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227章 断尾求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弟妹,你最近可得消停些!”

王家大夫人轻轻抿了一口茶,眼神里满是对这个二弟妹的嫌弃,这种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浓烈。

“我怎么啦?永芳阁被人挤兑成那样,我还能坐视不管?”王家二夫人满脸不服气,提高了音量反驳道。

“我是这个意思吗?既然你提到永芳阁,那我就多说几句。之前大房管理的时候,一直顺风顺水,可你接手这一年,出了多少乱子?

永芳阁可是王家在青州最能盈利的产业,可如今呢?别说盈利了,能不亏损就谢天谢地了。”王家大夫人皱着眉头,毫不留情地指出问题。

永芳阁原本是她们婆婆的嫁妆铺子,婆婆去世后,铺子归入王家产业,按照婆婆临终的嘱咐,盈利由兄弟俩平分。

王家大老爷作为兄长,永芳阁也一直由大房管理。后来,二房的嫡女嫁进许家,二夫人便借着女儿向大房施压,硬是夺走了永芳阁的经营权,可谁能想到,仅仅一年时间,铺子就状况频出。

“大嫂,话可不能这么说。我接管永芳阁,也就是管管账册,铺子其他方面我可是丝毫未动。”二夫人急忙辩解,她这话倒也属实。

她接手时,铺子还处于盈利状态,各方面运作都还算正常,所以她也就一直维持着原有的经营模式。

说白了,她觉得就算铺子现在不盈利,那也是上一任掌柜决策失误导致的。

如此一来,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哼!不可理喻!”王家大夫人气得脸色铁青,若不是王家还没分家,她真不想再跟这个二弟妹多说一句话。

“你以为那醉红妆的东家是普通商户?你可知道其中深浅?”

“大嫂认为那小小的知县能强得过通判?”二夫人不屑地冷哼一声,在她看来,王家、许家等青州氏族盘根错节,关系错综复杂,又岂是一个小小知县能够撼动的。

“你既然知道那阮知县,也该清楚阮家出自京城武威侯府。而那夏家,连许家都能轻易得罪,你能保证她背后没有强大的势力撑腰?”王家大夫人目光犀利,言辞恳切。

这一番话直接把二夫人问得哑口无言,就连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家两位老爷也不禁皱起了眉头,陷入沉思。

“你们再仔细想想,不过是一件小事,许家就果断放弃丹芸,你们不觉得这事透着古怪?

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可哪次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且,关知府明显有意偏袒那夏家,这其中必定有缘由。”王家大夫人继续分析道,每一句话都切中要害。

提到嫡女和离这件事,王家二老爷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大嫂说得对。丹芸嫁进许家,咱家砸进去多少银子。咱们两家本就是一条船上的,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说和离就和离,这事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找许家要个说法!”二老爷越说越激动,想到女儿的遭遇,他心里就窝着一团火。

“这事先别急。”王家大老爷终于开了口,声音低沉而沉稳,带着一种让人不由自主想要听从的威严。

“大哥!丹芸嫁进许家,那是为了咱整个王家!”二夫人一听这话,急得站了起来,情绪十分激动。

“这事,家里必须得管,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丹芸受苦。”她一想到女儿和离后的悲惨处境,就心疼得不行,作为母亲,她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再者,永芳阁如今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进则退,如果再不想办法扭转局面,日后在青州恐怕就再无立足之地了。

永芳阁是她从大夫人手里抢过来的,如果经营不善,以后在大房面前可就抬不起头了,分家的时候也分不到多少产业。

“是永芳阁重要,还是王家重要?”王家大老爷冷冷地斜睨了一眼二夫人,毫不留情地点破了她的小心思,反问道。

这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直接敲在了二夫人的心上。

“大哥这是……”二夫人一下子愣住了,她没想到大老爷会这么问。

难道事情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了吗?

