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01章 自保囤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像是卖豆腐的赵叔家,就发生了不少糟心事。

赵叔的老娘听闻他们家在作坊有股份,头一回分钱就拿了七两半银子,眼红得不行,带着大儿子和大儿媳气势汹汹地跑来要钱要粮。

当初分家的时候,明明说好了每年给五百文养老钱,如今却非要涨到二两,还要求赵叔家为小侄子成亲出彩礼钱和办酒席的钱,理由是侄子以后要给他们养老送终,这钱赵叔他们不出也得 出。

这种无理取闹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这次作坊刚分完钱,他们又赶来大闹一场,要是不给银子,赵叔的老娘就拿赵叔和赵婶成亲十三年都没有孩子这件事大做文章,逼着赵叔休了赵婶。

实际上,赵叔和赵婶夫妻感情深厚,即便没有孩子,两人也从未互相埋怨。

事情闹得越来越大,最后惊动了里正大伯。里正大伯向来公正,这次也偏袒赵叔夫妇,结果双方直接闹到断亲的地步。

于氏说起断亲的事儿,不禁一阵唏嘘。

可怀清却觉得,断亲反倒干净利落,这样的亲人,不断留着难道过年吗?

于氏自己生养了五个孩子,出于本能,对赵婶无儿无女的情况格外同情,便毫无保留地跟怀清多讲了几句。

在这个没有b超、ct,只能靠把脉诊断的时代,很难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但怀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怀疑赵婶十几年未孕或许和他们常年吃豆腐有关,好像听人说过,长期吃豆腐会影响男子的生育能力。

怀清觉得直接说这个不太合适,便跟于氏说,这是自己在府城无意间听人说的,男女长期大量食用豆腐可能会导致不孕,让于氏去探望赵婶的时候,隐晦地提一下,至于信不信,就看他们自己了。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无论是老宅的事儿,还是赵叔家的麻烦,想要改变自己的不幸境遇,外人帮得再多,都不如自己向前看,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

等她们娘俩洗漱完毕,夏兴南父子三人回来了。于氏急忙迎上去问道:“他们怎么说?”

夏兴南灌下一大口水,缓缓说道:“大伯说,明天去镇上看看。”

“镇上?镇上能看出什么呀?清姐儿不是说那齐禹是从军中得来的消息,连府城都不一定知晓,更何况是镇上呢?”于氏满脸疑惑。

“我看兴华哥是信了。”夏兴南能感觉到夏兴华的态度有所变化,可大伯神色莫测,他实在摸不透。

“我们从大爷爷家出来后,又去各家坐了坐,把大爷爷的反应跟他们说了,最终他们如何决定,就看各位叔伯自己的判断了。咱们已经尽到该尽的责任,听天由命,做到无愧于心就好。”

怀谨赶忙安慰父亲,他们从一开始决定去通知大爷爷的时候,就清楚这件事他们无法左右。

“再说,也还没到最糟糕的时候。”怀谦接着补充道,“不过,大爷爷肯定会听大伯的,去镇上屯粮。”

“为什么这么说?”怀清好奇极了。

“我在怀山堂哥旁边坐着,好几次看到他欲言又止,刚想说话,就被大爷爷一个眼神给制止了。他这一个月到处跑,消息肯定比大爷爷他们灵通。

虽然咱们不清楚府衙到底知不知道消息,也许是为了稳定民心,才不公布消息,免得引起恐慌。但是,城与城之间,百姓与百姓之间,消息哪能封锁得那么严密,一点都不透风呢?之前镇上粮铺涨价就是个苗头,只不过被阮大人压下去了而已。”

“你大爷爷能听怀山的?”夏兴南有些惊讶。

“爹,您知道咱作坊成立之前,村里发生的那起事儿吗?”怀谦问道。

“你是说蔡癞子、夏水生几人持凶抢劫,被捕快抓走,还被逐出村子的事儿?”他们当时正好去书院了,回来后兴华大哥就来谈合作的事儿,夏兴南也就没细究。

“大妹之前还说拿夏水生的事试试大伯他们的诚意,这就是他们的投名状。那您知道,让夏水生、蔡癞子被除族,是谁出的主意吗?”

“除族不是族长下的决定吗?”夏兴南疑惑道,在他印象里,也只有族长有这个权力,里正最多只能把人逐出村子。

“不是里正大伯,也不是族长。”怀清接过话茬,“二哥,你就别绕圈子了,难道是怀山堂哥?”

“没错,就是他。”怀谦平时和夏怀山走得近,对这些事儿了解得比较清楚。

“怀山堂哥在村里人缘好,消息也灵通。他得知夏水生他们几个事发前几天还在镇上持凶抢劫,县衙正四处抓人,回村后还不安分,居然煽动夏二毛几个来我们家要方子。里正大伯从咱家回去后,召集大家开会,怀山堂哥就把这事儿说了出来,这就相当于把把柄送到了大家手上。

他让村里的几个孩子暗中观察、留意夏水生他们的动向,同时让马叔去镇上报案,就算叫不来衙役,也要叫些小吏。巧的是,宋捕快当时也在找人。后来,里正大伯带着宋捕快把蔡癞子一行人一网打尽,抓去了县衙。

这里面确实有运气的成分,但这个请君入瓮、关门打狗的计策实在是妙。最后,蔡癞子他们被除族、逐出村子,关进大牢,挨了板子,还被发配去矿区挖矿,虽说没死,但到了这地步,也基本是九死一生了。

里正大伯为人不错,可当了这么多年里正,处理事情习惯多方权衡,到底不如怀山堂哥刚毅果断。”

“所以说,你大爷爷这是拿解决夏水生的事儿考验怀山堂哥,而他不负所望。难怪作坊的事儿一般都是他出面处理,你大爷爷这是在培养他当下一任族长或里正啊?”夏兴南恍然大悟。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说大爷爷肯定会听怀山堂哥的意见。”怀谦肯定地说。

怀清心想,这样也好,夏怀山有才华、有能力、有见识,有他带领大家,村子才能走得更远。他们家正需要这样睿智果敢的合作伙伴。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大爷爷和族长召集了几位族老以及作坊的几家人,把他们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一致同意去镇上买粮囤粮。

但再三叮嘱,不许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毕竟现在形势还不明朗,说多了也没用,不如先顾好自己,每家都赚了点钱,买点粮食囤着,心里也踏实。

听到他们打算分批去县里屯粮,怀清也放心了。

此后,她便每日跟着牛大进山,不管抓到什么猎物,都处理好存起来。

于氏见识到牛大的本事,也不再阻拦怀清满山跑了。

野猪、狍子、野兔、野鸡、野狼、梅花鹿……牛大每天都能带回不同的猎物。

于氏忙得不可开交,也顾不上唠叨了,她吩咐夏兴南把猎物的皮毛剥下来,处理炮制好,给淑姐儿留着;把野鸡、野兔都熏制成腊味,其他的则做成肉干或者腌制起来,留着年前送年礼或者冬日里吃。

这天,怀清和牛大从山里回来,被告知有她的请帖。

“有我的请帖?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