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40章 庄子日常(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李掌柜和董掌柜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这时,于氏等人才知晓怀清把酸笋和绿豆芽卖出了个好价钱。于氏格外欣喜,当即吩咐田管家派人前往于家庄送信,分享这份喜悦。

大老爷子和族长见庄子里的事务告一段落,便说起下午回家的打算。夏兴南连忙劝说他们在庄子上多住些时日,四处走走看看,也帮着他们这些晚辈出出主意。

大老爷子笑着摆摆手,说他们两个老头能有什么主意,不过到处多逛逛倒也无妨。这两位老人家为了此次春耕,前一晚紧张得彻夜未眠,春耕结束后的当晚,又兴奋得难以入眠。可稀奇的是,到了第二天依旧精神奕奕。

两位老人不愿麻烦别人陪同,让大家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自己则拄着拐杖,从庄子的里里外外、左左右右,仔仔细细地走了个遍。一番探查下来,庄子的角角落落,他们竟比夏家所有人都还要了解。

这俩老头是真真切切地在实地考察,还随身携带了小本本,每到一处便认真记录。几天下来,记录用的小本本都换了两本。

等他们大功告成回到村子,将三本记录满满的小本本交给夏兴南时,夏家人才深切体会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的含义。

小本本上详细记录了各处的土质情况,春耕后哪些地块需要再次深耕,还记载了两处庄户的状况。得知庄子要挖沟渠,便列出了挖沟渠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哪里适合挖井等等,桩桩件件,事无巨细,全都涵盖其中。

怀清不禁感叹,别人家的爷爷怎么就这么贴心呢?

二月初三,于连胜前来庄子上任,担任庄子的二管家,主要负责督促庄户对土地进行深耕。

他指挥着庄户们先将土地翻一遍,晾晒一天,接着让人仔细挑拣地里的大小石头。然后再把土块打散,烧掉草皮,再次翻耕并施肥,如此反复两次。此次开荒,手底下有近三百人,而且一大半都是青壮年,虽说有些人身体有残缺,但比起老弱妇孺,那可是有劲多了。

怀清随口问小舅怎么二月二之后才来庄子。

于连胜听到这话,顿时有些支支吾吾,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地道出了正月里相亲的事儿,还说三月里就要定亲了,到时候请大家去家里吃酒。之后,于连胜又讲了一些家里对于酸笋和绿豆芽等事务的安排。

接着,他又询问怀清能不能帮忙联系袁师傅和胡老板,原来家里打算推倒茅草屋,重新盖瓦房。这倒不全是因为他要成亲,实在是家里的房子太过破旧,房间也不够住。

正月初二怀清交给她外公的几张方子,他们研究之后,挑选了竹沙发、竹躺椅等竹制家具生意,当然还有酸笋。至于竹酒、竹炭等项目,目前就先搁置一旁。

她外公、舅舅跟竹子打了一辈子交道,有了竹家具的图纸和图解,很快就上手了,正月里就做出了配套的家具六套。

前几日,他们租了牛车,带着一套家具去县里售卖,被一家家具店看中并买走。等他们快回家的时候,那家家具店的掌柜又来跟他们订了三套。一下子卖出四套,家里进账六十多两银子,可把他爹乐坏了。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赶紧找师傅,准备盖新房。于连胜看着他爹高兴的模样,心里也跟着欢喜。家里如今每天都有收入,老娘的身体也越来越好,盖了新房,能让一家人都开心,大不了他们三兄弟再辛苦几年。

昨天,夏家庄户张大爷家的大孙子张大有前往村里报信,于家这才知道外甥女又给他们寻了新的生计。于是,盖房子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而且决定要盖青砖瓦房。他们还请了袁师傅来参谋,即便不盖成像夏家这般阔气,起码也要有一排像样的砖瓦房。

