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家二媳妇赶紧伸手捂住他的嘴,嗔怪道:“别乱说。”

于立康被捂住嘴,也不生气,只是那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仿佛在说:“我到底说错什么了呀?”

于连胜扶着于姥爷回屋,在他身边坐下,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爹,我的亲事能不能缓缓?”

“缓缓?开年你都二十四了,你大哥在你这个年纪,立年都五岁了。你还想缓几年?你早就过了相看的年纪,再不抓紧,难道要等我入土了,你才成亲吗?”于姥爷的语气里满是焦急和不满。

这话一出口,就有些重了,于连胜顿时闭上了嘴,不再吭声。

于家大舅和二舅赶忙上前,一个劝父亲消消气,别跟这倔强的弟弟置气,不值得;另一个则劝于连胜服软。

可平日里很快就会服软的于连胜,这次却只是低着头,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唉!”方氏长叹一声,“你倒是说说,为什么要缓缓?是看不上秦家那丫头吗?”

秦家村离于家庄也就隔着两个村庄,秦家村的秦忠民秦老头和于姥爷年轻时交情匪浅。两人年轻时还曾说过要结为亲家,只是后来秦家因种种原因离开了秦家村一段时间,直到年前才回来。

于家庄也有嫁到秦家村的姑娘,回娘家时说起秦忠民一家回来的事儿。于姥爷听了一耳朵,便留了心。本是想着去见见多年的老伙计,没想到去了一趟秦家村,就看中了秦家的老来女秦安安。

秦安安是秦忠民的老来女,今年十八岁,生得温婉大方。于姥爷听说秦家闺女十八了还未出嫁,便多问了一句。这一问,还真问出了些缘由。原来,秦安安是望门寡。

秦家几年前给老闺女订了亲,男方是隔壁镇一家粮油铺的儿子。夫妻俩为了这个老闺女,可没少操心。定亲之后,甚至打算举家搬到隔壁镇,就为了闺女成亲后能就近照顾。

那粮油铺的亲家也是个热心肠,见亲家要搬迁,前前后后帮着忙里忙外。两家人的儿女相处得也十分和睦,还商量着等秦安安及笄就成亲。

可谁能想到,天有不测风云,秦安安刚及笄不久,男方就突发急症去世了,她就成了望门寡。

秦安安是个重情重义的姑娘,坚持给男方守了三年孝。去年,三年期满,秦家又搬回了秦家庄。

这事儿发生在隔壁镇,秦忠民要是不说,估计也没几个人知道。但他和于姥爷是生死之交,见于姥爷有结亲的意思,便坦诚相告。

在于姥爷看来,秦安安有情有义,模样周正,又会操持家务。虽说定过亲还是望门寡,但那是男方没福气,要是进了自家门,就没这些问题。两人都是大龄青年,因为各种原因耽搁到现在,说不定还真是天定的良缘。

于是,于姥爷跟秦忠民说了相看的想法,秦忠民自然是欣然同意。在征求了秦安安的意见后,两家说定年前先相看一次。

可年前那段时间,于连胜不是帮着怀清管理庄子,就是出去跑生意,根本抽不出空。于姥爷把情况跟秦家一说,秦家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就说过年再相看。

秦家那边没什么意见,可于家这边,于连胜却打起了退堂鼓,说什么也不同意。

于连胜倒不是嫌弃秦安安是望门寡,他只是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根本没能力给别人幸福,不想这么早成亲。

但于姥爷可不管这些,都和人家约了两次了,这次要是再不成,他都没脸再见老伙计了。

“娘,那秦家之前定亲的是粮油铺家的公子,我拿什么跟人家比呀?”于连胜一脸苦恼地说道。

“望门寡不是那秦家姑娘的错,秦家二老为了女儿都打算搬到隔壁镇,想来对这门婚事是十分满意的。那秦家姑娘和粮油铺的公子也是情投意合,还为他守了三年孝,这份情义,实在让人敬畏。

可就是这份情义,也让我觉得自己望尘莫及。我没什么才华本领,家里也没什么钱财,怎么能比得上人家呢?”

“这……”方氏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他们只想着两人年龄相当,可以先试着相看,却没想过自家儿子配不配得上的问题。

“他三叔,秦家既然答应来相看,就不会计较咱家穷。再说,有了清姐儿给的这些方子,咱家日子好起来也就是迟早的事儿。”于家大媳妇赶忙在一旁劝道。

“是啊,他三叔,秦家姑娘是望门寡这事没几个人知道,秦叔就这么坦诚地告诉爹,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定过亲又怎样,为男方守三年孝又何妨,这恰恰说明秦家姑娘是个知书达理的人。

他们搬回秦家村,就说明和那边彻底断干净了。你要是相看成功,把人娶回来,以后好好过日子,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于家二媳妇也跟着劝道。

“就是这个理!”方氏听着两个儿媳把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在一旁拍了下桌子,“清姐儿说了,让你早点娶个三舅母回来,也好安心给她办事!”

“清姐儿真这么说的?”于连胜抬起头,一脸怀疑地看着母亲。

“还能有假?都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就是三十岁了,不成亲还是个毛头小子。出去走动办事,人家能信你吗?别到时候把清姐儿交代的事儿给办砸了。”方氏一本正经地说道。

“行!初六我去!”于连胜无奈地答应了。

方氏这才满意地停下话头,转头吩咐两个媳妇准备一些上门相看的礼物。

于连胜做梦也没想到,母亲这番话完全是瞎编的。

他也不想想,哪轮得到怀清一个小丫头来操心他的婚事,就连于氏在他的婚事上都不怎么插嘴呢。

就这样,于连胜被母亲忽悠着,答应初六去相看秦家姑娘。

趁着于连胜还没回过神来,于连正和于连川赶紧把他拉出去干活。山上背回来好几箩筐的笋子等着处理呢,让他有点事儿干,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他们三人一走出屋子,方氏也松了一口气,让两个儿媳也出去准备准备。

等屋里只剩下老两口,于姥爷对着方氏竖起了大拇指,一起生活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见老婆子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方氏得意地表示,对付这倔强的儿子就得用这招。他不是想出去帮着清姐儿管理山庄吗?那清姐儿就是他的东家,东家的话都不听,这活儿也别想干了。

于家姥姥心里想着:我才不承认这是狐假虎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