五桌。

桌椅倒是借来了,可酒席差点出了状况。好在怀清有先见之明,荤菜准备得十分充足,就算宴席结束后自家食用也足够。但素菜却有些不够,里正家大伯娘得知后,让厨头统计缺少的菜品并报出总数,然后她召集各家,让大家回家去拿,能拿多少拿多少,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夏兴南领着怀谨与阮大公子、明二公子、钱三公子、族长、大爷爷、里正坐在一桌;

怀谦则招呼着董掌柜、李掌柜、马掌柜、袁师傅、胡老板、夏兴业等几位叔伯坐在另一桌;

姥姥姥爷家单独一桌;

怀诤与牛大、齐禹及田管家等庄子上的人坐在一桌;

怀清怀淑与刘湘湘、表姐妹堂姐妹等几个姑娘家陪着阮芳宁一桌;

老宅那边占了一桌;

剩下的就是堂伯堂叔、刘家、马家、赵家等族里的亲朋,十五桌坐得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