怀清觉得还是自家的房子好,于家人丁兴旺,盖成自家这样也不怕不够住。至于房子里面的设计,就按照自家的实力看着办。要是银钱不够,她还能提供免息贷款。

“啥是免息贷款?”于连胜一脸疑惑地问道。

“哦,就是,小舅你暂时抵押给我干活,什么时候还清借款,什么时候放你离开,去跟小舅母团聚。”怀清调皮地眨眨眼,笑着打趣道。

没想到被自家外甥女调侃,于连胜一下子愣在原地,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而怀清早已哈哈大笑着跑远了。

马铭春和万长福看着大姑娘像风一般跑远,两人对视一眼,又各自别开眼,手上的活计干得更起劲了。

万长福知道马铭春对他们双井村有成见,不过他倒也看得开,反正他们都是桃源庄的庄户,只要大姑娘不撵他们走,其他的都无所谓。

刚来的那几天,他们忙着填档案、签工契、搭草棚,忙完之后,庄子给了他们修整的时间,还每天提供一日三餐,每餐有两个馍馍、一碗菜汤和两块肉,这待遇好得都快赶上城里人了。对他们来说,吃饱穿暖才是头等大事。马老头不过比他们早来几个月,不见得就比自己更得大姑娘的看重,他万长福心宽,才不跟马老头计较这些。

春耕开始后,他们村的壮汉多,出力也多,不愁没机会在大姑娘面前表现。都是为庄子办事,把事情办好才是正理。

于连胜作为二管家,对待庄户一视同仁,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安排活计。对于那些活计特别繁重的人,每天可以多领一份吃食;像小孩子等弱势人群,帮忙捡捡石块,也能领到正常的吃食。

一旦发现有人偷奸耍滑,就停发他当日的吃食,要是多日都不改正,就得报给大姑娘处理。这规定去年开荒的时候就已经在实施,考虑到今年新增了两百多号人,于连胜又特意明令重申了这一规定。

其实,不管是马铭春那一方,还是万长福这边的人,对于夏家的收留都心存感激,即便于连胜不说,他们也会尽心尽力地干好活计。尤其是万长福,他本就是冲着沾怀清的福泽来的,自然不会做出有损庄子利益的事情。

怀清打算在庄子上先种花椒、辣椒、土豆,之后再种花生、红薯、黄豆。花椒、辣椒、花生、红薯、土豆各占一小部分土地,剩下的全部种上黄豆。

青州的气候回暖较慢,所以先种花椒,之后再一样一样地有序种植,这样庄户们也不至于太过忙碌劳累。等黄豆等作物都种好的时候,冬小麦也差不多可以成熟了。

她查阅了资料,也向老爹请教过,得知黄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是很严格。虽然荒地可能会导致减产,但经过她空间改良的黄豆种子,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等过段时间挖了沟渠,引来水源,灌溉条件改善了,她再暗中加点灵泉,产量应该不会减少太多。

不过,种这么多黄豆,能消耗得完吗?

怀清却丝毫不担心。

黄豆全身都是宝,豆子可以用来制作豆油、豆腐干、豆瓣酱、豆皮等,就连黄豆杆也有用处,既可以烧火,也可以经过合理发酵加工,做成牛羊饲料,这样庄子上的十三头牛到了冬天就不愁没有草料吃了。

其实,其他用途都是次要的,怀清种这么多黄豆,主要是为了做豆油和豆腐干。

黄豆和花生一样,都可以制成植物油。如今大明朝虽有植物油,但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她就想着加以改善。

当然,她不会贸然一次性全部推出,总要循序渐进。

最重要的是要做豆腐干,为他们的卤味作坊开发新品种。

天气逐渐转暖,卤肉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这时就可以推出素卤。与荤卤相比,素卤可以全年售卖。等素卤在青州风靡起来,黄豆的需求量肯定会大幅上涨,他们庄子就可以借此大赚一笔。

至于豆腐干和豆皮的制作手艺,可以交给赵叔他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