她心里不禁涌起一丝不安。

大老爷没有理会她的反应,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许家最近暗地里出手了将近三分的店铺、宅院和田庄。”

“这么多?”另外三人同时惊呼出声,脸上满是震惊和疑惑。

两家同时遭遇失窃,为了周转应急,出手一两间不盈利的铺子倒也正常,可一下子出手三分产业,这实在太不寻常了。

毕竟许家在青州扎根多年,根基深厚,一次库房失窃还不至于动摇他们的根本。

“他们是不是提前得到了什么消息?”二夫人突然灵光一闪,难得地聪明了一回,说出了大家心里的猜测。

“说不准。”大老爷微微点头,他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

“老爷刚从许家回来,许承铁醒了没有?”大夫人焦急地问道,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许承铁自那天晕倒后,已经昏迷不醒好几天了,一直靠着参汤勉强维持生命。

许家派人去京城请鬼医,可传回的消息却是鬼医已经离开京城,踪迹全无。

“没有,大夫说,就算醒来,也多半会落下中风的毛病。”大老爷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真是多事之秋,许家也不知道得罪了谁?”二夫人叹了口气,满脸忧虑。

在他们看来,夏家不过是个小角色,根本不值得一提,许家这么多年在青州横行霸道,利用通判的职位谋取了不少利益,得罪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别的不说,就拿关知府来说,他职位比通判高,却一直被许家压制,难道他就心甘情愿吗?

一旦许家失势,必定会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想到这里,大家都意识到,有些时候,确实应该早做打算了。

“许家就没跟大哥通气?”二夫人想得比较简单,在她看来,两家是亲家,互通消息是很正常的事。

“通气?呵!他许家连儿媳妇都能说舍弃就舍弃,还会管你这个亲家?”

大夫人不屑地白了她一眼,心里暗自感叹,真不知道二弟怎么娶了这么个天真的媳妇,都到这时候了,还看不清形势。

大难临头各自飞,夫妻之间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亲家关系呢。

事到如今,大老爷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咱也得早做打算,手里有些东西该卖的卖,该藏的藏。”

虽然库房失窃让王家损失惨重,但王家各房都有自己的私库,所谓狡兔三窟,这点家底还是有的。

“家里的产业,能处理的尽快处理。明天我去趟族里,请族长帮忙主持分家。”大老爷语气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分家!大哥,真要走到这一步吗?”二老爷听到这话,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大房和二房平日里虽然有些摩擦,但他从来没想过要分家单过。

“大哥这是不管我们二房了吗?”他心里有些失落,觉得大老爷这是在断尾求生,为了保住大房,不惜牺牲二房。

王家能有今天的成就,虽然离不开许家的帮扶,但真正撑起王家这片天的,还是王家大老爷。

所以,大老爷一说要分家,二老爷就觉得他是在为大房谋求退路。

毕竟,跟许家结亲的是二房,如果许家真的出了事,二房肯定跑不了,而分家后的大房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同样,王家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大老爷目光平静地看向二老爷,面无表情地说道。

为了王家的基业,分家确实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如果许家平安无事,有惊无险,咱们分家了还是一家人。要是真不幸被我们料中,提前做些准备,也不至于毫无招架之力。”大老爷耐心地解释道。

其实他心里还有一层担忧没说出口,他担心就算分家了,也未必能躲过一劫,毕竟株连九族的时候,可不会管你分没分家。

“大哥,真有这么严重吗?”二夫人还是不愿意相信事情会发展到如此糟糕的地步。她心存侥幸,希望这一切都只是大老爷的过度担忧。

“我也希望是我多想了。”大老爷疲惫地挥了挥手,“行了,回去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

全程旁观这场会议的怀清,不得不暗自佩服王大老爷。

作为商场大佬,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做出的决策也十分明智。

分家,表面上看是大房与二房分开避险,实际上也是为了转移产业。

王家的产业遍布全国各地,远不止青州这一片天地。这次借着分家的机会整合资源,化整为零,无疑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日后若是真的出了事,王家为了自保,献上钱财,朝廷说不定会网开一面,毕竟这对朝廷来说,也是一次充盈国库的好机会。这种事,在历史上随便一翻就能找到不少案例。

怀清见会议结束,便收起吃剩的零食,准备去“干活”了。

她再次将王家院子洗劫一空,还在柴房放了一把火。

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就在众人忙着救火的时候,又发现库房失窃了。

虽然这次丢失的东西没有上次多,但好歹也让王家又损失了一笔。

“天杀的一枝梅!”

“别让我逮到他!”

一时间,王家大院乱成一团,鸡鸣狗吠,哭闹声、谩骂声此起彼伏。

而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怀清,早已回到空间,将那些偷来的财物换成某宝余额,购买了大量米粮存放在空间里,打算日后找机会给边境大军补充粮草。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完美!